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临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对如表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19世纪中后期世界铁路里程表单位:公里

     

    欧洲

    美国

    世界总里程

    1845年

    9200

    7500

    20500

    1860年

    51900

    49200

    108000

    1874年

    136000

    116000

    282000

    ①铁路发展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推动   ②欧美在全球铁路建设占绝对优势

    ③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④贯通全世界的铁路网络得以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2、唐朝规定县以下的地方实行四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保,设一保长,五保为里,设一里正,五里一乡,设一耆老。邻保是当时监督和辅助政令执行的基层单位,负责统筹户籍管理、征收赋税、摊派徭役、治安管理等事项。这表明唐朝(     

    A.地方自治能力不断增强

    B.充分发挥了世家大族的力量

    C.重视地方基层组织建设

    D.依托血缘纽带加强中央统治

  • 3、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口号。中央军委根据会议精神颁发“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此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       

    A.加快了解放军战略进攻步伐

    B.适应了解放战争发展的需要

    C.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

    D.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 4、意大利威尼斯很有权势的孔塔里尼家族在布伦塔河畔皮亚佐拉领地的地产于1617年首次接受佃农们用(熟)玉米(粒)交实物地租。1618年,威尼斯共和国政府终于同意接受农业地区的农民用(熟)玉米(粒)上交所征的赋税。由此可推知(     

    A.玉米在意大利得到了广泛种植

    B.意大利庄园经济加速解体

    C.价格革命影响了农业生产结构

    D.意大利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 5、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这源于我国享有的“丝国”的称号。我国获得“丝国”称号是在(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 6、西周初年,周公对封卫的康叔表示,对待殷商遗民要尊重其原先的法律,在册封叔虞的文书中指出要“启以夏政”。《周礼》中还提出了“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等观点。这表明,西周治国(     

    A.重视民生和民意

    B.秉持礼法结合原则

    C.具有一定灵活性

    D.承袭夏商两代制度

  • 7、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的会议是

    A.一届人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五大

    D.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 8、柳宗元认为“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是“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意在强调,秦朝推行郡县制(       

    A.加速了秦朝灭亡

    B.激化了社会矛盾

    C.巩固了国家统一

    D.是地方行政创新

  • 9、如图中包含了近年打捞出的一艘沉船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印证(     

    A.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

    B.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C.印度洋贸易往来活跃

    D.欧洲早期殖民扩张

  • 10、随着母系氏族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显著增加,分布区域也逐渐扩大,采集和渔猎已不能满足人类对稳定的生活来源之中日益增长的需要。这可用于解释

    A.人类从事贸易的必要性

    B.争夺土地资源的紧迫性

    C.奴隶社会出现的可能性

    D.原始农业出现的必然性

  • 11、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表中宋人诗句与其可以反映出的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诗句(     

     

    诗句

    历史现象

    A

    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

    土地利用率提高

    B

    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斗升求市人

    赋税征收货币化

    C

    日薄人家晒蚕子,雨余山客买鱼苗

    雇佣劳动普遍化

    D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人身控制的减弱

    A.A

    B.B

    C.C

    D.D

  • 12、周恩来曾生动地比喻说:“黄河是蒋介石的‘外壕’,陇海路是他的‘铁丝网’,长江是他的‘内壕’。 蒋介石总想赶我们过‘外壕’,现在,我们……不仅跨过了‘外壕’,踏破了‘铁丝网’,而且打到他的 ‘内壕’。”上述局面的出现得益于(     

    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B.淮海战役

    C.解放军进行战略进攻

    D.渡江战役

  • 13、隋文帝在位时,对地方行政体制进行了改革。新规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吏都由吏部任免,每年进行考核。州县佐吏三年必须更换,不得连任,而且必须使用外地人。隋文帝此举的目的是(     

