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丹东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B.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C.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 听老师讲《西游记》的故事,我仿佛看见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的景象。

  •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2014年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出现失误——五环变四环,真让人叹为观止

    B. 春晚舞台上,蔡明那幽默滑稽的语言表达,令人忍俊不禁

    C. 正因为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他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 毕业前几天,同学们欢聚一堂,尽情地享受离别前的天伦之乐。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

    B. 第四届中国烟花爆竹博览会在醴陵市开幕,一场璀璨别致的“日景烟花秀”让现场的观众惊叹,也开启了这场以“五彩醴陵 花炮之都”为主题的活动。

    C.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真是汗牛充栋。

    D. 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取决于他有理想和抱负,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自身的刻苦努力。

  •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选择博爱, ;选择回忆, ;选择诚信, ;选择坚强, ;选择和平,我们因世界的安宁而倍感欣慰……

    ① 我们保持胸怀的宽广            ② 我们感受苦尽甘来的喜悦

    ③ 我们度量往事的厚重            ④ 我们畅享生命的诚挚本真

    A.②①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 5、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suì 荒辟 痛绝( 郑重其事

    B.zuò   深宵 气冲牛(dǒu 鞠躬尽瘁

    C.对(jiào   狂澜 而不舍(   妇儒皆知

    D.罚(chěng  取缔 为人知(xiǎn   历尽心血

  • 6、下列词语的书写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不以为然   深恶痛绝   浩浩荡荡   酣然入梦

    B.天涯海角   不期而至   海市蜃楼   姗姗来迟

    C.语无伦次   忧心忡忡   祸不单行   苛捐杂税

    D.悲天悯人   大厅广众   颠沛流离   如释重负

  •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观念,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

    B.为了提升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梦想的力量,奋斗的历程,创造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奇迹。

    D.据分析,在食品中,受天气寒冷和临近春节等因素影响,鲜菜、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环比上涨约9.1%、2.3%和2.0%左右。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但手熟       安敢轻吾射

    B.尝于家圃     不亦精乎

    C.微颔之     手熟尔

    D.公亦以此     钱孔入

    【2】翻译下面句子。

    (1)徐以杓酌油沥之。

    (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3】下文有关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卖油翁》中陈尧咨射箭技艺“当世无双”,卖油翁看他射箭却是“睨之”“微颔之”,是因为卖油翁认为陈尧咨射技高超只是手熟罢了。

    B.康肃公对卖油翁的态度由开始的“忿然”,到最后的“笑而遣之”,体现了他具有严于律己、和蔼可亲的性格特点。

    C.文章第二段主要是对话描写,通过对话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D.文中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熟能生巧”的道理,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①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

    ②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③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了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1选段主要记叙了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例?

    2第①段中记叙吕叔湘后来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有什么作用?

    3第②段中,叶圣陶先生不顾客人拦阻,远送告别并感谢客人,表现了叶圣陶先生怎样的特点?

    4第③段中作者说“我看了信,也很悲伤”,如何理解作者的悲伤?

  •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棵树 一辈子

    赵锋

    一棵树就这样一辈子站在我家的门口。它基本没有张望和想象过别处,就像一个圣女一样,守望着自己的圣洁和至爱,并且以此来塑造着自我的高贵和执着。

    自从父亲栽下这棵树,它就开始了自己的站立命运。许多年过去了,小树长大了,成了大树。大树比以前站得还要稳健、雄伟,一棵树就这样站立了一辈子。

    树沉默而孤寂地站了一辈子,用一辈子去装点它身边的房屋、山川、河流,成了一处风景。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在楼上看你。”树就这样站在风中、雨中、雪中,从早到晚,从春到冬,直到老去。

    慢慢地,树像是一位老人,慈祥而和蔼地目睹日子的逝去、岁月的变迁。它更像一位智者,从不为眼前的东西所左右,它只是一言不发地站立。不发表任何意见,仿佛事物所有的变化和结果都只能容在它巨大的、漫无边际的沉默中。

    树的承诺太巨大了,它目睹着我们家的每个孩子一个个长大成人;目睹着母亲走向她园地的每一个清晨;目睹着每个孩子从大学里满载而归;目睹着母亲每个秋日丰硕的收获。一切似乎都在它的意料之中,它并不因为人的喜悦而喜悦。它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状态,相信自己的眼光。

    有一群鸟儿常常来树上唱歌,燕子飞走了,蝉又在树上叫个不停。很多鸟儿凑在一起时,变成了一曲交响乐。树是听众,是支撑,因为鸟儿很少到枯树上欢乐地歌唱。

    又有一群蚂蚁爬到树的脊梁,它们想在树身上建造属于自己的家园。它们想让树感到某种衰老的征兆。蚂蚁在由衷慨叹自己家园兴旺时,却不知自己的弱小如何能战胜树的强大。蚂蚁终究拗不过树的强大和睿智,树才是真正的胜者。

    有一年,邻居家的女主人背着母亲在树下说她的坏话。树并不为所动,它知道那是邻居家的女人想搬弄是非……

    又有一年,树下来了一个缺腿的残疾人补鞋。补鞋人夏天就把树当做遮阳伞。补鞋人腿好时是当地响当当的年轻人。补鞋人在最初的几个月,总是唉声叹气,倍感命运的舛。树不吭声,只是心甘情愿地做补鞋人的遮阳伞,此后树上的枝更繁了,叶更茂了。那些时日,村里人都会看到一幅优美的图画: 。补些人的生意一天天火了,树依然默不作声。它知道补鞋人此时已不再沮丧,心里充满了阳光;它更知道围拢来的人不光只是想补鞋,也还想在这棵“风景树”下歇荫,感受他们为觉察出来的诗意。

    补鞋人后来又去做别的事情了,树却依然站着,慢慢老去。树下的人依然忙碌着,来一茬又走一茬。树不为所动,依旧保持着自己的站姿、形状;依旧用战士一样的情怀守卫着那份内心里的忠诚。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棵树”的形象。

    2文中画直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析其妙处。

    3结合上下文,在横线上将村里人看到的一幅优美的图画描绘出来。

    4简述结尾处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根据下列要求,任选一题作文。

    (1)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心里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让;在别人触犯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

    请以“我学会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若需要请用A、B、C等代替。

    (2)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和要求作文。

    善良是一种自觉自律,是一种宽厚包容,是一种高尚智慧; 善良是一种择机播种,是一种感化力量,是一种文化传承; 善良是一种简单纯朴,是一种满足快乐,是一种自信远见。

    请以“善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结合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若需要请用A、B、C等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