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震悚 微不足道 篷断草枯 警报迭起
B.选骋 锲而不舍 高山之巅 家喻户晓
C.怪诞 酣然入梦 一反既往 大庭广众
D.高粱 慷慨淋漓 截然不同 锋芒必露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B.《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弗罗斯特,俄国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D.《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主人公尼摩船长既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记承天寺夜游》即是他被贬黄州时的一个生活片段,与《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一样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也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B.书,古代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答谢中书书》便是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书信,表达了作者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的思想情感。
C.叶圣陶,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稻草人》等。江苏苏州人,《苏州园林》寄寓了他对苏州园林艺术的由衷赞美之情。
D.消息,以简便的文字报道事情概貌的新闻体裁,导语部分扼要介绍新闻核心内容,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B.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D.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拓展性课程从培养孩子兴趣与特长作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
B.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
C.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干涸的心田会润泽起来。
D.谁能否认华为企业没有对中国的信息产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呢?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成功完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今年年底正式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导航。
B.我们要引导物流从业人员增加职业道德水平,以维护物流行业的社会形象。
C.赣州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它有旧城区的这个总体结构。
D.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的风流人物层出不穷地不断涌现。
7、下面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确凿(záo ) 菜畦( wā ) 讪笑(shàn) 人迹罕至(hǎn)
B. 澎湃(bài) 哺育( bǔ ) 祈祷(shòu) 鲜为人知(xiān)
C. 炽痛(zhì) 嗥鸣(háo) 污秽(suì) 锲而不舍(qì)
D. 田垄 (lǒng) 斑斓(bān) 环谒(yè) 秕谷(bǐ)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渑池道中,有车载瓦瓮,塞于隘路。属天寒,冰雪峻滑,进退不得。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队,铃铎①数千,罗拥在后,无可奈何。
有客刘颇者,扬鞭而至,问曰:“车中瓮直几钱?”答曰:“七八千。”颇遂开囊取缣②,立偿之。命童仆登车,断其结络③,悉推瓮于崖下。须臾,车轻得进,群噪而前。
[注释]①餐:大铃。②缣(jiān):细绢。③络: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进退不得(_____) (2)命童仆登车(_____)
【2】解释文中画线句意思。
断其结络,悉推瓮于崖下。
【3】刘颇解囊破瓮的目的是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4】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遇到问题时要善于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抉择。
B.遇到问题时要善于当机立断,排除前进的障碍。
C.遇到问题时要善于克己为人,舍弃个人的小利。
D.遇到问题时要善于带领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9、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 (李商隐《贾生》)
(2)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饮漆公店》)
(3)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4)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6)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7)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8)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9)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10)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10、阅读下面这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时下热播的、由网络小说《庆余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引发全网热议。除了改编尊重原著、表演到位、制作精良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原著将千百年的中华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展现在众人眼前,用文化的力量引发读者深深的情感共鸣。
近年出现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都注意汲取传统文化营养,让民族文化精髓成为这些作品的价值基因。入选“中国网络文学20年20部”的《诛仙》是一部东方玄幻仙侠小说,作家以道家文化“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为基本立意,采用蕴含东方文化神韵的故事来架构。在人物描写、氛围营造和语言表达上,《诛仙》吸收和化用了《山海经》等古代文化典籍元素。作者在创作中又受到《蜀山奇侠传》《鹿鼎记》等现代仙侠武侠小说影响,将其神韵融入作品血脉,使《诛仙》对传统文化有独到的理解和艺术阐释。
网络文学创作实践一再表明,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网络作品的艺术魅力,让民族文化中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融为文学的“精神血脉”,网络文学作品才创作才能有更宽广的发展之路。
(摘编自欧阳友权《传统文化是网络文学的“精神血脉”》,有改动)
材料二
近年来,网络作家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式讲述网络文学故事,极大地丰富了网络文学的创作空间。通过化用和改造的方式致敬经典作品,是网络文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如莲青漪的《狼毫小笔》,模仿唐诗宋词情韵兼备,描绘名胜古迹形神俱足,演绎历史传说袭故弥新,广受读者喜爱。
还原和再造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意境,也是网络文学的典型创作模式。纵观当红的网络文学作品,如《琅琊榜》《鹤唳华亭》等,往往营造一种古雅和精致的意境,表现出对民族审美传统和优秀传统美德的认同和追慕。这些作品的成功固然各有原因,但有一点大致相同,那就是原作者大多是酷爱古典文学之人,他们对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宋诗词中经典意境的巧妙借用和转化,让雅好此道的读者对其作品爱不释手。
(摘编自陈定家《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文学开掘宝贵资源打造精品力作》,有改动)
材料三
中华悠久的历史给网络小说丰富的历史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各个历史朝代都被网络小说当作背景进行“演义”。例如《甄嬛传》《芈月传》等小说,或以真实的历史为依据展开飞驰的想象,或虚构一段模糊的历史,演绎中国式的人情事理与中国智慧,让读者从中获得愉悦和启迪。
在传承古典文化的同时,网络作家们也用现代观念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例如《明朝那些事儿》尊重历史事实,以现代人的情感讲述明朝故事,在人的情感讲述明朝历史故事,在人情事理的基础上,以中国人当下的社会视角来分析历史,表达现代社会环境下的人生思考与历史感悟。
最后,我们也应看到,网络小说中不乏后宫争宠、厚黑学、封建迷信等文化糟粕,这样的创作方式偏离了正确的价值观,需要及时纠正。
(摘编自周志雄《网络文学如何传承中华文化》,有改动)
【1】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以及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宋诗词等中国古典文学,为网络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B.近年来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都注意汲取传统文化营养,将民族文化精髓作为这些作品的价值基因。
C.正因为网络作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网络文学创作中,他们的作品才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读者的情感共鸣。
D.很多网络作家不是机械地照搬历史和传统文化,而是对历史和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用现代人的视角讲述历史故事。
【2】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斗破苍穹》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奇异的想象,描绘了主人公收异火,寻宝物,炼丹药,斗魂族的传奇经历,讲述了艰苦修炼最终成就辉煌的故事。
B.《悟空传》在保留原著精神的同时,对故事重新架构,对人物进行重新解读,贴合时代风格,是该作品的亮点。
C.《明朝那些事儿》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以个人观点讲述历史,是网络化历史叙事的代表性作品。
D.《巫神纪》以传说中的“巫”为对象,结合中国神话传说与史前历史虚构了一个上古世界,是一部颇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热血玄幻作品。
【3】根据材料二内容,说说网络文学作者是如何还原和再造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意境的?
