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炽热(chì) 诘问(jié) 拯救(zhěng) 忧心忡忡(chōng)
B.商酌(zhuó) 赤裸(luǒ) 吞噬(shì) 妇孺皆知(rú)
C.矜持(jīn) 猥琐(wěi) 镶嵌(qiàn) 海市蜃楼(shèn)
D.修葺(qī) 譬如(pī) 忏悔(chán) 心有灵犀(xī)
2、关于名著《海底两万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会说多国语言。他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设计并建造了超乎人们想象的“鹦鹉螺”号潜艇。
B.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法国博物学家跟随尼摩船长乘坐“鹦鹉螺”号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环球旅行的故事。
C.《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博物学家、仆人、捕鲸手,“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D.尼摩船长是一个神秘浪漫的人,也是一个反抗压迫、支持正义的战士,他击沉战舰是正义的行为,阿龙纳斯教授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他有时间就追着老师请教,同学们都说他真是不耻下问。
B.这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干起活来真带劲。
C.张华这一番话,让大家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D.母亲多次提醒他要注意交通安全,可他就是不以为然。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今晚我要好好地睡一觉,养精蓄锐,好对付明天的考试。
B. 李凯郑重其事地对我说:“我要去竞选班长。”
C. 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D. 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5、下列关于句子主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主干:那是愧怍)
B.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主干:邓稼先是奠基人和开拓者)
C.她从不相信那些骗人的传销。(主干:她不相信传销)
D.郭老当年在游艇中伏案疾书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主干:形象浮现眼前)
6、下列对名著《西游记》相关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到达火焰山,第三次借芭蕉扇是孙悟空变成牛魔王去骗得真扇,然后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真扇。最后大战一场,在神仙的帮助下,才借得真扇。
B.猪悟能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他勤谨能干,不伤害百姓,但因相貌丑陋、食量惊人,又经常飞沙走石、来去无影,所以被众人当作妖怪。
C.《西游记》中白骨精先后三次变为美女、老翁、老妇来哄骗唐僧,但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
D.《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蟠桃、盗饮御酒、窃走仙丹被捉住之后,太上老君把孙悟空放入炼丹炉内烧了四十九天,以为他已为灰烬,太上老君开炉取丹时,孙悟空竟然跳出丹炉往外就跑。众神打他不过,请如来佛帮忙,最后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7、下列场合中,文明警示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A.当你伸手采摘我时,你我的美丽都已不存在了。(花园里)
B.严禁践踏,违者重罚。(草地旁)
C.为了他人的思考,请静静地读书。(阅览室)
D.如果您想吸烟,定时炸弹在身边。(加油站旁)
8、阅读《木兰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
(1)旦辞爷娘去(___)
(2)朔气传金柝(_____)
(3)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___)
(4)但闻黄河流水鸣渐渐(____)
(5)木兰不用尚书郎(______)
(6)愿驰千里足(______)
【2】将下面的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诗中反复用“旦辞”“暮宿”表现地点的快速转换,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
【4】木兰在战争中战功赫赫,为什么她执意辞官还乡?这样写对塑造木兰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9、按要求默写句子。
①《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观沧海》: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天净沙·秋思》: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⑤《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
⑥《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 ___________________。
⑦《爱莲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⑧《望岳》中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下课后,我和同学探讨一道数学题,起初总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后来王林同学画出的一条辅助线,让我灵光乍现,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游山西村》)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温暖的依靠
①记得那年黄昏,刚下过一场阵雨,院里落了一地桐花。五岁的我在趟水玩,裤腿上沾满斑驳的泥点。
②随着“吱咛”一声,大门被轻轻推开,进来一位身穿军装的男人。妈妈恰好从灶间出来,抬头一看,两只脚像被施了魔法,定定地站在那里。
③男人咧开嘴直笑。妈妈揉了揉眼,惊喜地喊:“你回来了,你可算回来了!”
