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榆林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17世纪末,“醋蘸马铃薯”成为爱尔兰人的主食,养活了大量爱尔兰人。 据统计,1754—1845年,爱尔兰的人口从320万增加到820万,马铃薯的作用很大。据此可知(     

    A.马铃薯起源于爱尔兰

    B.物种交流促进人口增长

    C.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工业革命引发交通变革

  • 2、下面所示是部分史籍对北宋时期政治现象的有关记载。据此可知,北宋时期(     

    记载

    出处

    普(赵普)曰:“……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隆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上鼎听……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竞其请”,

    《续资治通鉴长编》

    “章圣朝,帮藏盈溢,其名数皆籍于三司,其总数在三司使得知之。章圣屡欲知其数,宰相李文靖沆终不肯令供,恐其知数而广用也”。

    《宋宰辅编年录校袖》

    “臣等伏睹陛下以灾变屡见,飞堙为孽,青躬引过,祈于天地,宗庙,社稷,不令殃及万方……避正殿,撇常膳,深自刻责,思所以致之及改治之理,以至册免三公者有之”。

    《续资治通鉴长编》

    A.士大夫政治具有较大影响力

    B.官僚政治开始走向成熟

    C.崇文抑武政策致使君权式微

    D.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

  • 3、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搜集到明清时期的如下信息。综合上述材料,该同学所研究的主题是(     

    资料来源

    内容

    吕梁宋氏家族墓

    墓主人宋伦、宋虎生前均担任过乡间“老人”一职

    《教民榜文》

    今出令昭示天下,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须要经由本里老人、里甲断决

    某学者观点

    老人并非正式官吏却也可直接将地方官员不良行为面奏朝廷

    A.优抚政策

    B.基层治理

    C.律令儒家化

    D.户籍制度

  • 4、有学者指出,通过远征,亚历山大大帝“向四面八方播撒(古)希腊的公正与和平”,以建立一个开放的完美融合古埃及文化与波斯文化的古希腊,而不是单边的、强制性的希腊帝国。这表明亚历山大远征的主要目的是(     

    A.传播希腊的公正和平

    B.学习东方的先进文明

    C.创立多元文化的国家

    D.建立希腊主导的帝国

  • 5、据“西周分封示意图”可知(     

    ①血缘的亲疏是西周分封制的唯一依据       ②分封的诸侯主要集中在镐京的东部

    ③最高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④周文化扩展至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6、黄土高原北部的石峁古城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石峁居民利用谷物发芽和酒曲等方法,酿造出以黍、小麦、水稻、百合、芡实、野豌豆等为原料的多种酒类,其酿造方法和原料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黄河中游地区基本一致。这一现象反映出(     

    A.原始农业的多地起源

    B.生产领域的专业分工

    C.区域文化的传播交流

    D.酿酒技术的发展成熟

  • 7、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一统一的变局还体现出

    A.从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

    B.从世袭政治到官僚政治

    C.从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

    D.从礼乐治理到法律治理

  • 8、1954年,新中国派出128人的代表团参加了第12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大会期间,中国与苏联及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进行了广泛的体育交流;1956年新中国因国际奥委会邀请台湾以“中华民国”名义参加而拒绝参加当届奥运会。这表明新中国(     

    A.确立“求同存异”外交原则

    B.外交策略的务实与灵活

    C.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体育外交具有不确定性

  • 9、钱穆认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是活动的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其意惟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据此可知,行省的设立

    A.出于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考量

    B.体现出选官用官制度的进步

    C.加强了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

    D.实现了中央集权的有效加强

  • 10、下表为1955—195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     

    建交时间

    建交国家

    建交时间

    建交国家

    1955年8月1日

    尼泊尔

    1958年7月9日

    柬埔寨

    1956年5月3日

    埃及

    1958年8月20日

    伊拉克

    1956年8月1日

    叙利亚

    1958年12月20日

    阿尔及利亚

    1956年9月24日

    也门

    1959年2月4日

    苏丹

    1957年2月7日

    锡兰

    1959年10月4日

    几内亚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各国接受

    C.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中国促进日内瓦会议圆满成功

  • 11、阿兹特克历为大多数中美洲民族所习用,由一个365天的太阳年及一个260天的神圣年所组成;两个年度周期平行运转,产生一个52年的大周期。阿兹特克祭司所掌管的繁缛的祭祀和庆典的周期,即以历法为据。这表明(     