    A.抑制地方官员贪腐行为

    B.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

    C.革除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D.防止豪强干预地方政事

  • 14、元代户籍制度十分复杂,政府根据职业、民族、宗教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把人们划分为各种人户,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不同户籍分为不同代的机构管理,如民户由户部管理,军户、站户由兵部管理,僧人由宣政院管理。这种做法(       

    A.不利于户籍管理和赋役征发

    B.加剧社会阶层固化和不平等

    C.推动了民族间的交流与交融

    D.表明元朝基层治理严密高效

  • 15、2017年12月,人工智能入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在各个行业广泛运用辅助人类工作,而且也在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这反映了

    A.传统行业必将走向衰落

    B.现代行业管理制度的拓展

    C.科技进步改变人类生活

    D.工人的劳动就业受到严重威胁

  • 16、欧洲历史上某次运动始于17世纪末的英国,结束于法国大革命,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将这一时期评价为“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该运动(     

    A.得到多国政府立法支持

    B.有空前的公共性

    C.使理性化思维开始形成

    D.缺乏经济学成果

  • 17、清政府对城市清洁、防疫检疫,个人卫生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居民如患病应积极向医院或主管机构上报并且进行隔离等措施。对此,时人多有微词,而有识之士不仅积极支持,更是大力提倡。有识之士旨在(     

    A.推动政府政治改革

    B.促进民主思想传播

    C.提升居民个体素质

    D.增强民族健康意识

  • 18、司马迁把当时周边少数民族,如匈奴、南越等史传归人《史记》列传,具有等列天子臣民之义。 司马迁此举(     

    A.彰显史学和文学特色兼具的风格

    B.便利了经学向边疆地区的传播

    C.符合当时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

    D.创设出纪传体通史的写作体裁

  • 19、2010年10月,温家宝在中欧文化高峰论坛上致辞时说:“中国的‘四大发明’和‘经籍西传’曾为欧洲近代社会文化的发展、演变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四大发明为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B.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使封建统治阶级实力增强

    C.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

    D.四大发明对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 20、清朝后期的郑观应认为,清政府实行的进口税畸轻、出口税畸重的关税政策,实为“困商之虐政”。他建议对于出口货物,“税宜从轻”,“以广去路”;对于进口货物,“一律加征”以“重税以遏来源”,尤其是对那些“非日用所必需”之物,“虽加数倍亦不为过”。他的主张(     

    A.受到西方重商主义思想影响

    B.是政府闭关锁国思想的体现

    C.蕴含了发展本国生产自力更生的精神

    D.反映了盲目排外仇视工业文明的局限

  • 21、在宋朝,被封授为土官的少数民族首领不仅建立了士兵,还“始创城寨,比之内地”。他们利用中央王朝给予的权力,将原来属于氏族公社公有的土地变成了土官私有,使土官从村社头人蜕变为封建领主,而村社人民则沦为对土官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农奴。由此可知,宋代土官的设置(     

    A.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制度

    B.促进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的进程

    C.加速了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

    D.推动了民族地区社会形态的演变

  • 22、美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比较发达,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却暴露了一些问题,美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注重市场竞争和大投入背景下的科技创新能力,注重医疗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领先优势的获得和维持,而不是公民的医疗福利与公平。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美国(     

    A.医疗技术的创新受政治体制的影响

    B.医疗体系具有明显的霸权国家特征

    C.“自由、平等、人权”思想的虚伪性

    D.医疗科技创新成果与疫情防治脱钩

  • 23、明朝《江宁府志》中所记载的南京商业钼行有104种,且一行多户,市民生活的需要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购买的方式获得。上至北方的果品,下至福广的海味,东至日本的进宝,西至张家口的皮货,都被南都收入囊中。这反映了南京(     

    A.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B.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商品流通促进市场扩大

    D.明朝商品市场经营种类增多

  • 24、秦汉为了加强对北方匈奴的有效管理采取了相应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秦朝派蒙恬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 ②汉初,朝廷武力征服北方匈奴③汉武帝时大司马

