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七台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为中古时期两个国家的疆域示意图。与下列两图所示疆域对应的A、B国家分别是(     

    A.拜占庭帝国、笈多帝国

    B.奥斯曼帝国、笈多帝国

    C.奥斯曼帝国、德里苏丹国

    D.拜占庭帝国、德里苏丹国

  • 2、北宋压低了宦官的品级并专为宦官设立独特的官阶体系,以区别于文武官员,而且不许随意更改,以至于元丰年间改革品阶制度时,有大臣“请并内侍官名易之”,宋神宗反驳道:“祖宗为此名,有深意,岂可轻议!”此处的“深意”指(     

    A.调整内侍官员参政的路径

    B.汲取唐王朝藩镇割据的教训

    C.保障行政体系的良性运转

    D.确保两套官僚系统相互制约

  • 3、下表是宋朝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溢出”的有关记载。这些现象

    文献

    记载

    《夷坚支癸》卷5

    《神游西湖》

    江南东路“乐平新进乡农民陈五,为翟氏田仆,每以暇时,受他人厢佣,负担远适”。

    《夷坚支景》卷5

    《郑回答》

    “郑四客,台州仙居人,为林通判家佃户。后稍有储羡,或出人贩贸纱帛海物"。

    嘉靖《惟杨志》卷8《户口志》

    扬州坊郭户绍熙年间(1190—1194)有4226户,到宝右四年达7975户,年增长率为13.4%o,远超同期全国人口年增长率。

    A.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B.推动小农经济走向瓦解

    C.动摇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D.导致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 4、1905 年,清政府派载泽、端方等五位大臣出洋考察西方宪政。次年,五大臣先后回国,上书指出立宪有三大利:“一曰‘皇位永固’,二曰‘外患渐轻’,三曰‘内乱可弭’。”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据此可知,清政府的“预备立宪”(     

    A.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B.意在缓解统治危机

    C.是立足于国情的改革

    D.凸显了开放性色彩

  • 5、在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期间,党和国家不仅召开纪念大会、理论研讨会、座谈会,组织创作文艺作品、出版物,还举办展览、音乐会、发行纪念邮票等活动。这些活动开展的历史背景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双百方针”得以重新确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通过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

  • 6、下表是根据《大国的兴衰》改编的“各强国工业生产排名变化表”,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时间推名

    1860年

    1870年

    1890年

    1900年

    1

    英国

    英国

    美国

    美国

    2

    法国

    美国

    英国

    德国

    3

    美国

    法国

    德国

    英国

    4

    德国

    德国

    法国

    法国

    A.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强国走向衰落

    B.开展工业革命的先后决定了其排名

    C.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最大受益国

    D.工业革命进程中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

  • 7、信义是罗马人的一项生活原则,从罗马法的信义原则中发展出罗马高级官员受其所颁布告示的约束和法不溯及既往这两条重要规则,增强了官员集团对政权的认同和支持。此外在罗马人的贸易契约中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持续性信义关系。这反映出当时罗马(       

    A.立法兼顾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

    B.司法侧重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C.注重维护国家统治和公序良俗

    D.商业贸易发展巩固了道德基础

  • 8、秦以后的历代王朝都进行分区统治,最基本的分区为“里”“保”,分区之内又通过邻里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举发,实现政府对一家一户的监视与控制。这一举措(     

    A.加强了基层治理

    B.强化了君主专制

    C.禁锢了人们思想

    D.保障了户籍管理

  • 9、李鸿章致郭嵩焘的信中写道:“曾竭晤恭邸,极陈铁路利益……文人学士动以崇尚异端、光怪陆离见责。”这主要反映了

    A.单纯改良方式不适合近代中国

    B.李鸿章与文人学士为敌

    C.经济近代化与思想近代化脱节

    D.晚清时期文人相轻严重

  • 10、“同样令人困扰的问题来自新的劳动纪律和劳动节奏。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工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的日程了。相反,钟表、机器和车间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该材料反映了(     

    A.手工工场的发展

    B.工厂制度的确立

    C.垄断组织的形成

    D.电子商务的兴起

  • 11、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显示, “一带一路”实施十年来,仅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就使全球贸易成本降低1.8%,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到9.7%,全球贸易增长1.7%到6.2%,全球收入增加0.7%到2.9%。这些数据有力地证明了(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加速

