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昆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肯切   订书机   珊珊来迟   不期而至

    B.矜持   孤零零   海市蜃楼   语无纶次

    C.朦胧 水龙头   悲天悯人   颠沛流离

    D.猥琐   笑眯眯   祸不单行   千钓重负

  • 2、下列古文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高明所以覆物也,博厚所以载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高明配地,博厚配天,悠久无疆。(《中庸》)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蚊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C.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D.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嫪毐恃宠而骄,妄图篡夺大秦政权,最终只能落得个马革裹尸的悲惨下场。

    B.《我的长征》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与豪迈,了解了沿途地区人们的生活状态,令人可歌可泣,值得一看。

    C.像《河中石兽》中讲学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很多的。

    D.挽救民族危亡于倒悬之中,是我们中华男儿当之无愧的责任。

  •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一些鲜为人知的事,他都知道,所以大家叫他“百事通”。

    B.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很感人、很细腻,并且脍炙人口、妇孺皆知

    C.成都有秀丽如画的九寨沟、繁花似锦的古街锦里、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令人目不窥园,流连忘返。

    D.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

  • 5、对下面语境中加点词词性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那是(介词)高空夜航的运输机,(介词)云层中掠过,夜航灯,就像红绿的流星,一纵即逝。(《红岩》)

    B.我吃惊地说:“啊呀(拟声词),老王,你好些了吗?”(《老王》)

    C.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连词)我的坟前,(连词)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连词)耻辱。(《土地的誓言》)

    D.现在,他(副词)明白过来,悔悟过来,人是不能独自活着的。(《骆驼祥子》)

  • 6、名著阅读。

    尼摩船长说:“教授,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中有某些完全相同的鱼类。我确定了这个事实,我就问,在这两个海中间是不是有交通路线的存在。如果有,地下水流因为两海的水平面不同,必然要从红海流到地中海。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我把铜圈套在鱼尾上,再把鱼放入海中。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我找到了一些从前放走的鱼尾上有铜圈的鱼。两海之间有路可通的想法得到了证明。我利用诺第留斯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发现了,也冒险走过去了!教授,不久您也要通过我的海底地道了!”

    下列各项中,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

    选文出自________的著作《________》,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尼摩船长告诉教授。

    A.法国作家凡尔纳/海底两万里/他认为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有海底地道

    B.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他在叙利亚海岸发现了他之前放走的鱼

    C.法国作家凡尔纳/海底两万里/他发现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海底地道的经过

    D.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他准备带教授穿行海底地道

  • 7、下面是某同学做的关于《骆驼祥子》一书的读书笔记,请你选出错误一项( )

    A.小说叙写了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小说中有不少关于老北京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白话小说的经典作品。

    B.祥子为夏先生拉包月,夏先生夫妇对他还算不错,眼看就要凑足买车子的钱,却被孙侦探敲诈一空。

    C.刘四爷不同意虎妞嫁给祥子,父女俩彻底吵翻,虎妞就自己做主,在外租房,最终与祥子结婚。

    D.二强子踢死老婆抛弃女儿,阮明因曹先生给了他不及格分数而告发曹先生,这些人自私冷漠的行为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炎凉。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________

    (2)治经为博士邪 治________

    (3)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 ________

    (4)蒙乃始就学   就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万里赴戎机,_______

    (2)______,寒光照铁衣。

    (3)概括木兰经历持久战争、出生入死的军旅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回答小题。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①每至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⑥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不是要远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有删改)

    【1】文章开头描述了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有什么作用?

    【2】阅读第④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加点词语“曾国藩们”是怎样的一类人?

    【3】第⑥段“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中加点词语“人格复化”的含义?

    【4】文章题目“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解释成语“气象万千”,并写出它在本文中所指的具体内容?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奶奶的脊背

    ①奶奶的背脊像什么呢?面对这个简单的问题,我有些忧虑起来,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去形容它。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脊背是不断变化着的,它每一个阶段给我的印象也是迥然不同的。

