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代万历之前,一条鞭法已经在南方的部分地区施行,在江西、浙江、南直隶、广东广西、福建都较为成功。万历九年,张居正将“一条鞭法”推广到全国。后来,有学者对其研究时发现,一条鞭法在北方推广遭到了强烈的抵制。该学者意在说明( )
A.政策的制定需要因地制宜
B.一条鞭法未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北方地区中央控制力缺失
D.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影响政策推广
2、如图大本钟是英国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的附属钟塔,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是世界第三高的独立钟楼。钟塔的原型建造于1288年至1290年爱德华一世统治期间。1859年,大本钟监制完工并投入使用,塔钟室的内部是一座16英尺高的极其复杂装置,包括杠杆、滑轮和齿轮。每个钟面的底座上刻着拉丁文的题词,“上帝啊,请保佑我们的女王维多利亚一世的安全”。2012年,经下议院确认通过议案,大本钟正式更名为“伊丽莎白塔”。下列有关大本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建筑风格深受东正教的影响
B.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伟大成果
C.体现英国浓厚的君主制传统
D.加快了伦敦市民的生活节奏
3、《拿破仑法典》从基本原则到法律术语都继承了罗马法。1900年德国民法典也以古罗马的《法学汇编》为蓝本。马克思曾指出:“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据此可知( )
A.罗马法中私法内容更具有代表性
B.西方法律制度缺乏自身应有的个性
C.“英美法系”比“大陆法系”完善
D.罗马法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4、民国初年,《采菲录》记载:“天足萌秀之际,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虐待者,时有耳所闻。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这说明
A.近代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异常缓慢
B.妇女缠足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C.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
D.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引发社会大变革
5、收回关税自主权是近代中国反帝爱国斗争的一项重要任务。下列选项中属于南京国民政府收回关税主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完善关税制度
B.颁布专门海关税法,统一全国关税制度
C.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征收个人所得税
D.发起改订新约运动,缔结新的关税条约
6、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发展
B.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
C.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力的提高
7、美国学者博克斯把美国社区治理模式称为“以公民为中心的智力结构”,市政府进行某项涉及社区利益的政策变动,首先要召开社区听证会,听取居民的意见;社区最高权力机构——社区董事会通过选举产生,向社区居民负责;社区居民可以建立独立的自治组织或参加社团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影响社区董事会以及地方政府的决策。这可以说明美国( )
A.民众拥有广泛政治权利
B.社区运作不受政府的限制
C.中央政府权力逐渐下移
D.社区治理呈现民主化趋向
8、“它结合了亚洲植物、欧洲资本、非洲劳动力、美洲土壤,是不折不扣的国际性作物。”这里的“它”最有可能是( )
A.咖啡
B.甘蔗
C.玉米
D.烟草
9、下图(里耶秦简)中的文字记录了资中县令史阳里人扣的履历:十一年九月提拔为吏,担任乡吏九年零一天,担任管理农事的田部吏四年零三个月十一天,担任令史二个月。户版记录年龄为36岁,可担任掌管工程的司空属官之职。据此可推知,秦朝( )
A.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
B.重视对官吏任职与提拔的考核
C.采用重农抑商的政策
D.尊奉法家并广纳贤才
10、有学者说,日耳曼法在很多方面还是比较粗糙和简单的,但日耳曼法中的一些颇具特色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正涌动在现代的法制文明中。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日耳曼法( )
A.是日耳曼人部落习惯法的汇编
B.奠定了近代西欧法律的基础
C.所维护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D.为世界法制文明做出了贡献
11、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签署的《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规定:第一等级是大使和教皇使节或教廷大使,他们被认为具有“代表”的特性;特使、常驻公使和代办分别构成第二、第三和第四等级。还规定,在国际关系中,主权者或国家自封的头衔要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这反映出( )
A.近代外交制度开始建立
B.教会人员外交地位突出
C.国际关系制度化规范化
D.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确立
12、2022年全世界人口接近80亿,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带来产粮面积大量减少,俄乌战争也使世界粮食市场供应不足,欧美资本控制的国际粮食期货价格飙涨。此外,有学者认为,粮食问题不是现实中没有足够的粮食,而是人们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这说明( )
A.世界和平是粮食安全的前提
B.提高产量方能化解粮食风险
C.粮食安全面临众多风险考验
D.打击投机才能保障粮食供应