④妈妈走到我面前,蹲下身子,把我拉进怀里,指着眼前的男人,说:“妞妞,快喊爸爸,他是你爸爸。”我挣脱妈妈的怀抱,飞速跑回屋……
⑤父亲是一名军人,他所在的部队常年驻守边防,回家探亲的机会屈指可数。因此,年幼的我对他印象模糊,只觉得父亲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我对他有一种莫名的排斥感。
⑥父亲在家住了三天,就急匆匆地返回部队。八岁那年,妈妈带着我来到了爸爸的部队里。
⑦又见到父亲,我拽着妈妈的衣襟,躲到她的背后。父亲握住我的手,紧紧地贴到胸前,眼里满是疼惜与自责。
⑧我和父亲,如在两岸,隔着清清浅浅的溪。倔强的我用沉默来对抗爸爸的自私和不负责任,不肯叫他一声“爸爸”。多少个静谧的夜晚,父亲走进我的卧室,借着微弱的月光,他坐到床边,为我掖好被子。我侧着身子,假装睡觉,心里却十分厌烦。
⑨直到有一天。学校召开运动会,要求我们自备运动鞋。父亲冒着大雨步行到市里,为我买回一双白球鞋。望着淋得透湿的父亲,我突然心里酸酸的,……
⑩日后年龄渐长,我慢慢理解了父亲。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是他的职责,既然选择了参军,就意味着奉献与付出。更何况,粗犷的他一旦柔情起来,竟让人心里溢满温暖。
⑪记得那一年我12岁,我们起了个大早,翻过两座山头,来到了人烟稀少的后山。这里黄花菜长势茂盛,遮住了一个个峭壁,美丽的花朵染黄了整座山,格外富有诗意。
⑫我松开父亲的手,如一只快乐的蝴蝶,在开满鲜花的山坡上快乐地奔跑。父亲打开帆布袋,开始采摘黄花菜。半个小时后,父亲再抬起头时,不见我的身影,顿时吓出一身冷汗。
⑬父亲在波浪般的花丛中横冲直撞,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父亲终于发现了我,我不慎从峭壁坠落,被一截树桩挡住,我吓得浑身发抖。父亲拼命把我拉了上去,我紧紧地,紧紧地依偎在父亲的肩头,大声哭泣。
⑭多年以后,我仍然记得那个夏天,父亲背着“死而复生”的我,沿着弯弯的山路,唱着军歌回到了家。父亲用浑厚的歌声驱散了我内心的恐惧。那一刻,我冰冷的脸伏在他宽大而温暖的肩上,就像靠着一座坚实而温暖的大山。
⑮父亲喜欢读书,喜欢一边翻书一边诵读。
⑯上初中时,我不喜欢阅读,更不喜欢写作文。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父亲仍坚持为我购买课外读物,《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等,塞满我的小书柜,父亲总是说:“书中有精神营养”。慢慢地我喜欢上了阅读和写作。
⑰现在,我偶有文章见报,父亲总是给予热情的鼓励,他笑着说:“书有尊严,读书人有尊严。”他用汩汩流淌的父爱,把情怯的我灌溉成一朵夏日玫瑰。不知从何时起,当年英姿飒爽的他腰杆已不再挺直,双鬓添了缕缕白发。父亲感慨地说:“你们长大了,我也老喽!”听了这话,我的心仿佛被狠命撞了一下。
⑱窗外又下起了雨,往事随着雨滴溅出记忆的水花。我在心里默默地感念,父亲用他坚实的臂膀,为我撑起了一片晴空。他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依靠。
【1】文章主要写了“我”和父亲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赏析下面句子。
(1)我拽着妈妈的衣襟,躲到她的背后。父亲握住我的手,紧紧地贴到胸前,眼里满是疼惜与自责。
(2)这里黄花菜长势茂盛,遮住了一个个峭壁,美丽的花朵染黄了整座山,格外富有诗意。
【3】请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③节中“咧开嘴直笑”写出了父亲的喜悦之情,“揉了揉眼”写出了母亲不敢相信父亲回来的事实。
