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警察制度产生于欧洲。清末河北行唐县的某次会试以《中国试办警察利弊论》作为考试题目。此做法对应的主张是( )
A.以时务策命题
B.废除科举制度
C.设立学堂选官制度
D.建立文官制度
2、《马可·波罗行记》对于元代纸币使用有详尽的描述:“用此纸币以给费用,以购商物,以取其售物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臣民位置虽高,不敢拒绝使用”,使马可·波罗更为惊叹的是“此种纸币之上,钤盖君主印信,由是每年制造此种可能给付世界一切帑藏之纸币无数,而不费一钱。”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A.元朝规定纸币为强制流通货币
B.纸币在元朝商业发展中发挥作用
C.货币形态实现了从金属向纸币的全面转型
D.该纸币制度为元末恶性通货膨胀埋下伏笔
3、苏美尔的文学作品中,常见“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这类描述;其数学文献中则有诸多关于性群,谷物计量和土地测量的记载。由此可见苏美尔文明( )
A.地理环境极为恶劣
B.实用主义文学发达
C.数学水平领先世界
D.农业文明特征明显
4、据漆侠统计,宋代客户(无地农民)比数自北宋初年到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是逐年下降的,从36.3%下降到31.1%,有地的主户人口所占比例相应上升。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政府政策干预
C.人身依附关系增强
D.农民起义频仍
5、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发表了著名的“五极世界”讲话:未来五年,十年或十五年,我们将看到五大超级经济力量——美国、苏联、西欧、中国以及日本,这意味着美国面临着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挑战。美国政府意在( )
A.重建美元的强势地位
B.提升对抗苏联的战略烈度
C.调整传统的外交策略
D.联合欧洲消除严峻的挑战
6、1928年,英法美等国签订《非战公约》,废弃以战争作为实施国家政策的工具,同时各国也有保留条件:英国保留特殊重大利益关系地区进行自卫不受约束的权利,法国则保留在其同盟国遭受攻击时给予支持的权利。这表明,《非战公约》
A.对成员国约束力有限
B.明确了制裁违约国的措施
C.有效解决了国际争端
D.推动各国积极维护国家主权
7、西方国家的文官一般特指在政府行政部门任职的事务官。他们既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担负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19世纪中后期,西方首先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8、元代户籍制度十分复杂,政府根据职业、民族、宗教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把人们划分为各种人户,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不同户籍分为不同代的机构管理,如民户由户部管理,军户、站户由兵部管理,僧人由宣政院管理。这种做法( )
A.不利于户籍管理和赋役征发
B.加剧社会阶层固化和不平等
C.推动了民族间的交流与交融
D.表明元朝基层治理严密高效
9、1884至1885年在柏林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会议同意:今后占据目前在其领地外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某领土的国家,应该先将其意图通知其他国家,对领土要求的承认必须取决于有效的占领,各种纠纷应通过仲裁予以解决。会议对领土扩张的国际法规达成了协议。此次会议
A.协调了殖民者在黑奴贸易中的矛盾
B.促使欧洲国家开始深入非洲腹地探险
C.大大加快欧洲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
D.标志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0、罗马教廷通过推销赎罪券长期盘剥民众,导致民众的日益不满,最终引发宗教改革。下列作品的发表,拉开宗教改革序幕的是( )
A.《九十五条论纲》
B.《神曲》
C.《歌集》
D.《哈姆雷特》
11、(隋朝)官员高颎建议说,租调虽是固定的,但逐年征纳,有些户被除去了,加上吏员作弊,户籍依据不准确,于是将体貌与户籍比对, “输籍定样,请遍下诸州,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人,各随近便⋯⋯依样定户上下”。该建议要求( )
A.对诸色户计定期进行核查
B.借助黄籍登记户口
C.每年正月对貌阅进行编核
D.实施白籍土断制度
12、1953年《选举法》确定了农村与城镇每个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8∶1,1982年修改选举法时,将这一比例缩小为4∶1,2010年的《选举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法》的修订过程说明( )
A.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B.城乡之间实现均衡发展
C.我国基本政治制度逐步成熟
D.基层民主取得重大突破
13、公元前8-前6世纪,古代希腊城邦国家发展起来。它们数量众多,典型特征是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下列关于古希腊城邦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雅典,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B.公民法庭是雅典主要司法机关
C.在雅典,大部分官员由选举产生
D.斯巴达是希腊城邦国家中寡头政治的代表
14、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推行与内地相同的行政体制。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设行省,在澎湖设立总兵,并修筑新式炮台。1907年,清政府在东北设东三省总督、巡抚,废除旗官,民事政令统一;统归于州县,军政事务归东三省总督掌管。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推进国防近代化
B.晚清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C.清政府国家观念逐渐提升
D.海防意识受到政府重视
15、1941年延安边区银行发行一元、五元、十元钞票三种,布告边区流通,同时命令边区所有公私交易不准使用法币。其他地区根据延安精神纷纷发行元以上的本位币。边区政府对货币政策的调整( )
A.中断了国共两党经济合作
B.有利于缓解边区的经济困难
C.阻止了日本对中国的掠夺
D.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
16、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日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路,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选官制是( )
A.世禄制
B.征召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17、中世纪早期的西欧,庄园主掌握自己庄园法庭的司法权。由庄园主、管家、僧侣等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那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西欧庄园( )
A.受基督教会思想控制
B.继承了古罗马的法律制度
C.带有基层自治的色彩
D.商品经济占据主导的地位
18、1771年,阿克莱特在德比郡的克隆福德建立了英国第一座水力纺纱厂,到1792年去世之前,他陆续开办了6家工厂,被誉为工厂制度之父。工厂制度吹响了工业时代的号角,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诞生了,英格兰纺纱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这表明英国当时( )
A.工业革命推动了技术进步
B.城市化促进了纺织业发展
C.社会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D.人工智能得到了飞速发展
19、从晚清的“预备立宪”,到革命党人的“临时宪政”,再到袁世凯的“洪宪帝制”,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政坛上演的这一出出大戏,从世界发展趋势看,其体现的本质是
A.近代中国政局的动荡不安
B.晚清民国宪政道路之艰难
C.保守势力始终占据了优势
D.中央集权的不断削弱过程
20、1932年7月至1933年初,中央苏区发行了5种面额的纸币,以及一定数量的银币、银洋作为通行的国币,大量收集金银。上述举措( )
A.遏制了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B.旨在应对国民政府币制改革
