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
风雨________ 不_____不_____ 日月________
三_____五_____ 一泻________ 滔滔________
2、根据句子写出带“象”字的词语。
1.比喻对事物只凭借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
2.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
3.包括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
3、看拼音,写词语。
rì mù mò shuǐ xǐ què chán mí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wā shēng máo diàn pǐn dé zhù s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大海是那么shén mì( )莫测。刚刚还平静的海面,骤然间变了,xiōng yǒng péng pài( )的巨浪以pái shān dǎo hǎi( )之势向岸边奔腾而来,看得人xīn jīng ròu tiào( )。
5、看拼音,写词语。
pénɡ pài bāo ɡuǒ kānɡ kǎi jī ánɡ
( ) ( ) ( )
shèn tòu bó xué dà yìlǐn rán
( ) ( ) ( )
6、古诗两首。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这两首诗都是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_(作者)写的。
【2】从上面两首诗中各找出一处对偶句,用“ ”画出来。
【3】在建德江,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心是_______________的;
在故人庄,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心是______________的。
【4】在古诗中,作者往往会借助一些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从“江清月近人”中的“月”可以看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还来就菊花”中的“菊花”可以看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透迪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崛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选择题。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远征”是指( ),“万水千山”是指( )
A.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B.向远方征战
C.千座山,万条河 D.山无数、水无数,隐喻困难多、艰险多
(2)“五岭透拖腾细浪,乌蒙磅碍走泥丸。”这两句诗体现了红军战士( )
A.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B.自高自大,自以为了不起。
C.本领高,没有困难能难住他们。
【2】填空。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这首诗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红军战士翻过雪山后无比喜悦的心情和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
【3】这首诗是围绕哪两句来写的?全诗分别为我们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哪几幅“征难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两山排闼送青来。
【1】补充诗句。
【2】“畦”指_____________,“排闼”指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体现对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草原》,回答问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ín yíng)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给选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愉快—________ 勾勒—________ 舒服—________
【3】选文中有两个形容“绿”的四字词语,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我还从课外积累了两个,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4】选文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的心情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选文最后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草原上的牛马懂得欣赏美景,也被陶醉了。
B.作者借物抒情,赞美草原的美丽景色。
C.草原上的牛马多,这是草原景色的特点。
D.草原上的美景令牛马对它有了很深的感情,舍不得离去。
10、阅读理解。
①“儿子,刚才被妈打疼了吧?”孩子眼噙着泪花摇摇头,不说话。女人又说:“打你是想让你记住,做人就得一五一十,来不得半点虚假。”孩子点点头:“妈,我只是想让你高兴。”女人一把搂过儿子说:“儿子,你的成绩已经很棒了,你不该自己改分数的。”
②过了会儿,女人才想起,日子一晃已经跌进了腊月,年味也开始在山村弥漫。在男人没回来之前,得把家里拾掇一下,让在建筑工地上受苦了一年的男人能过个舒舒心心的年。女人眯着眼想:得买几张年画儿,新添几双筷子,还得再买口炖肉的铁锅,顺便再给儿子买点零食……