    A.太阳神在国家中地位极其重要

    B.阿兹特克历较其他古代历法更为精确

    C.历法与政治宗教生活密切相连

    D.阿兹特克历中蕴含了印加人的历史观

  • 12、下表为1955年3月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的纸币图案简表,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纸币图案简表

    正面

    背面

    主币:1元:天安门;2元:延安宝塔山;3元:井冈山

    5元:各民族大团结;10元:工农像

    辅币:1角:拖拉机;2角:火车;5角:水电站

    1分:汽车;2分:飞机;5分:轮船

    边框部分还有部分古建筑、彩画、敦煌飞天的飘带的图案

    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文字

    ①3元、2元、1元图案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程

    ②10元、5元图案等体现了新中国的政治本色

    ③辅币图案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正在开展

    ④部分古建筑、绘画的图案等体现了货币设计具有中华民族特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3、1907年12月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正式宣布:“我国宜实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繁众之国能渐渐融洽于近世之文化。援助之法,宜将庚子赔款退赠一半,俾中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这-举措

    A.旨在推广美国的价值体系

    B.为了促进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C.表明了美国已放弃在华特权

    D.充分体现了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

  • 14、1928年3月,国民党内政部要求部员一律穿棉布中山装;1929年4月,国民政府明令公布中山装成为法定制服;1936年2月,蒋介石下令全体公务员穿统一制服,式样为中山装。中山装正式成为全国公务员的统一制服这一过程说明

    A.革命观念风靡一时

    B.服饰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C.人身控制日益严重

    D.国家强化意识形态作用

  • 15、明代医学家谢肇淛在《五杂俎》中指出:“瘟疫之疾一起,即请邪神,香火奉事于庭,惴惴然朝夕拜礼许赛不已。不知此病原郁热所致,投以同圣散,开辟门户,使阳气发泄,自不传染。而谨闭中门,香烟灯烛,煮蒿蓬勃,病者十人九死。”这说明,当时民众

    A.积极开展疫情的防控宣传

    B.初步具有消毒隔离的防疫意识

    C.缺乏科学防疫的卫生知识

    D.疫情防控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 16、1842年.魏源建议在得风气之先的福建、广东二省增试水师一科.有能制造西洋战舰、火轮舟、飞炮、火箭、水雷等奇器的人,给子科甲出身;有能驾驶飓涛、熟悉风云沙线、会使用洋枪洋炮的人,给予行伍出身。魏源的这些主张旨在

    A.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

    B.发动群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C.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权益

    D.摧毁满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 17、下图所示为商光边区革命委员会发给农民刘运亭的土地分配证。刘氏获得土地得益于(     

    A.土地革命运动的推动

    B.双减双交政策的实施

    C.解放战争中土地改革的开展

    D.新中国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 18、北宋《吕氏乡约》中记载,“聚会每月一聚,具食;每季一会,具酒食,所费率钱合当事者主之。遇聚会则书其善恶行其赏罚。若约有不便之事,共议更易。”这反映出(     

    A.公正平等的原则

    B.民主运作的方式

    C.聚餐仪式的形成

    D.乡村自治的色彩

  • 19、《诗经》云:“千耦其耘。”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上述现象变化主要得益于

    A.土地私有制确立

    B.铁犁牛耕的运用

    C.赋税制的改革

    D.重农抑商政策

  • 20、明成祖时期,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到宣宗时期,奏章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这表明明代内阁(     

    A.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B.削弱了君主专制集权

    C.掌握了中央行政事务决策权

    D.取代了司礼监的特权

  • 21、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进口关税降无可降。晚清后期,关税制度特别是关税税率、船钞等变化不大。而《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为提高清政府对巨额外债的偿付能力,西方列强主动提出将关税税率提高到“值百抽五”的水平。晚清关税税率变迁反映了(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程

    B.关税自主权的逐渐丧失

    C.清政府财政税收的稳定发展

    D.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剧

  • 22、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  )

