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石河子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对汉语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桃树,我怎么将你遗在这里身漂异乡,又默默忘却了呢?(加点的五个词的词性分别是:助词、副词、代词、介词和动词)

    B.“调查研究”“独立思考”“局势稳定”“考虑周到”“想得不错”(这五个短语分别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和补充短语)

    C.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伟大的悲剧》 节选自 《夺取南极的斗争》(《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作者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代表作有《象棋的故事》《三位大师》等。(这段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英雄人物的影响之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懦弱,多了一份坚强。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交通事故,我们每一个人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C.能否保护好我们的地球,建设美好的家园,关键是人们遵循自然的规律,不去无限制的破坏大自然。

    D.走进牡丹园,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心脾的花香。

  • 3、下面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挚痛(诚恳而深切) 斑斓(灿烂多彩) 镐头(刨土用的工具)

    B. 嗥鸣(大声嚎叫)  怪诞(离奇荒诞) 标直(笔直)

    C. (投合)  田垄(田埂)    污(肮脏)

    D. 亘古(远古)  语(没有根据)   制(用尽)

  • 4、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朦胧  孤零零  怏怏不乐  微不足到

    B.鲁莽  戈壁滩  血气方刚  甘败下风

    C.田陇  马嵬坡  耐人寻味  风雨如诲

    D.憧憬  大无畏  死心塌地  忧心忡忡

  • 5、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相宜 丑陋 瞬息 人迹罕至   B. 确凿 讪笑 肿胀 荒草萋萋

    C. 书塾  幽寂  博学  来势凶凶   D. 泯然  嫉妒  叮嘱  骇人听闻

  • 6、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刘禹锡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爱莲说》周敦颐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

    C.尔辈不能究物理。《河中石兽》纪昀

    你们这些人不能追究事物的根源。

    D.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欧阳修

    康肃公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 7、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越/   /真   /而不舍

    B./   如/开   水/年益寿

    C.古/永   驿路/翻   /人不倦

    D.育/   /粘   突/忧心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解释)株:树桩   耒:犁耙   冀:希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

    (1)免触株 走_________________   (2)因其耒而守株 释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宋人为什么不会再得到兔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默写。

    (1)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石壕吏》)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昴《登幽州台歌》)

    (3)通过《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表现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带“雨”字的连续的两句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老山界(节选)

    陆定一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通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

    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

    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约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三十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二十多里很陡的山。

    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视,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快要到山顶,我已经落得很远了,许多运输员都走到前头去了,剩下来的是医务人员和掩护部队。医务人员真是辛苦,因为山陡,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们英勇得很,她们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一点也不知道疲倦。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儿。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下山十五里,也是很倾斜的。我们一口气儿跑下去,跑得真快。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在每条溪流的旁边,有很多战士们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我们虽然也很饿,但仍旧一气儿跑下山去,一直到宿营地。

    这回翻山使部队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东西吃。这种习惯--直保持了很久。

    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请分析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着的宝石。

    (2)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了一碗就吃。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1)“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2)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转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4选文中说“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的心中”,这个“坚强的意志”指的是什么?“我们”是如何把它“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的心中”的?

    5红军长征七十多年后,崔永元带着21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再次踏上长征路,他们沿着70多年前红军长征主要路线徒步走向终点,并完成各类体验活动、采访活动及若干公益任务。对此很多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材料选自“新浪网”,假如请你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发表自己对这一行动的看法,你将如何说?

    (材料一)长征不仅是中国的壮举,更是世界的奇迹,我们有理由来发扬这种精神,我建议把它发展成一项体育运动,定期组织活动,让全世界人民都来参加这项比马拉松还厉害得多的运动,以纪念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91岁高龄的李中权将军曾参加过长征,他告诉选手们:“我当年长征时,才二十出头,真的是吃过草根,吃过皮带。你们重走长征路是继承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应该千秋万代传下去。”

    (材料二)除了走路外一切都是形式;没有敌人围攻追杀;渡河有人给准备船;洪水过了再下水;爬山给准备向导、绳索并提供天气预报……有医生全程跟踪,没有任何危险。这是什么长征呀?分明是在作秀。

    (材料三)崔永元坦承:“的确,现在长征路线的交通等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变,也没有敌人在追我们,但是如果他们认为这是在炒作,那请他们来走一回。我们不光是用脚在行走,更是用心在丈量,在体会一种精神!”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病人》

    ①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身,但并不能掩盖住她的典雅的气质。

    ②她很友善,每当有人问事时,她表现得很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③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书,又把那张报纸整整齐齐地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④楼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⑤下一趟的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想:这人真多事。

    ⑥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呢?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⑦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还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被丢下了。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⑧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地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且触动了上行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⑨“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⑩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

    1小说总共写了她"做的四件事,请各用一句话简要概括这四件事,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第一段划线句“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的表达效果。

    3结尾处“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4小说以“病人”为标题,有何作用?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按要求完成作文。

    面对青春期,我们可能会叛逆;面对时间,我们可能会感叹其流逝:面对不样的事物,我们总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

    请以“面对 ,我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标题补全,抄写在答题卡上。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4、表达真情实感,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