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巴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大火和消防隐患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B.高铁的开通,意味着从我市到南宁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C.春天的昆明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D.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刚刚遭受沙尘暴袭击的西北地区的空气清新了许多。

  • 2、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端午节到了,小明准备按照传统习俗邀上三五好友插菖蒲、包粽子、登高赋诗。

    B.周敦颐《爱莲说》赞美了莲花的君子品性,谴责了像牡丹一样贪恋富贵的人。

    C.古代称对方的儿子为“令郎”“令堂”,对人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 “小儿”。

    D.芳芳积累了很多包含生肖动物的成语:生龙活虎、猴年马月、鸡飞狗跳、虎头蛇尾。

  •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B. 谁知它却这么命薄,受不得这么大的福分,受不得这么多的洗礼,片片付给风了,雨了!

    C. 武汉的黄鹤楼、十堰的武当山、恩施的神农架都是湖北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

    D.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 4、下列字形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名shǔ       luè            鸿        不见人qù        锋芒必

    B.选pìn       xún                    然勒功yān       断草枯péng

    C.泥yǖ        然chāung       tuò       鞠躬尽cuì       户晓yǜ

    D.红yān                    划chóu     迷离shuò     然不同jié

  •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出(zhuài)  告(qìng)  战(lì)   怏不乐(yàng)

    B. 宁(wú) 蹒(shān)  阴(mái) 毛骨然(sǒng)

    C. (shì)   烧(zhuó)  热(zhì) 白雪皑(ǎi)

    D. 弱(léi)   游(áo)   点(zhuì)  芸众生(yún)

  • 6、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非木柿   斯陋室

    B. 微颔之   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 大兄何事之晚乎   其发矢十中八九

    D. 何陋有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 7、下列有关文体、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宋八大家”是唐宋八位散文家的合称。《登飞来峰》的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C.《陋室铭》是唐代的刘禹锡写的一篇铭文。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泊秦淮》的作者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文学家,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   香远________  陶后有闻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用“水陆草木之花”作一般衬托,用菊作反面衬托,用牡丹作正面衬托,衬托了莲的高洁。

    B. 文章依次描写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 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正直,因而美名远扬。

    D. 选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3)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岳》中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贾生》借古讽今揭示唐晚期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蝈蝈儿声里乡愁浓》,完成下列小题。

    ①酷热的夏日,乡村男孩喜欢的虫子有两种:知了和蝈蝈。知了躲在树上,蝈蝈藏在庄稼地里,它们高唱低吟,烘托着时节的气氛。

    ②知了没法养,它细细的管状嘴巴吸取树汁,离开树就活不了几天。蝈蝈像蚂蚱,长着一对强劲的大牙,可以吃叶子、花瓣、瓜果,只要好好养它,能活上好多天,比知了更有乐趣。

    ③养蝈蝈先要去庄稼地里逮,不同庄稼地里的蝈蝈长相和性情也不一样。大豆地里的蝈蝈浑身碧绿,谷子地里的蝈蝈像生了一层铁锈,红薯地里的蝈蝈介于两者之间。铁锈色的蝈蝈被我们叫做“铁皮蚰”,活泼好斗,只要对着它吹一口气,它就会架起翅膀“吱吱”高叫,非常可爱。

    ④不管哪一种蝈蝈,逮起来都不容易,得有足够的耐心才行。哪怕蹑手蹑脚地走进庄稼地,正在欢叫的蝈蝈也会立马集体罢唱,警觉地待在原地一动不动。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着,让人陷入无边的迷茫里,逼着你不得不跟着它们一起安静下来。三五分钟甚至十多分钟以后,蝈蝈才会重新叫起来。循着叫声睁大眼睛使劲儿搜寻,锁定目标屏住呼吸慢慢靠近,把手掌蜷成空心猛地捂下去,才有可能逮得住——只要一击不中,敏捷的蝈蝈三蹦两跳就钻进枝叶间没了踪影。

    ⑤逮蝈蝈还得勇敢,不怕被咬。捂住的蝈蝈不会放弃挣扎,冷不丁张开大牙就咬中了手指,如果怕疼手一松,它两条长而有力的后腿蹬地一蹦,能跳出两尺远,随即逃之夭夭。因此,捂的力度得拿捏好:松了它咬人,重了或是捂死或是弄掉长腿,就不够完美。逮住一只蝈蝈后用豆叶包起来揣进兜里,再逮下一只。

    ⑥养蝈蝈就轻松多了。但对于男孩子,能有一只漂亮的蝈蝈笼子,就像给一匹骏马配一座宝鞍,钟爱的蝈蝈才能有被炫耀的身价。高粱秆是编织蝈蝈笼子的好材料。选一株高粱,将长短适中的几节留下来,用小刀从中间均匀地劈成半厘米宽的长条,刮去内瓤,干净的篾子就可以编蝈蝈笼子。这种笼子有苹果大小,稍微扁平一些,便于揣进口袋。黑暗中的蝈蝈一开始不乐意叫唤,我们就一直揣着它,叫做“暖蝈蝈”,直到让它学会在黑暗里鸣叫。

    ⑦也有人会把蝈蝈散养在院子里的丝瓜秧上,觉得这样的蝈蝈更自由,也叫得更响亮。但这常常会害死蝈蝈:地上的鸡、会飞的喜鹊和黑卷尾,哪个啄起蝈蝈来都不会心软。

    ⑧长大后离开乡村,已经好多年没有见到蝈蝈了。前几天,在县城的大街上遇见一个黝黑的中年男人,用自行车驮着一大铁笼蝈蝈叫卖,十块钱一只。尽管心里觉得贵,还是买回家一只放在了阳台的花草间,半夜里它竟兀自“吱吱吱”欢快地叫起来。

    ⑨不知道它是不是在想念家乡,反正我是沉浸到儿时家乡的梦境里了。

    (选自《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8年第1期)

    1本文以“蝈蝈”为叙事线索,写了“我”与蝈蝈之间的哪三件往事?