    大将军霍去病北击匈奴 ④89年,窦宪北击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9451024日,_____________正式生效,以后确定这天为“联合国日 ”。联合国的宗旨一般被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大政治问题由大会和_____________讨论。

  • 26、影响:中国的先进分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建立了____________,开展____________革命。

  • 27、进化论的创立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划时代的巨著《____________》,建立起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其主要观点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28、结合所学完成下表中空白部分,梳理中国古代儒学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历程

    时期

    态势

    人物

    主要思想

    特点

    地位

    先秦

    兴起

    孔子

     

    治国原则

    道德规范

    (春秋战国)未受重视

    孟子

     

    荀子

     

     

    汉代

    新儒学

    董仲舒

     

    神学化

    正统化

    政治上成为正统思想,思想上确立为主流。

    宋明

    新发展

    程朱

    陆王

    “理”是世界的本原,

    “理”就是三纲五常,

       “存天理,灭人欲”

    哲学化

    思辨化

    理论化

    世俗化

    成为官方哲学,巩固统治地位

    明清

    新活力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实用性

    批判性

    对儒学的继承和批判

  • 29、牛顿创建了_________________和力学三定律,建立了____________,改变了自古代中世纪以来人民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 30、意义

    (1)宗教改革运动在________拉开了序幕。

    (2)改革后创立的新教会与____________、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 31、王夫之:

    (1)生平: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

    (2)地位: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

    (3)著作:《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

    (4)思想:世界是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是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发展变化有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是相对的、___________是绝对的;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

  • 32、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代。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_________________

     

  • 33、内容

    (1)民族主义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____________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2)民权主义是推翻____________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

    (3)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______________问题,平均地权。

  • 34、分封制的分封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数据中的中英历史:18世纪的中英对比图

    ——刘瑞中《18世纪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估计及其与英国的比较》

    问题:

    (1)依据上图,对比中英两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2)思考造成这种变化的历史因素?

     

  • 36、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初的任官和军功、任子、赀选等紧密相关。任子制是享二千石(郡太守等)以上官员,任满三年,可以保举其子弟中的一人做官的制度。赀选制是凭资产资格做官的制度。汉高祖十一年二月诏是察举制的先声,以后逐渐成形、发展,察举的科目渐多,至汉武帝时经董仲舒建议,察举开始制度化,察举的科目以孝廉、秀才为主。由州、郡长官推荐孝廉、秀才的人选,而州郡的察举又是基于县、乡、里的推荐,即人们所说的“乡举里选”。东汉以后,察举的对象还要经过考试,并有年龄限制。这种自下而上,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的选官制度,与世卿世禄、任子与赀选相比,是历史的进步。

    材料二今立中立,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绝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者削下,兴者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五《刘毅传》

    材料三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孙中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汉代选官用官的主要方式是什么?依据有哪些?主要特点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才选拔问题的看法。

     

  • 37、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请回答:

    (1)李大钊是最早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请说出他比较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名称。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观点主张有哪些?

    (3)列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理论成就。

  • 38、儒家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古代自汉代以来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是中国的官方思想,至今也是一般华人的主流思想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什么局面?在这一局面下,对儒学创立与发展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有哪些(至少列举2人)?并列举其中一人的主要思想?

    (2)在汉代,董仲舒和汉武帝为儒学正统思想地位的确立起到了很大作用。汉武帝时期兴办的哪一机构,既打破了以往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又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北宋时期,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指出理学的集大成者以及贡献?

    (4)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使传统儒学得到了怎样的新发展?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儒学应该采取何种正确态度?

  • 39、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思想曾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个东方大国,是历朝历代的治国方略,更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思想渊源,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精华,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请回答: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其思想核心什么?

    2)朱熹是继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家代表人物。简要指出他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提倡的人生道路,用之可以完善自我、成就理想人格并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请把与“修身”、“齐家”相对应的儒家名言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修身:(   治国:(  

    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供养、赡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④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⑤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