    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

    C.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D.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 23、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决定,人民币从2016年10月1日起成为“可自由使用货币”。这是该组织“历史上首次”扩大作为特别提款权基础的货币篮子。下列宗旨或使命,与此举相吻合的是

    A.消除关税壁垒

    B.稳定国际汇兑

    C.促进自由贸易

    D.与贫困作斗争

  • 24、1937年,日伪政权在伪满洲国颁布“新学制”,该学制具有以下特点:小学教育年限保持6年制不变,并且延续小学可以男女同校,而中等教育由原来的6年制缩短为4年制,高等教育由原来的 4 年制缩短为3年制,“置重点于幼少年之国民教育”。上述措施(     

    A.意在奴化伪满洲国民众

    B.节省了政府的财政支出

    C.夯实了东北的教育基础

    D.推动中日矛盾逐步缓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性质:新文化运动是____________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 26、黄宗羲:

    (1)生平:黄宗羲(1610.9.24-1695.8.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

    (2)地位: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

    (3)著作:《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葬制或问》《破邪论》《思旧录》《易学象数论》《明文海》《行朝录》《今水经》《大统历推法》《四明山志》等;

    (4)思想:抨击___________制,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张限制___________,以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___________本;

  • 27、计算机

    (1)成就

    ①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②198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⑪___________

    ③越来越先进的高性能计算机在十几年间先后问世。

    (2)意义

    ①表明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居于世界前列。

    ②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 28、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发现________等物理学定律;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________理论。

     

  •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不懈探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报告和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 30、中外改革

    请将下列改革人物与其国家相匹配

      ;②   ;③   ;④   ;⑤   ;(填入对应的字母)。

  • 31、宋明理学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 32、我国在世界上被认为有助于解决人类饥饿问题的科学家是________;首次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是________

     

  • 33、作者:_______。

     

  • 34、(从晚清到民国)

    问题:

    (1)请根据提示:完成上图表中标注。

    A B C D E  

    (2)请为本图表确定个适合的主题。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论孔子思想》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孔子被认为是“保守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的思想依据各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2)材料中“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指的是什么?据材料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影响巨大。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总结性批判,开创了具有……务实精神的一代进步思潮。

    ——摘自岳麓版教材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这种“进步思潮”的共同主张及意义。

     

  • 36、中国历史上的明清时期,是文化上的总结创新时期,这一阶段的思想文化特点是承古和萌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请问:

    (1)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指?别指出他们的一个思想主张

    (2)明清时期思想家共同点

    (3)为什么明清之际在思想领域会出现这种现象?

  • 37、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结合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相关史实,分析其对中国近代化的积极影响。

  • 38、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请回答: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土地革命时期,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敗的教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这一革命道路思想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 39、【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隋代初年,公文几乎完全继承了梁、陈讲求文辞华美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文风,一些有识之士看出这种文风的弊端,提出了改革文风的建议。首发倡议者是大臣李愕,他于开皇三年(583年)呈《上高帝革文华书》,历陈浮华文风之害,请求朝廷“屏黜轻浮,遏止华伪”。隋文帝杨坚采纳了李愕的建议,于次年“普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违者治罪。自此拉开了隋唐文风改革的序幕。

    唐代立国之初,高祖李渊就于武德元年(618年)发布了改革文风的《诫表疏不实诏》,严厉批评了“表疏因循,尚多虚诞。申请盗贼,不肯直陈”,“乱语细书,动盈数纸,非直乖于体用,固亦失于事情”的现象。初唐时期,唐太宗和魏徵,陈子昂等都发表过改革文风的言论,魏徵、陈子昂还在写作实践上作出表率,写出了许多朴实直言、不加雕饰的公文,对文风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中期,骈体文又有所抬头,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把文风改革推向高潮。经过几辈人的努力,唐代公文总体上呈现出词强理直、质朴务实的文风。唐代文风改革一直延续到宋代,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人不仅从理论上倡导文风改革,而且写作了大量文风朴实而又长于说理的公文。宋代公文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是我国公文写作的繁荣期。

    ——摘编自张树文《我国古代公文文风的历史发展》

    (1)根据材料,分析隋唐公文文风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公文文风改革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