13、春秋时期,孔子:“道老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商君书》中《赏刑》有记载“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起居、饮食所歌谣者也”;汉武帝重用儒生,怛又实行“穷民犯法:酷吏击断”。这一变化反映出( )
A.重视以德治国理念
B.法治得到民众普遍拥护
C.注重礼乐教化功能
D.在治国策略中德法并用
14、1842年.魏源建议在得风气之先的福建、广东二省增试水师一科.有能制造西洋战舰、火轮舟、飞炮、火箭、水雷等奇器的人,给子科甲出身;有能驾驶飓涛、熟悉风云沙线、会使用洋枪洋炮的人,给予行伍出身。魏源的这些主张旨在
A.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
B.发动群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C.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权益
D.摧毁满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15、云南行省地处边疆,少数民族众多,元朝在云南设有与其他行省无异的路、府、州、县常规设置,又有专门针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宣慰司、宣抚司、招抚使和招讨使等设置。据此可知,元朝
A.边疆率先实行行省制度
B.完善了国家行政中枢体制
C.地方行政设置注重实效
D.沿袭了前代治理云南经验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中指出:“手的操作所要求的技巧和气力愈少,换句话说,现代工业愈发达,男工就愈受到女工的排挤。对工人阶级来说,性别与年龄的差别再没有什么社会意义了。”由此可见,工业革命使( )
A.性别差异和社会角色发生改变
B.女性的政治地位逐渐提高
C.资本主义的经济剥削大大减弱
D.社会分化和社会矛盾加剧
17、公元585年,隋文帝采纳大臣高颎的建议,由中央确定划分户等的标准,叫做“输籍定样”,颁布到各州县,规定每年正月初五县令出巡,根据定样标准划分百姓的户等上下,重新规定每年征发的差役与应纳税额,写成定簿,被称为“输籍法”,是在“大索貌阅”基础上采取的措施。这一措施有利于( )
①加强对百姓的控制②保障政府财政收入
③抑制地方豪强势力④折合银两征收赋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下表体现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特点( )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统计表
遗址名称 | 距今年代 | 发现地点 | 所属流域 |
巫山人 | 约200万年 | 重庆巫山 | 长江 |
元谋大 | 约170万年 | 云南元谋 | 长江 |
蓝田人 | 约115万年—65万年 | 陕西蓝田 | 黄河 |
北京人 | 约70万年—23万年 | 北京周口店 | 海河 |
金牛山人 | 约26万年 | 辽宁营口 | 辽河 |
A.中原核心、兼容并蓄
B.本土特色、多元并进
C.源远流长、万姓同宗
D.一体多元、区域互补
19、1901年,清政府一道上谕指出,“近数十年积习相仍,因循粉饰,以致成此大衅……康逆之谈新法,乃乱法也,非变法也……法令不更,痼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由此可推知
A.“大衅”是指戊戌政变
B.戊戌变法未触及法律
C.清政府反对变法革新
D.上谕推动“新政”开展
20、下面是法国宪政之路进程示意图。据此可知,法国宪政道路的基本特征是( )
A.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宪政之路
B.无成文宪法却有稳定的宪政制度
C.启蒙思想影响下宪政坚决彻底
D.在各种政治力量角逐中曲折前进
21、黄土高原北部的石峁古城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石峁居民利用谷物发芽和酒曲等方法,酿造出以黍、小麦、水稻、百合、芡实、野豌豆等为原料的多种酒类,其酿造方法和原料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黄河中游地区基本一致。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原始农业的多地起源
B.生产领域的专业分工
C.区域文化的传播交流
D.酿酒技术的发展成熟
22、隋朝《开皇律》正式确立十恶制度,将关乎家族层面的“恶逆”“不孝”“不睦”“内乱”、关乎社会层面的“不道”“大不敬”“不义”以及关乎国家层面的“谋反”“谋大逆”“谋叛”等,统定为十恶不赦之罪。此举旨在( )
A.凭借儒家思想规范公序良俗
B.维护封建国家的社会稳定
C.继承弘扬华夏优秀传统文化
D.捍卫家国同构的政治秩序
23、1911年,《申报》上出现了第一个汽车销售广告——施突的贝克尔机器车。1921年2月8日,《申报》上出现了汽车出租广告和汽车修理广告。这反映出当时上海( )
A.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民众生活方式的近代化趋势
C.外资垄断交通行业
D.汽车改变了广大民众的生活
24、公元前27年,屋大维获得奥古斯都的称号之后,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队,用廉价的粮食讨好民众,用和平安乐的生活猎取世人对他的好感。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都集于一身。这表明当时罗马( )
A.统治具有分权制衡特点
B.政治体制有贵族寡头特征
C.君主集权制度逐渐建立
D.共和制和君主制相互杂糅
25、代表人物及作品
(1)代表人物:高尔基。
(2)高尔基于1906年发表的《________》,被公认是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刻画了俄国工人阶级不畏强暴、坚持革命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26、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朝着________和________方向发展。
27、特点
(1)反对③________,深入发掘人类的④_________。
(2)通过瑰丽的⑤_________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3)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创作风格。
28、时空的记忆人类历史是在一定时空中演绎的。在下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字母填入正确的位置。
历史事件 | 位置(字母) |
①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
|
②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