    ②幼年时,奶奶的脊背是一张温暖的摇篮。无论走到哪里,奶奶都把我背在背上。那时候,我喜欢热闹,哪里热闹我就吵着要到哪里去。我的这个脾性正合了奶奶的意,因为她喜欢看戏,有了我这个小祖宗,她去看戏就成了理所当然。每每听说有庄子唱戏,奶奶早早地把一家人的晚饭烧好,就背着我跑出了门。奶奶虽然不识字,但是对于戏文却门儿清,还能唱上一些。我在路上无聊的时候,奶奶就哼着戏文逗着我。我呢,被背篼兜着,一摇一晃的,在摇篮里一样,不大一会儿就在奶奶的催眠曲中睡着了。等到我醒来的时候,戏一般都唱了十之八九。奶奶呢,背着风,靠在稻草堆上,眼睛盯着戏台,嘴里哼着,手里打着拍子,背篼一晃一晃的,那真是一种不一样的舒适呢。

    ③看到我醒了,不闹腾,她也不问我;但是只要我哼唧一声,她会从口袋里变戏法似的,掏出一两粒糖果塞进我的嘴里。有了糖果,还有热闹,我自然也就舒舒服服地享受着自己的快乐了。看完了戏,一般都是深夜了,但是只要附近有卖零食的,奶奶就会跑去买上一点瓜子、花生之类的零食给我吃来醒瞌睡,以免睡着了感冒。我呢,就一直从戏台下吃到家里,就是嘴酸了,嘴干了,也不愿意停下来——要知道,那时这可是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的美食。

    ④读书了,奶奶的脊背是一座平稳的桥。那时,我在小河那边的小学里读书。只要下大雨,山洪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从峡谷里冲下来。我们放了学,气喘吁吁地跑到小河边。河滩上都被洪水吞没了。它咆哮着,翻卷着,裹挟着树枝、砂石和泥土一头撞了下来。那声响,声如奔雷,那气势,万马奔腾。

    ⑤我仗着自己会点水,脱下鞋子,把裤管绾到膝盖处,想试一试。但一下水,我就吓得退了回来。那脚底的沙嗖嗖嗖地往下蹿,就像受惊的兔子一样——脚都踩不实,还怎么过河?

    ⑥奶奶在对岸看到了,嚷嚷着。虽然听不见,但她那团团转的焦急我还是看在眼里的。好在小伙伴的家人也赶来了,他们在河中很快拉起了一根绳子。奶奶从不容许我一个人摸水过河,说怕我被水冲走,她总是固执地要背我。那么大的水流,人稍不留意,就有可能摔倒,我吓得趴在奶奶的背上,闭着眼睛不敢看,只是心里默默地祷告着,祖宗保佑,祖宗保佑。等到过了河,提着的心放下了,我从奶奶的背上溜下来,抱着奶奶的脸就亲。这么大的孩子还亲奶奶,羞不羞?乡亲打趣我。我也不害羞,我奶奶,我怎么不能亲了?

    ⑦那时,奶奶的脊背还是一根屋梁,家里大大小小的事,虽然有父亲,但是最后做决定的一般都是奶奶。人們都说,我的奶奶撑起了半边天,这话我信。

    ⑧而现在,奶奶的脊背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圆。也许是一生的劳动太过辛劳,奶奶四十多岁的时候,腰就弯了,而现在弯得更厉害了。虽然拄着拐杖,但是头却在拐杖头的下面,似乎脊背支撑不住她的身体似的。

    ⑨有时候,我就悲哀地想,要是没有拐杖,奶奶是不是再也抬不起头来了呢?但是,奶奶却想得很开,人生不就是求一个圆满吗?要是哪一天,我真的成了一个圆,你们不要悲伤,因为那是圆满的圆。要高兴,知道吗?我强笑着,心底还是有些涩涩的。

    【1】依据文章思路,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幼年时,奶奶的脊背是一个温暖的摇篮→读书了,奶奶的脊背是①_____________→那时,奶奶的脊背是②__________→现在,奶奶的脊背是③_________

    【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奶奶呢,背着风,靠在稻草堆上,眼睛盯着戏台,嘴里哼着,手里打着拍子,背篼一晃一晃的,那真是一种不一样的舒适呢。(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2)看到我醒了,不闹腾,她也不问我;但是只要我哼唧一声,她会从口袋里变戏法似的,掏出一两粒糖果塞进我的嘴里。(揣摩加点词表情达意的效果)

    【3】文章最后一段说“我强笑着,心里还是有些涩涩的”,原因是什么?

    【4】从文中可以看出奶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文章以“奶奶的脊背”为题,有什么好处?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根据要求写作文

    题目:我眼里的_______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可以发挥想象。③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