    2请选择适当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

    哪怕蹑手蹑脚地走进庄稼地,正在欢叫的蝈蝈也会立马集体罢唱,警觉地待在原地一动不动。

    3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节选自《阿长与〈山海经〉》)

    本文第②段和链接材料都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这两段文字分别有什么作用?

    (1)修辞手法:______

    (2)不同作用:

    本文第②段:__________

    链接材料:__________

  • 11、阅读文段,回答下列小题

    人生的另一种财富

    ①我是在贫穷和耻辱中长大的。父亲是一位蹬三轮车的,他每天蹬车送我上学。这令我的同学羡慕不已,他们说你爸妈真疼你,天天雇车送你上学。同学的话提醒了我,如果他们知道送我上学的不是家里雇的,而是我的父亲,他们又该如何议论呢?我一下子被一种耻辱感击垮了。从此,我再也不让父亲送到校门口,在离校门口很远的地方就偷偷下了车。

    ②我的母亲四处打工,为我攒钱,她竖信,我能考上大学。从我上学开始,每次学校公布成绩的日子就成了我们约定的节日。那天我们会吃上一顿红烧肉,以示庆祝。在我的印象里,红烧肉是最好吃的东西。没想到大学里的一次红烧肉,却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耻辱记忆。

    ③到上大学的时候,母亲被巨大的学费数额吓了,她拿出了全部的积蓄,也仅够我一个学期的费用。我只好向学校提出了特困助学申请。

    ④上学没几天,全班都知道了是特困,因为我被安排住在便宜而破旧的老楼里。与众不同的我成他们着重注意的人。他们用好奇和怜悯的眼光看我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上学一年多,前后右的惊异的目光,让我如万骨穿心。我经常找一个角落,狼吞虎咽地噎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我用读书来消解难熬的孤独。书是不挑人的,它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打开它的人们。但有一个奢侈的行为我却一直不肯放弃,就是每月一次和中学几个好朋友的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生活极大的安慰。有一次我在网吧遇上了一个同班同学,他当时惊诧极了。再有就是我在大学里过第一个生日时,我奢侈地买了一份红烧肉……

    ⑤后来就到了让我终生难忘的那个耻辱的日于。那是一次团活动,大家讨论帮助特困学生的事。有同学当时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特困生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可我们班有的特困生还上网吧,吃红烧肉 ……我无地自容。我这才发现,贫穷不在于它本身,更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精神折磨。我无法忍受这种种打入另类的感觉。

    ⑥当帮助变成了一种施舍,我宁愿不要。我在忍受现实还是退学之间犹豫了很久。我想起了父亲的后背,我想起了母亲在我接到的录取通知书时四处奔走相告的情景,我想起了当时自己的决心……我忽然感到,我无权选择放弃。贫穷本身不是罪过,因贫穷而放弃了自己生存的尊严,这才是罪过。

    ⑦第二天是写作课,老师的作业是感受你生活中的爱。许多同学充满激情地念起了自己的作文,他们感激父母为他们带来的幸福,为他们创造的条件……老师不做一声,直到最后,才失望地问:“还有没有同学要说?”我举起了手,讲了父亲的后背,冬天落在上面的雪和夏天流着的汗,我讲了母亲为我攒钱的情景。我讲了小时候吃苹果,父母把苹果细细地削掉了皮,一口一口地喂我吃,而削下的苹果皮,他们却谦让着,谁也不吃,最后,母亲又用它给我煮了苹果水。我说我很庆幸,贫穷只让我们生活更艰难些,但它却不能剥夺我们爱的权利,我感谢父母的爱。我为小时候对父亲的伤害而忏悔……

    ⑧教室里响起一片抽泣的声音。

    ⑨下课时,老师对我说,我非常感谢你,你比我更清楚地告诉了大家,什么是爱的真谛和尊严的意义。

    ⑩从那时起,我走出了耻辱,我用一种正常而不是自卑的心态与同学们相处了。我不再为只有一个馒头的午饭而难为情了,我能坦然地穿着陈旧的衣服走在青春靓丽时尚流行的校园里.在那一个假期到来的时候,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

    1阅读全文,回答“人生的另一种财富”是什么?

    2请写出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句话,并谈谈理由。

    3文章第④段加点词“噎”用得好,好在哪里?

    4阅读第④段,请简要回答“我”为什么要上网吧聊天?

    5仔细阅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会在给父母的信中写些什么内容?(只写信的要点)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进入初中,同学们的见识增加了,心智也更成熟了,感知生活的能力也更强了。生活中到处都有温暖,你感觉到了吗?

    请以“最温暖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文章来反映你的初中生活中的温暖与感动。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②不要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