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的英国是一个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发挥作用的强有力的社会组织。中世纪后期,英王与议会合作通过了《首岁教捐法》《至尊法案》等一系列法案,打击罗马教廷在英国的势力。这一发展进程( )
A.导致封君封臣制度逐步瓦解
B.反映出英国世俗王权的强化
C.消除了教会对社会的控制力
D.表明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2、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代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三个时代,其中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那么这一时期隶属于哪一时代( )
A.古王国时代
B.中王国时代
C.新王国时代
D.以上都不是
3、政治上,中世纪欧洲王权支持教会的传教活动,影响教会内部事务;教会为国家提供统治人员,调解冲突的政治力量,为国家进行外交活动。法律上,国家法律保护教会利益,教会促进法律的基督教化,教会人士参与法律的制定,教会法的约束力遍及整个社会。中世纪王权与教权的这种关系( )
A.反映出教皇开始介入世俗权力
B.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历史基础
C.利于维护西欧的封建统治秩序
D.体现了王在法下法律至上的原则
4、1941年1月,中共中央北方分局认为《晋察冀边区统一累进税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中的税收免征点(起征点)太高,并强调免征点的规定一般应迁就生活水准较低的地方;同年3月,修正后的晋察冀边区统一累进税征税办法公布,同年7月起征,8月顺利完成征收。这表明晋察冀边区的税制调整( )
A.旨在强化中共的政治权威
B.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有利于各阶层税负合理化
D.与减租减息运动背道而驰
5、从1815至1850年,横越大西洋的大部分货物,海运费用直线下降,每磅的运费下降了80%,1870至1900年又下降了70%,累计共下降了将近95%。这反映出( )
A.思想解放鼓励了冒险精神
B.地理大发现缩短各洲距离
C.奴隶贸易降低了运输成本
D.工业革命带来动力的变革
6、虽然罗马公民人数激增,住房形势日益严峻,但是罗马却将复合式公寓的高度限制在21米以下。后来因为罗马城发生了一场大火,又规定公寓高度不能超过18米。这说明罗马( )
A.人口压力得到缓解
B.城市建筑领先世界
C.积极推动城市扩张
D.重视城市规划管理
7、岳麓书院藏秦简《尉卒律》记载:“里自卅户以上置典、老各一人。不盈卅户以下,便利,令与其旁里共典、老”。岳麓秦简也记“一里过百(户)而可隔垣益为门者,分以为里。”由此可知秦朝( )
①县以下官员由皇帝任命 ②用法律方式规范基层治理
③地方已实现了基层自治 ④对普通民众实行有效管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农业在西亚地区的最早起源大概不晚于8000年,在公元前6000年成为该地区人民的主要生存方式。公元前5000 前后,东亚和中美洲地区的农业也得以传播开来。下列有关世界农业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文明由西亚地区传播到世界各地
B.农业起源是三个地区不断交流的结果
C.从世界范围看农业主要有三大起源地
D.人类从食物生产者转变为食物采集者
9、宋太祖倡导武将读书,迫使以前与太祖皇帝“比肩同气”的武将接受“君臣大义”与尊卑之别,而其他所谓“宰相须用读书人”的说法,在当时更多只是一种导向。宋太祖重用文士的根本出发点在于( )
A.崇文抑武重建政治秩序
B.构建以文治国的国策
C.推动科举取士制度发展
D.促进传统儒学的复兴
10、乡约起源于宋代,蓝田四吕以理学思想为核心制定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乡约。明代乡约日益推广,大儒王阳明以《太祖六谕》为蓝本制定《南赣乡约》,并在辖内推行。至清代,雍正亲自制定了《圣谕广训》作为乡约正式宣讲的文本,并在全国范围内宣讲。中国古代乡约的变化( )
A.反映出国家对社会控制的强化
B.体现了儒学社会教化功能逐渐衰退
C.折射出乡约与律法合流的趋势
D.表明社会基层政权建设的日益完善
11、综合表中信息可知,英国( )
英国某一领地的大事年表
1764年 | 《糖税法》对进口糖苛以较高的税;《货币条例》禁止殖民地发行货币 |
1765年 | “自由之子”在纽约成立,此后在许多城镇成立 |
1767年 | 《汤森税法》对茶、纸等商品征税;南卡罗来纳建立“自订约章者”组织 |
1773年 | 《茶税法》给东印度公司直接向殖民地卖茶的权力;波士顿发生倾茶事件 |
A.制订法律制度改善地方治理
B.限制当地发展激起民众反抗
C.维护地方自治保障臣民权益
D.鼓励民间结社成立公民团体
12、《非战公约》规定缔约各国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而美国同时宣称“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这体现了《非战公约》( )
A.实际功能存在缺陷
B.具体执行有灵活性
C.无法阻止一战爆发
D.被美国控制和利用
13、元代,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行省辖区内宣慰司、路府州县、汉军万户府等要接受朝廷的任用、迁调、考课等管理。行省官朝觐述职和不定期迁调,朝廷遣官钩考、巡察等,或经常举行,或成为定制。这说明元代( )
A.实现了对行省的有效监察
B.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隐患
D.官员素质大大提高
14、1971年苏共中央组织科学家研讨信息技术革命,并向勃列日涅夫提交了一篇长文件,建议政府重视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并进行必要的改革。但是这份报告交出后就如石沉大海,导致苏联在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中落后了。由此推论,苏联信息技术落后的直接原因是( )
A.经济增长缓慢影响科研经费投入
B.苏联模式贻误决策时机
C.信息技术研究未能列入政府计划
D.军备竞赛延误技术创新
15、康熙版《滋阳县志》记载:“烟叶即焉,顺治四年,城西三十里颜村店创种,相习渐广,至今遍地栽焉”“城外植烟多,城内烟坊兴”;1829年包世臣记载:济宁“其出产以烟叶为大宗,业此者六家,每年买卖至白金二百万两,其工人四千余名。”由此可知,济宁地区的烟草种植业( )
A.刺激了制烟工业的繁荣
B.反映当地农业的市场化倾向
C.受制于世界市场的拓展
D.冲击了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
16、在雅典,军政大权由十将军委员会掌握,将军通过竞选产生,没有薪金;公民大会每十天召开一次,参加大会的公民每天得到的津贴仅够一人一天的伙食费。这一现象反映雅典民主政治( )
A.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发言权
B.降低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C.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
D.在程序上存在明显的缺陷
17、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18、《宋神宗实录》初编于哲宗元祐年间,书中大量采用了司马光《日记》;绍圣年间哲宗亲政,又以王安石《日录》为依据重新编修;南宋高宗绍兴初年,又因所谓神宗末年的“宜仁谤史”涉及孟太后及高宗继位正当性的书写问题,再次重修。这种现象表明( )
A.实录作为信史记述非常审慎
