1、1931年,斯大林认为优先发展轻工业“就是自杀”,“应当实行最高速度的政策”即创造“布尔什维克的速度”去发展重工业。否则,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据此推断,斯大林提出高速度发展重工业主要是基于( )
A.国家重工业基础薄弱
B.服务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C.新经济政策存在弊端
D.维护苏联民族独立的需要
2、宋朝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这反映出宋代( )
A.监察体制的趋于成熟
B.通判拥有很大的权力
C.人们追求安逸的生活
D.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
3、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经济停滞倒退
B.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4、18世纪,法国学者狄德罗主编了《百科全书》,编纂者既有狄德罗、卢梭这样的出身平民者,也有霍尔巴赫男爵、孟德斯鸠男爵、法兰西科学院院士伏尔泰。法国大革命以前,《百科全书》共出版了6个版本,印刷了大约2.4万套,美国富兰克林、宪法之父麦迪逊、“门罗主义”创始人门罗都购买了《百科全书》。这表明当时( )
A.启蒙思想契合了时代潮流
B.专制统治成为众矢之的
C.全民教育提高了民众觉悟
D.启蒙运动内涵发生变化
5、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因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在不断调整之中。以下关于不同时期地方行政制度和基层组织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汉:郡、县二级制——乡里制度
B.唐朝:郡、县二级制——乡里制度
C.明朝:路、州、县三级制——里甲制度
D.清朝:省、路、府、州、县多级制——里甲制度
6、清初,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外,还对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等进行祭祀…乾隆帝更是提出了“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这反映了( )
A.清朝皇帝对外族文化的喜爱认同
B.君主专制空前强大
C.清政府努力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
D.中央集权日益发展
7、下图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
A.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人们望到东方寻找黄金
C.教会鼓励人们传播天主教
D.传统商路被人控制
8、公元8世纪初;阿拉伯人逐步征服伊比利亚半岛。在穆斯林统治期间,大量当地土著人放弃了本民族的语言,和阿拉伯人通婚,讲阿拉伯语,广泛吸收外来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为荣。由此可见,阿拉伯人的统治( )
A.以促进文化多元化为宗旨
B.以文化殖民为主要方式
C.造成当地民族意识的消泯
D.推动了区域文化的重构
9、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
A.汉长安
B.唐长安
C.宋汴梁
D.元大都
10、北宋画家苏汉臣的《货郎图》描绘了挑担摇鼓、走乡串村的老货郎来到村中,货担上满载着货物,身上、腰间也挂着数不清的商品。作者成功抓住了村里老幼妇稚对货郎担的喜悦心情,场面热闹、朴素而又感人。这反映了 ( )
A.儒学的宗教化
B.道德的伦理化
C.观念的平等化
D.文化的世俗化
11、下表所示为我国学者对19世纪末山东义和团运动主要领导人的阶级出身的调查统计情况。这有助于解释义和团运动( )
阶级背景 | 山东全省 | 鲁西南 | 鲁西北 | |||
人数/人 | 占比/% | 人数/人 | 占比/% | 人数/人 | 占比/% | |
地主(含部分家庭) | 20 | 22.5 | 8 | 33.3 | 10 | 27.0 |
自耕农 | 34 | 38.2 | 12 | 50.0 | 9 | 24.3 |
佃农或雇农 | 22 | 24.7 | 1 | 4.2 | 13 | 35.1 |
商人、小贩及其他职业 | 5 | 5.6 | 2 | 8.3 | 3 | 8.1 |
A.被清廷收编的必然性
B.兴起和传播的主要路径
C.与反洋教斗争的关系
D.反封建色彩淡薄的缘由
12、《吕氏春秋》记载:“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划,不得休息。”下列选项与作者观点相符的是( )
①实现统一 ②天子至尊 ③严刑峻法 ④与民休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根据图表信息,我们可以推出( )
站名 | 车到分秒 | 车开分秒 | 停车分秒 | 乘客人数 |
六合路 | 31分25秒 | 31分55秒 | 30秒 | 13 |
华清街 | 35分50秒 | 36分55秒 | 1分5秒 | 30 |
青年会 | 40分5秒 | 40分50秒 | 45秒 | 30 |
A.汉口实现了交通运营的机械化
B.城市主权独立是交通发展的前提
C.近代城市化注重时间观念
D.节约时间得到普通民众一致认同
14、2015年12月8日,应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邀请,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用中文发表题为《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向世界十次提到“中医药”。下列有关中医药知识对应准确的是 ( )
A.《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至西汉时期,是中医基础理论著作
B.《肘后备急方》——东晋医药学家葛洪记载了青蒿对治疗天花的治疗作用
C.《伤寒杂病论》——汉张仲景作,奠定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其被誉为“药王”
D.《本草纲目》——是由李时珍编著政府组织颁布的国家药典,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15、移民刚迁入某地时会倾向于跟来自同文化圈的人居住在一起,相互间的饮食、文化、习惯等会更类似。各个族群会形成各自的小团体,而不是融入主流大环境。移民二代因为父辈的积累而有更好的成长环境,接受教育后更便利地融入主流社会。由此可见移民融合( )
A.取决于移民的个人选择
B.文化习俗是首要影响因素
C.结果必然走向最终同化
D.要经历与环境的整合互动
16、18 世纪,乔治·萨尔主编的 65 卷本《普遍史:从创世至今》出版之后畅销欧洲。该书力图面面俱到地描绘已知世界所有民族的历史,当新知识与《圣经》记载发生冲突时,编者则会通过各种方式论证《圣经》记载的权威性。一个世纪以后,许多世界史著作将其视为批判的靶子。由此可见( )
A.新的历史著作更有价值
B.全球视野易于发现历史真相
C.多卷本世界史大而不当
D.历史认识需要适时加以反思
17、阅读下表。由此可推知,辽朝的科举制( )
辽太宗 | 在燕云十六州地区设科考试,专为汉人而设,无固定的科考时间规划 |
辽圣宗 | 开科取士每年一次,分诗赋、经义、法律三科,不允许契丹等北方部族人参加 |
A.继承了九品中正制的做法
B.完成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
C.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增强了汉族士人的政治认同
18、1923年11月,中国国民党公布了《中国国民党章程草案》,该草案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强调上下关系和严密组织、严格纪律,要求在国民党活动的各团体中组建“党团”,以使党的方针政策能够切实贯彻执行。该草案的突出特点是( )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浓厚色彩
B.体现了促成统一战线的愿望
C.是国共合作实现的具体表现
D.明显吸收了苏俄的先进经验
19、英国政府以法律形式禁止文官公开从事政治活动,要求文官中严守“中立”立场。据此,英国的文官皆为终身职业,任期有法律保障,不随政党竞争的胜负和政府的变更而进退。这一规定( )
A.排斥了政党政治的影响
B.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
D.保证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20、如表所示是明初官营手工业工匠的服役规定(部分)。这些规定( )
时段 | 政府的服役规定 | |
明太祖时期 | 轮班匠人以三年为限,轮番到京城“(听工部安排)输作三月” | 除服役三个月外,其余时间不再服役,可以自由从事手工业劳动 |
明成祖时期 | 住坐匠人就地服役,每月为官府服务十天 | 外地匠人不必长途跋涉来京;每月服役外的时间,可自由生产手工业品出售 |
A.保证了工匠技艺传承
B.体现了劳动方式的改进
C.适应了商品经济要求
D.弘扬了勤劳致富的理念
2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使用“中国”一词的频率逐渐超越了“天朝”。这说明( )