|
③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
④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 |
|
29、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提倡的人生道路。请把与“修身”、“齐家”相对应的儒家名言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修身:( ) 齐家:( )
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供养、赡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③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⑤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⑥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2)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社会思潮 |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 主要原因 |
洋务思潮 | “中体西用” | 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
维新思潮 | ① | ② |
新文化运动 | ③ | ④ |
材料 1918年底,梁启超前往欧洲。梁启超的欧洲之行,长达1年之久,先后到了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诸国。在国外,梁启超看到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破坏和灾难,听到了列强在巴黎和会上为争权夺利而发出的吵闹。1年多的实地考察,使他了解到了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许多严重社会问题。他所崇仰的西方社会,他所宣扬的西方文明,原来也充满了弊端和罪恶。梁启超认识到:“自从机器发明、工业革命以还,生计组织起一大变动,从新生出个富族阶级来。科学愈昌,工厂愈多,社会偏枯亦愈甚。富者益富,贫者益贫,物价一日一日腾贵,生活一日一日困难。”“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他认为西洋文明已经破产,拯救世界还要依靠东方“固有文明”,主张极力发扬传统文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从宣扬西洋文明到主张发扬传统文化的原因。
30、背景:________________胜利的影响。
31、1909年竣工的_____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32、80年代
(1)提出“教育要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了⑭_______________。
(3)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4)高等教育有了很大发展。
①增设了一批新兴边缘学科专业。
②建立了⑮_____________。
③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
④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33、近代中国工厂制度的引进,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主张______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34、黄宗羲反对________顾炎武提倡________王夫之提出唯物思想,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
35、阅读下表,从“思想与社会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思想与社会进步
托古改制 | 经世致用 | 师夷长技 | 中体西用 | 变法图存 |
三民主义 | 实业救国 | 民主与科学 | 尊孔复古 | 马克思主义 |
36、 进入20世纪,我国有几次重大的理论创新。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什么。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各举一例来说明该特点。
(3)到了世纪之交的中国,指导思想、理论方面又有了怎样的发展?它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问题?写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项理论创新各是在党的哪次代表会议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4)从我国20世纪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创新,有什么启示。他们所选择的共同道路是什么。
37、儒学对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有所吸收,形成了宋代程朱理学。当程朱理学被官方利用,逐渐丧失自身活力以后,明清时期一些有文化个性的学者再一次开创了思想活跃的局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如何认识“理”和如何实现“理”两方面,朱熹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何差异?
(2)概括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展现的时代新特征。
38、儒家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是两千多年来传统文化的主流。传承和发扬儒家文化,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魏晋南北朝以后,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新的挑战。两宋时期儒学分别有何新发展?并列举其核心观点。
(2)明末清初,出现了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早期启蒙思想悄然滋长。这一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有何特点?
39、请列举中国古代四大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