B.历史叙述随研究深入更完善
C.历史记述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D.原始史料能准确地再现历史
19、时人指出“科举初停,学堂未广,各省举贡人数不下数万人,中年以上不能再入学堂,保送优拔人数定额无多,……不免穷途之叹”。由此可知科举制度废除
A.使得原有社会凝聚机制削弱
B.传统文化传承的中断
C.直接导致了清朝统治的崩溃
D.导致普遍的失业现象
20、阿拉伯帝国时期,在吸收、消化原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帝国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在文学、艺术、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材料认为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自身文化底蕴深厚
B.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C.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D.文学家的不懈努力
21、对下列《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和赋役制度关系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
A.宋代为国家承担赋役的是客户人口
B.元朝沿袭唐朝两税法在全国施行
C.户籍和赋税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
D.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22、“当反对者指责他的改革纲领违背了教会政策时,他宣称只有《圣经》是唯一的基督教权威来源,拒绝承认教会的等级制度.”由此可见,宗教改革者主张
A.不再认同基督教权威
B.挑战罗马天主教会权威
C.维护欧洲的宗教统一
D.个人自由解释《圣经》
23、北魏初期,地主豪强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代政府征收赋役。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孝文帝接受建议,“革旧从新,为里党之法”,设立邻长、里长、党长负责清理户口、田亩,征发赋役。这一制度的实施( )
A.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B.瓦解了地主庄园经济
C.强化了基层社会治理
D.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
24、1939年中共冀南银行发行冀南币,由于币值坚挺,很快成为主流货币,深受民众欢迎。然而很快市场上大量涌现日伪印刷的精致假钞,导致冀南币大幅贬值。中共迅速查办,成立辨识所,教老百姓识别假钞,粉碎了日伪的图谋。这表明( )
A.货币发行是稳定市场物价的前提
B.“银元之战”的成果振奋人心
C.中共力求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
D.“以战养战”的图谋彻底破产
25、1909年,旅美华侨_______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_______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26、四大名著:《三国演义》、《______》、《西游记》、《红楼梦》。
27、社会背景
(1)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人们普遍感到失望。
(2)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就是____________文学作品的兴起。
28、意义
(1)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2)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产量,有助于解决未来⑩__________。
29、资本主义________的变化;(在l9世纪________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电磁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新的科技成果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在________提高的同时加速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最终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的经济模式。)
30、社会背景
(1)面对____________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人们深陷怀疑、迷惘和苦闷之中。
(2)文学艺术领域兴起反传统、反理性的____________潮流。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盛行一种与________戏剧风格迥异的戏剧流派——荒诞派。
31、背景
世纪之交,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_______、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32、有利条件
(1)秦国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旧贵族势力相对较弱。
(2)法家学说容易受到秦国君臣民众的认同。
(3)民风质朴,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充斥。
33、美国的“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34、《___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________》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35、习近平总书记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他的核心思想主张是什么?孟子对此有何新发展?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2)魏晋南北朝以后,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新的挑战。两宋时期的思想家们是如何应对的?由此,南宋以后儒学居怎样的地位?
(3)明末清初,出现了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请分别列举三位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4)纵观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推动其不断完善的主导因素有哪些?
36、“美国费城州议会大厦东会议厅”,思考:在此地诞生了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它是什么?它有什么缺陷?是怎么解决的?
37、结合教材P86插图“秦朝统一货币示意图”思考:秦始皇为什么要统一货币?货币的统一有什么重大意义?
38、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39、简述陆王心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