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哈尔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伤无缘美洲杯又惹场外丑闻,巴西球星内马尔祸不单行,面临事业危机。

    B. 《红海行动》武术指导突然离世,这让人们很是惋惜:即使生活方式健康,也难以抗拒灾难不期而至

    C. 我校篮球队抓好防守绝处逢生大胜对手,这下可以耀武扬威了。

    D. 人人都有烦恼,没有难题困扰的人生只能是一个幻想,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 2、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这首诗是王安石在郾县任上所作。这是他出仕以来,初显才能、胸怀抱负的时期。这种踌躇满志的情怀,也充溢在这首诗的字里行间。

    B.“飞来山上千寻塔”,活用典故,这座山是从天上飞来的,自然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山的高耸自不必说,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故云“千寻”。这里描写登临之处的高耸。为下句伏笔。

    C.“闻说鸡鸣见日升”,不仅山高,而且时值破晓,雄鸡高唱,红日喷薄,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又为下句蓄势。

    D.这首诗,前两句侧重写景,是为后两句作铺垫。这是将写景与抒怀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

  •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子/分   恶/与日俱增    人不倦/不当初

    B. /心   折/身不恤   千重负/势力敌

    C. 悔/维   遗/天动地   五脏六/首称臣

    D. /闪   率/慷陈词   仙露浆/心动魄

  •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想多踢一会儿足球,可是爸爸原形毕露,对我说“你再不回去做作业,小心晚上不给你饭吃。”

    B.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而有关大禹精神的传承在当代社会显得更为迫切。

    C.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D.做学问最关键的是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见异思迁,终将一事无成。

  •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听了郎朗精彩的钢琴独奏《黄河》后,大家都叹为观止

    B.市民秩序井然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C.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D.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B.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C.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D.一堂堂看似普通的体育课,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更直接地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型冠状病毒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同源性达85%以上,此研究说明造成新型冠状病毒爆发的原因可能是人类食用野生动物造成的。

    B.通过学校举办的读书节系列活动,使青一学子普遍增强了阅读意识。

    C.我校开展的心理健康系列讲座,旨在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D.初一年级合唱比赛圆满落幕,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场视听盛宴是靠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得来的。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文言文阅读

    (甲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惟吾德(很远的香气) B.往来无白丁(没有功名的人)

    C.中通外(笔直) D.濯清涟而不(过分艳丽)

    2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乱耳   菊

    B.水陆草木花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C.有仙则名   其妙

    D.香远清   精求精

    3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铭”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已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一般是用韵的;“说”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

    B.两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甲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乙文借莲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生活态度。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用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

    D.乙文通过描写莲,说明爱莲的理由,借以表明自己的人格操守。

    4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说明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填空。

    (1)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陋室”环境雅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我的母亲

    ①我的母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母亲,她小姐出身,上过大学,不会做任何家务,走在街上永远挺胸抬头,在年轻的时候,吃过北京所有的馆子,去过北京所有的公园,在那一辈妇女中,像她那样的女人是不多的。

    ②我是一个南方的孩子。刚到北京的时候,由于外地口音浓重,且个子矮小,常常被人欺负。最初几个月,没有一天我不是哭着从学校回来。有一次,我在饭桌上哭得泣不成声,外婆看着心疼,对母亲说:你总要管一管,去找找校长或者其他孩子的家长。母亲瞟了我一眼,问了一个我那个岁数根本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那些孩子只欺负你,却不欺负别人?

    ③这个问题几乎伴随了我整个成长——无论我受到什么委屈,无论我得到多么不公平的待遇,我永远会先问我自己:为什么是你不是别人?有没有你自己的问题?

    ④个子矮小我无法改变,但是口音我则彻底改掉了——现在即使我告诉别人我是南方人,人家都会说不可能,为什么你没有一点口音?你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我是跟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舌学出来的!

    ⑤记得刚工作的时候,第一次出差,下了火车发现钱没有带够,给母亲打长途,希望她能从我的工资卡里给我取出1000元钱快寄给我,母亲愤怒地说:你去出差为什么不带够钱?你妈妈不是家庭妇女,哪有那么多时间给你干这些事情?