A.清政府逐渐形成近代国家意识
B.“天朝上国”观念彻底改变
C.中国近代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D.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22、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但受中央节制。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根本上杜绝了割据存在的隐患
B.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
C.州郡财赋由中央掌握加强集权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3、下图为洪宪元年一份关于再次婚嫁的文书。这件珍贵的文物见证了( )
A.北洋政府的反动
B.新旧观念的碰撞
C.社会进步的趋势
D.现代文明的普及
24、据里耶秦简记载,秦朝时期部分政令需“以次传书”,即按照文书送达方向在相邻政区间转相送递。传送中,“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莫(暮),以辄相报殴(也)”,“辄相报”即“书到相报”。这一做法( )
A.折射出官僚政治体制的成熟
B.有利于专制集权体制的强化
C.旨在规范中央行政权力运行
D.是政府监察制度的重要补充
25、外交成就 :①支持_______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②中国积极促进______________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③国际金融:中国倡议设立的_________________是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④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核心理念共建“_____________”
26、1947年3月国民党发动对___和___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27、中国古代史上,法家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 ;理学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心学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
28、宋辽议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财,称为“________”,宋夏议和,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财,称为“________”,1114年,南宋与金订立,________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钱财,称为“________”。
29、村落的产生
阶段 | 概况 | 代表 |
演变 | 人类的居住形式经历了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的演变。 | 原始社会氏族 |
出现 | 村落:_________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居民聚居点——村落 | 村落最早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 埃及尼罗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 |
30、_________、_________和“关贸总协定”这三大经济支柱,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
31、中共中央准确地估计国际国内形势,确定了_______、以_______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的方针。
32、早期居民与农业文明
古代美洲的____①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农作物。
33、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1)商品交易所、____、银行、百货公司等出现
①1531年,最早的商品交易所在____开业。
②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创立了银行;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
③17世纪后,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____的中心。
④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
⑤1892年,德国出现____。
(2)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在英、法、荷等国建立起来
①目的:为了有效垄断对外贸易。
②表现: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____。
③权力:由国家给予种种特权,有的甚至可以____、拥有武器、对外宣战和缔结条约。
④影响: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
(3)近代中国商业经营形式发生变化
①原因:____,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
②表现:
1865年 | 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 |
1897年 | 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 |
洋务运 动期间 | 随着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____开始走向市场。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 |
1900年 | 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之后,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 |
34、加快拨乱反正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___________的步伐。
(2)“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_________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3)国家还改正了错划__________的案件,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将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工商业者区别开来,支持________恢复活动,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重申侨务政策,等等。
35、什么叫疾病?
36、思想解放往往是政治变革的先导。请回答: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在这次运动中涌现的哪一流派顺应了秦国政治变革的需要?
(2)启蒙运动提出的哪些思想观点顺应了近代欧洲民主制度确立的历史潮流?(列举出其中两点即可)
(3)近代中国发生的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参加这运动的人物有哪些?(举出其中两个即可)
37、新中国在国际交往中积极倡导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为正在失序的世界提供了新的变革动力和新的行动指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由此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2)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谋求共同发展有何重大举措?这一举措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3)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格局又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其直接原因是什么?
(4)举例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为推动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所作出的努力。
38、早期城市是如何产生的?
39、洋务运动的具体实践活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