B. 第⑦小节划线句通过动作和细节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我当时对父亲的陌生感和父亲的疼惜与自责。
C. 文中“我”的情感先后经历了排斥、厌烦、感动、依恋、崇敬、感念。
D. 本文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按时间顺序叙述往事,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柳信
宗璞
①今年的春,来得特别踌躇、迟疑,乍暖还寒,翻来复去,仿佛总下不定决心。但是路边的杨柳,不知不觉间已绿了起来,绿得这样浅,这样轻,远望去迷迷蒙蒙,像是一片轻盈的、明亮的雾。我窗前的一株垂柳,也不知不觉在枝条上缀满新芽,泛出轻浅的绿,随着冷风,自如地拂动。这园中原有许多花木。这些年也和人一样,经历了各种斧钺虫豸之灾,只剩下一园黄土、几株俗称瓜子碴的树。还有这棵杨柳,年复一年,只管自己绿着。
②少年时候,每到春来,见柳梢头一夜间染上新绿,总觉得欢喜极了,好像那生命的颜色也染透了心头。我曾在中学作文里为杨柳写过一首小诗,这首诗还得到老师的圈点呢。
③抗战期间为躲避空袭,我们住在郊外一个庙里。在庙的右侧,有一个小山坡,草很深,杂生着野花。坡下有一深沟,沟上横生着一株柳树,据说是雷击倒的。虽是倒着,还是每年发芽。靠山坡的一头有一个斜生的枝杈,总是长满长长的柳丝,一年有大半年绿阴阴的,像一把撑开的绿伞。我和弟弟经常在这柳桥上跑来跑去,采野花,捉迷藏,不用树和灌木,只是草,已足够把我们藏起来了。
④一个残冬,我家的小花猫死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什么是死。它躺着,闭着眼。“它死了。”母亲说,“埋了吧。”我们呆呆地看着那显得格外瘦小的小猫,弟弟呜呜地哭了。我心里像堵上了什么,看了半天,还不离开。“埋了吧,以后再买一只。”母亲安慰地说。
⑤我做了一篇祭文,记得有“呜呼小花”一类的话,放在小猫身上。我们抬着装着小猫遗体的盒子,来到山坡。我一眼便看中那柳伞下的地方,虽然当时只有枯枝。我们掘了浅浅的坑,葬了小猫。我拉着弟弟的手,呆呆站着,好像再也提不起玩的兴致了。
⑥忽然间,那晃动的枯枝上透出的一点青绿,照亮了我们的眼睛,那枝头竟然有一点嫩芽了,多鲜多亮呵!我猛然觉得心头轻松好多。杨柳绿了,杨柳绿了,我轻轻地反复在心里念诵着,只觉得自己又有了精神,一切都又有了希望。
⑦时光流去了近四十年,我已经历了好多次的死别,到一九七七年,连我的母亲也撒手别去了。我们家里,最不能想象的就是没有母亲了。母亲病重时,父亲说:“没有你娘,这房子太空。”然而母亲终究去了,抛下了年迈的父亲和她的儿女。我忙着料理许多事,甚至没有好好哭一场。
⑧两个多月过去,时届深秋。园中衰草凄迷,落叶堆积。我从外面回来,茫然地打量着这园子,深秋将落叶吹得团团转,枯草像是久未梳理的乱发,竖起来又倒下去。我的心直往下沉,往下沉。忽然,我看见几缕绿色在冷风中瑟瑟地抖颤,原来是那株柳树。在冬日的萧索中,柳色有些黯淡,但在一片枯黄之间,它是在绿着。“这容易生长的、到处都有的、普通的柳树,并不怕冷”,我想着,觉得很安慰,仿佛得到了支持似的。
⑨清明时节,我们将柳枝插在母亲骨灰盒旁的花瓶里。柳枝并不想跻身松柏等岁寒之友中,它只是努力尽自己的本分,尽量绿得长一些,就像一个普通正常的母亲,平凡清白的人一样。
⑩柳枝在绿着,衬托着万紫千红。这些丝丝垂柳,是会织出大好春光的。
【1】作者在文中写了哪几件事?从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从修辞手法角度品析下面句子。
深秋将落叶吹得团团转,枯草像是久未梳理的乱发,竖起来又倒下去。
【3】文章题为“柳信”,联系全文,说说“柳”给作者带来了哪些“消息”。
【4】请从内容和结构上,简析第⑩段的作用。
12、请以“2020年春天,我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