③女人从抽屉里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50元的票子,这就往镇里走。
④山路有些湿滑,行人很少,冷风一吹,女人觉出一些冷意,顺势将围巾裹得更严实了一点。
⑤快到镇上时,女人朝兜里掏了一把,立刻就惊出了一身冷汗。衣兜竟然漏了一个大窟窿,哪还有钱的影子?女人心存侥幸扭头便往回走,循着原路回去兴许能找到。女人再没有了来时的心定气闲,开始有些慌乱,两眼不住地在地面逡巡,幻想着那张绿色的钞票能突然出现在眼前。
⑥男人在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场景浮现在女人眼前,女人一阵心疼,眼泪开始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怎么能这么不小心呢?50元,抵得男人干上小半天了。儿子平时嘴馋,每次去镇上总是望着商店里花花绿绿的零食流口水,自己狠了几次心都没金得给他买。这下可好,崭新的50元大钞竟然就这么无声无息消失了。女人感觉热乎乎的眼泪终于淌了下来,瞬间便被冷风吹得没了一丝温度。
⑦就在女人将要绝望时,路边一抹红色突然跃进视线,一张红彤彤的钞票竟然静静地躺在路边的雪地上,像是一簇燃烧的火苗。走近一看,天哪!分明是一张百元大钞。
⑧女人弯腰捡起钞票,心中不由得暗暗高兴。老天爷,你让我丢了一张五十的,却又来了一张一百的,是对我的补偿吗?可转念一想,自己的50元终究还是丢了,这个丢了100元钱的人岂不是更加着急?女人头脑中不由得想起刚才教儿子的那些话:做人就得一五一十。这样想着,女人静静地立在风中,她坚信,那个丢钱的人和自己一样,一定会循着原路寻来的……果然如此,于是物归原主。
⑨直到天擦黑,女人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儿子从屋里扑出来,大声说:“妈,你骗我,你又出去揽活了吧?还说去给我买零食?”女人笑了,心里想,等会儿一定要一五一十地给儿子讲讲今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件事。这时,只听儿子又说:“钱都没拿,你还说去镇上?”女人一怔,赶紧跑进屋里。看见那张绿色的钞票果然安静地躺在桌子上,女人瞬间觉得自己好幸福啊,搂着儿子大笑,眼泪又快流出来了。
⑩
【1】根据文章内容,填一填故事情节图。
【2】填空。
(1)第⑥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描写的方法,写出了女人的_____________。
(2)第⑦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侧面反映了__________。
【3】最能体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题目是( )
A.失而复得
B.做人要一五一十
C.物归原主
D.这一刻,她好幸福
【4】用三个词语评价故事中的女人。
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用一个环境描写的句子结尾。
11、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事件回放】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境人数激增,2018年上半年,出入境旅游总人数1.41亿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6.9%。随着中国人出境游的不断增多,一些游客乱丢垃圾、大声喧哗、不守规矩、入乡不随俗等不文明行为也逐渐成为中国游客的专属“标签”。
【漫画欣赏】
【观点碰撞】观点一:20世纪80年代,日本游客曾被视为“暴发户”,出境旅游疯狂购物、大声喧哗。被贴有“暴发户”标签的还有俄罗斯人,他们几乎能吃光所有的自助餐食物,甚至掏出小塑料袋将食物偷偷带走,对酒店工作人员大呼小叫。此外,法国游客缺乏礼貌、态度傲慢、爱挑剔等行为同样招致非议,而美国游客也被贴上了“粗鲁”“说话声音大”的标签。总而言之,外国人也有这样那样的不文明行为,在卢浮宫前泡脚的也不仅仅是中国人,实在不必专门针对中国人横加指责。(新华网)
观点二:拥有财富未必受人尊敬,修养与财富相匹配,才值得尊敬。如果财富上涨了,而素质更低下了,这是文明的耻辱,而个体的文明素质往往勾连着国家形象、软实力。中国是文明之邦,中国人理应坚守并传递文明礼仪,而不是比丑、比恶、比坏,尤其是走出国门时,更应该有操守。弘扬文明,这才是大国公民应有的气质与气场。(网友评论)
【1】欣赏漫画,说说漫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上面几则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被称为“暴发户”的有中国人、俄罗斯人和日本人。
B.近年来,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呈上升趋势。
C.乱丢垃圾、大声喧哗、不守规矩、入乡不随俗等都属于不文明的旅游行为。
【3】对中国游客被贴“标签”这种现象你是怎么看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鄰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上面的选文是_______听_______弹奏《_______》时产生的联想。
【2】请用“ ”画由文中联想的句子。
【3】皮鞋匠由琴声产生联想的三幅画面,正确的顺序是( )
A.微云追月——海上升明月——惊涛拍岸
B.海上升明月——微云追月——惊涛拍岸
C.惊涛拍岸——海上升明月——微云追月
【4】《月光曲》音乐旋律的变化正确的是( )
A.明快有力——轻柔舒缓——高昂激越
B.高昂激越——明快有力——轻柔舒缓
C.轻柔舒缓——明快有力——高昂激越
【5】从这段选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和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不正是暗暗泛绿的柳芽把春意首先带到了人间吗?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给人们送来了春天的气息。所以,诗人写道:“春色先以柳荫归”,“春风杨柳万千条”!