C.适应了国共合作抗日的需要
D.有助于打破苏区的经济困境
21、1857年,按伦敦大学模式,英国在印度加尔各答、孟买和马德拉斯建立了三所大学,开始授予学位。1829年,近代大、中学学生数约为3000人,1855年,增加到49000人。为吸引更多人接受西方教育,1837年,规定以英语代替波斯语作为公务语言,1844年,又采取了优先录用会英语者为公务员的政策。英国在印度采取的措施( )
A.以推动印度教育近代化为目的
B.源自印度现代教育的缺失
C.体现了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D.造成了印度传统文化的毁灭
22、“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时代已尘封于历史的记忆中,现在我国北方人也可以享受到一千多年前唐朝贵妃的“待遇”。发生此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机械化的逐步完成
B.农业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
C.运输和保鲜技术的进步
D.水果品种改良技术的提高
23、公元前59年王褒到(四川)湔山时写下了《僮约》,描述了田庄经济的场景:“脍鱼炮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绵亭卖席;贩于小市;往来市聚”。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生产模式专门性
B.田庄丰富的商业活动
C.自然经济封闭性
D.辞赋夸张无史料价值
24、20世纪初,在敦煌发现了一个4世纪前后的邮袋,内有一封波斯商人邮寄到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书信,信中记录了他在中原地区的见闻。该邮袋和书信最能佐证( )
A.河西走廊的行政设置
B.汉代的对外交往
C.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
D.长安的坊市制度
25、代表人物及作品
(1)代表人物:高尔基。
(2)高尔基于1906年发表的《________》,被公认是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刻画了俄国工人阶级不畏强暴、坚持革命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26、欧洲出现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27、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主张________和人民主权思想,其代表作是________
28、发展历程
(1)发端:毛泽东先后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对中国国情进行科学思考。
(2)形成:创建________革命根据地,探索出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是其形成的主要标志。
(3)成熟
①1940年,《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其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②1945年,中共“________”正式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4)新发展
①提出过渡时期________,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②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国内____________的变化。
③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29、卢梭:批判封建制度、宣传理性至上的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著作: ___________,阐述__________的学说,提出__________的口号;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主张建立契约,创立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的原则,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30、作用
(1)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____________以空前沉重的打击。
(2)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3)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5)推动了____________的发生。
31、美国文学家海明威是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
32、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领袖;思想:抨击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主张建立_____________;倡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世有人评论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33、政治思想:主张“___________【9】”。
34、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__________;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_________运动由此起步。
35、2019年国庆七十周年群众游行环节,有“关键抉择”方阵,游行群众簇拥着邓小平巨幅画像和“坚持邓小平理论”大字走过天安门广场。结合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相关史实,说明邓小平是如何实现“关键抉择”的。
3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初功臣,多来自乡里田野。他们没有受过礼仪的约束,常饮酒争功,大呼大叫,甚至拔剑击柱。叔孙通看到刘邦有建立朝廷秩序的要求,便提出“起朝仪”。经刘邦同意,叔孙通从鲁征集三十人,加上刘邦左右的学者及其弟子百余人,参照秦仪,制订出新的朝仪。
七年(公元前200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朝贺,起用新定朝仪。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御史执法,举不加仪者辄引去。竞朝置酒,无敢谵失礼者。这一套朝仪,不只是一套仪式,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尊卑不同的封建等级。于是刘邦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封功臣和定朝仪都是刘邦开创帝业中的大事。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汉初制定“新朝仪”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制定“新朝仪”的影响。
37、简述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在早期雅典社会中的作用。
38、儒家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是两千多年来传统文化的主流。传承和发扬儒家文化,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魏晋南北朝以后,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新的挑战。两宋时期儒学分别有何新发展?并列举其核心观点。
(2)明末清初,出现了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早期启蒙思想悄然滋长。这一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有何特点?
39、政治民主化是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进程。近代以来,康有为、孙中山、中国共产党人等先进的中国人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1)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政治上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912年孙中山颁布的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献是什么?
(3)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