【4】结合三则材料,说说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借用传统文化发展网络文学?
11、草有本心
彭根成
①春天里,我最喜爱的就是小草。出去散步的时候,在路边看到一丛丛青草,我都禁不住俯下身观察它的模样,嗅它散发的清香,赞叹它的生机与旺盛。就是这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小草,也有人们难知难懂的本心。
②草亦有恨。“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没有地位、没有庇护的草,被风霜肆意地欺凌,怎能不恨?但它把自己的恨深深地埋没在土里,任冰雪重压也不去呐喊、不去抗争,故野草常被人们认为是软弱的,可以辞意践踏。它似乎知道,与大自然对抗是徒劳的,忍辱负重才是自己唯一的选择。春天来了,它以豁达大度的情怀,把积蓄的力量,化作翠绿的衣裳装扮着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绿草为春天增添了光彩,使春天更加绚丽夺目,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③A草是清高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野草,不羡慕花的养丽,不嫉妒花的芳香:不仰慕树的高大。却按自己的本性生长,随四季而荣枯,不媚人荣,不求人知的个性特征,在旷野里自由的生长着,蔓延着,“一丛香草足碍人”,在耀眼的春光之中,那一丛丛带着晶莹露珠吐着清淡嫩芽的野草,叫人流连驻足,舍不得离去;春,催生了野草,野草点缀着春天,“草不谢荣于春风”,感思与回报尽在枯荣之间,野草如此清高的品性,只能是造物主对大自然的馈赠。
④草懂得珍惜生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背后除了野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之外,还有对生命的珍惜,有了珍惜,才会顽强。哪怕被烈火烧为灰烬,也会把根留住,所以恨野草的人,必斩草除根。然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世间的错综繁杂,争奇斗艳,最终难逃“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的结局。“花易凋零草易生”“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当人们怜惜红白满地的时候,可别忘了“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回一寸心,不敢怨春风。”大自然对生命是公平的,就看你珍惜不珍惜。
⑤草是洒脱的,“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在和煦的春天,优雅的换上绿装;在炎热的夏天,尽情的舒展着翠叶;在金色的秋天,沐浴着融融的阳光;在严酷的冬天,不做声息地积蓄力量。B风霜雨露,严寒酷暑,本是自然规律,温室里的鲜花自然经不起风吹雨打,与其“花如解语迎人笑”、不如“草不知名随意生。”四季轮回,揭示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劲草不随风偃去。”正是野草洒脱的写照。毫无疑问,能在逆境中顽强洒脱活下来的,便是生命的强者。
⑥我很喜欢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以顽强的生命力,饱蘸生命的浓墨,在广袤的大地上,不停地挥毫傅彩。
(说自《贺川日报》2021年4月3日)
【1】本文的标题为“草有木心”,请仔细通读全文,分条概括草有哪些本心?
【2】结合上下文,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品析。
春天来了,它以豁达大度的情怀,把积蓄的力量,化作翠绿的衣裳装扮着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3】本文多处引用古诗词,请从A、B中任选一处,分析作用。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第①段直接点明作者对小草的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B.第②段没有地位、没有庇护的草,被风霜肆意地欺凌,心中一定充满怨恨。
C.第④段表明珍惜生命的草才会拥有顽强的生命力,不论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总会蓬勃向上生长。
D.第⑤段作者用辛辣的笔调讽刺了“温室里的鲜花”。
E.第⑥段划线句写出了草的生命力,写出了草珍惜生命的本心。
12、 随着手机拍摄功能不断完善,视频越来越普及,我们很多同学应该都曾有过拍视屏的经历;视屏既可以记录生活的瞬间,也可承载生命里的故事。
请你以自己拍摄的或看到过的视频为例,以《视频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叙述故事要做到有条理。(2)联系视频拍摄的时间、地点、背景,对拍摄时的细节以及所拍摄的内容作出生动具体的描写。(3)不少于500字;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4)字迹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