柳树( )是最早的报春使者,( )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
柳树枝干坚韧,耐水湿,不怕风吹浪打,所以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防洪护岸树种。
柳树木质轻柔,色泽褐红,纹理通直,是农具、家具和农家小型建筑的优良木材。
柳树还有其他用途。它到了化学家手中能炼出火药;在医学家手中,可作接骨夹板材料。
柳枝( )纤细,( )很有韧性。在农村老人、妇女手中,它又会变成柳篮、柳箱、簸箕等用品。就是柳芽、柳絮、柳叶的用途,也很广泛。如柳絮可做枕心,也可作鞋垫。
柳树性喜潮,适应力强。我国南方,( )是丘陵山地,一经扦插,它( )能扎根生长,在一般情况下,十年左右,它就能长成高达十几米,胸径二三十厘米的浓阴大树。所以,人们常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有意栽培,那它生长更快,对人的报答也就更多。
1.请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短文安排材料的依据是( )
A. 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B.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段
C.按地点方位变化顺序分段
D.按事物的内容或性质分段
跟我学:文章的写作顺序一般在行文的词句中会有体现,如按时间顺序的,文中一般会有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按地点方位顺序的,会有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语,而本文是状物的,写了柳树的特征、用途、生活习性等几个方面,因此答案是D。
3.找出文中的过渡段,用“____”画出。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 列数字 B.打比方 C.举例子
5.柳树的用途很广,请简要举例它四个不同方面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来介绍柳树的,表达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4、阅读以下“非连续性文本”,完成问题。
四川省九寨沟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国际桂冠。自开放以来旅游者蜂拥而至,每年游客
量都超过 100 万人次,右图是九寨沟某一年客流量季节分布曲线图,看完后完成练习。
【1】如果将九寨沟的旅游分为旺季、常态和淡季,那么你认为淡季大致在_________这几个月。
【2】如果你去九寨沟旅游,你会选择哪个月出行?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九寨沟的旅游管理部门,针对旅游淡季,你会用什么广告语来宣传?
__________________
【4】旅游旺李,也会带来烦恼,旅回旺季时九寨沟景区人搞为患,超过了其环镜承载量,有人提出了生态旅游的建议。下面有关九塞沟开展生态旅游所采取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关闭景区内的宾馆饭店,执行沟内游,沟外住。
B.在景区内多移植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那成新的生态景观。
C.进行旅游功能区的规划,把旅酋活动的线路范围限定在核心区以外的地域。
D.停止生态旅游区的对外开放,促使生态环境的恢复。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会议室突然响起了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
(2)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你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我对你的一片期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
(3)教师节那天,张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的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
(4)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壮丽。(仿写)
我梦想:_________________
16、改为双重否定
1.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2.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3.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4.我们必须承认太阳不是绕地球运行的。.
5.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焦急地等待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情境,通过描写对周围事物的感受表现自己的心情。
在全市举办的作文比赛中,我脱颖而出,站在了冠军领奖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努力,小明作业本上的错别字大大改进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2.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改为肯定句)
3.树上的知了不住地叫着。(改成拟人句)
19、请你写一个“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20、给句子换个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1)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爱写作。
校园生活多姿多彩,你参加过哪些活动?选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记录下来,写一篇450字的习作。注意做到语句通顺,写出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