    ⑥我在电话里哭了——后来她当然是给我寄了钱,但是警告我下不为例。的确,后来我再也没有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麻烦过她,因为她不止是一个母亲,还是一个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她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我也明白:即使身为你的母亲,也没有义务为你提供你所需要的一切。

    2003年,某一天深夜,我被送到医院急诊,母亲当时正负责宝钢项目,她赶到医院时,大夫告诉她我的病情严重,刻不容缓,需要马上化疗。她当机立断办了退休,从此整整半年的时间,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她甚至对亲戚说:如果能够一命换一命,就让我换了她吧。那天,我明白:她不是不肯为我做出牺牲,她只是不肯为我做出不必要的牺牲。

    ⑧在我生病的时候,她从来不像有的母亲那样说些善良的谎言,她直截了当跟我说:你生的病叫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如果不化疗,你活不过半年,如果化疗,你有50%的胜算。即使化疗结束,你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过日子,你必须常常到医院检查,防止复发。

    ⑨当时我差点疯掉,我对她说,我的生命是我自己的,我不打算治疗,我要用最后的时光去周游世界。

    ⑩她冷静的告诉我:第一,现在不是最后的时光;第二,你的生命不完全是你的,你这条命是我给你的,你要为我活下去。

    我想,如果我的母亲不是这样一位母亲,我现在还能活着写这些文字吗?她让我成为我自己,又让我懂得我的生命并不是任性的属于我一个人,生命之所以可贵,并不仅仅在于她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而且还在于它的广度和厚度。

    我的母亲不是那种传统型的母亲,我曾经因此而遗憾,但是现在我不这样认为了——命运给了我这样的母亲,而她也造就了我独特的个性,为此我真的很感激她——因为她,所以才有我;因为她有个性,所以,我才有个性。

    【1】下列说法与文章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我”常被人欺负,母亲知道后是让“我”思考为什么那些孩子只欺负“我”,使我明白了:受委屈时要找自己的问题。

    B.“我”出差钱没带够,打长途电话给母亲,希望她寄钱给“我”时,母亲是立即把钱打来,我觉得母亲的举动让我很温暖。

    C.“我”病重需化疗时,当机立断办理退休照顾“我”。我明白:她不是不肯为我做出牺牲,她只是不肯为我做出不必要的牺牲。

    D.“我”想放弃治疗,周游世界时,母亲冷静地告诉“我”要活下去。我明白了:“我”的生命并不只属于“我”;生命之所以可贵,还在于它的广度和厚度。

    【2】读完该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是一个疼爱孩子的人,“我”病重,她立刻退休照顾“我”,并告诉“我”珍惜生命 。

    B.母亲个性鲜明,教子有方。她是像传统意义上的母亲那样宠爱“我”,并不是冷静客观的教育我。

    C.她小姐出身,上过大学,会做任何家务,走在街上永远挺胸抬头,在年轻的时候,吃过北京所有的馆子,去过北京所有的公园,

    D.文章说 :我真的很感激她——因为她,所以才有我;因为她有个性,所以,我才有个性。所以我会对亲戚说:“如果能够一命换一命,就让我换了需要化疗的母亲吧。”

    【3】对于结尾段的理解,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我”曾因母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母亲而感到遗憾。

    B.点明文章的写作意图,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C.结尾的内容照应文章第①段,形成首尾呼应。

    D.“我”感激母亲,是因为有她才有了“我”,是她没有个性,所以,我才没有个性。

  • 11、阅读《老王》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1)(A.镶嵌   B.站立)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2)(A.微笑   B.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

    ⑤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⑥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⑦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⑧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我没再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文中划线处需要加入两个词语,请你选择最适合的选项。

    (1)

    (2)

    【2】以上文字写了两层意思,第一层叙述了老王去世前一天硬撑着给“我”送香油、鸡蛋,第二层写的是____________

    【3】作者在选文第1段中写到“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是对老王的神态、肖像描写及作者的心理活动,这样写表明老王____________,暗示了他____________

    【4】对课文选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老王在这种身体状态下,还要亲自给我送“香油和鸡蛋”,让“我”非常感动,又有些愧疚,突出老王善良的性格,知恩图报的好品质。

    B.“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鸡蛋又“大”又“新鲜”,说明当时的生活艰辛,更体现出这些鸡蛋的珍贵,老王的情谊让“我”感动。

    C.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很讨厌老王的。

    D.文末的“愧怍”是作者对自己的反思,老王抱病上门送礼表达谢意,而作者没有领会,仅以金钱回报,没有与老王进行更多的交流,感到对不住老王的情义。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有人说:“有两种东西,一旦失去后オ知道可贵:一是青春,二是健康。“其实,失去后才知道可贵的又何止于此呢!请以“失去后オ知道可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戏剧外)。

    要求:①选材恰当,语句流畅。②字迹工整,500字以上。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