    B.国际贸易发展改变人类生产生活

    C.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D.“一带一路”为全球化增添活力

  • 12、“揭帖”原为明仁宗即位后特许近臣密陈朝政得失的公文,后演变为内阁专享的密奏文书,故称“密揭”。明代中后期,密揭成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内容包括商榷票拟、随事指陈和承谕答对,直接影响着最高决策的形成。这一变化反映了明代(     

    A.行政决策的民主原则

    B.中枢运转机制的成熟

    C.内阁职权范围的扩大

    D.内阁参政地位的提高

  • 13、当今中国的“风云”“高分”“北斗”“悟空”“墨子”等一系列闪耀太空的人造卫星成为人类安宁与便捷生活的守护神,天气预报、导航定位、减灾救援、网络通信……航天科技进入寻常百姓家。这表明(       

    A.中国科技引领世界发展

    B.现代科技成就造福全人类

    C.科技进步维护国家安全

    D.现代科技推动生产力跃进

  • 14、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生态城市”概念,其特征有生态性、和谐性、理想性、可持续性等。2007年欧盟《欧盟智慧城市报告》提出基于云计算、社交网络等信息技术工具,让城市更加智能、科技、环保、低碳。2012年6月,中国有320多个城市借助物联网、传感网等信息技术工具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这说明(       

    A.世界各大洲城市化发展十分均衡

    B.欧盟提出的城市发展理念凸显地域特色

    C.世界城市化以教科文组织为主导

    D.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向

  • 15、苏格兰学者休谟(1711~1776年)曾对当时流行的“与别国贸易其实是别国要赚我们的钱”的“贸易猜忌说”进行谴责,他指出并不存在总想着“从经济上搞垮邻国”的现象,“各国优势不同,彼此互通有无,不必担心恶性竞争的发生”。休谟意在说明(       

    A.经济民族主义产生具有必然性

    B.自由贸易符合国家利益

    C.政府应实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D.市场具有宏观调控作用

  • 16、如图所示是浙江省博物馆馆藏的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方钵。该器物的简介为:“这是一只鬃毛倒竖的野猪,身上填满雨丝、水滴和植物纹。猪为水畜,此钵很可能是一件用于稻作祈雨巫术仪式的祭器。”据此可知,河姆渡遗址的先民(     

    A.已经大量饲养了猪

    B.以种植稻和麦为生

    C.定居生活得到发展

    D.借助陶器进行灌溉

  • 17、19世纪,世界上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这反映出当时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美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

    D.英国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 18、汉武帝时,“举贤良对策”成为定制;新增设了“举孝廉”“举秀才”“举明经”等科目,并将“举孝廉”列入“岁举”的常行科目。这些举措(     

    A.统一了品德要求

    B.丰富了选官文化

    C.推动了诗赋发展

    D.建立了儒学体系

  • 19、在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召开过程中,无论是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议题的选择,还是整个协商过程中各项决议的达成,都不是由参与主体(政党)的规模(大小或者影响力范围)来决定的。这一现象(     

    A.表明政协行使了人大的职能

    B.反映了联合执政体制的确立

    C.反映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体现了协商主体的平等参与

  • 20、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的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下图的变化趋势说明这一时期(     

    A.政府因税制改革各项收入增加

    B.海外贸易致使经济繁荣

    C.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逐渐提高

    D.传统小农经济占据优势

  • 21、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和《法学阶梯》中记载:罗马人面对高空坠物伤人频发,视情况采取不同应对:如果可以找到具体抛掷人,可在市民法的框架内对此抛掷人提起诉讼;具体抛掷人很难找到时,裁判官通过告示的形式创设抛掷或倒泼之诉,让居住人来承担责任,形成通过市民法与裁判官法解决高空坠物问题的二元机制。据此可知罗马(     

    A.为欧洲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B.注重维护罗马公民公共安全

    C.公民法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

    D.法律体系已经达到完备程度

  • 22、据英国学者的统计:1760年时,伦敦居民每年用来工作的时间大致是2300小时;到1830年,这个数字变成了3300小时。同一时间段,北部农业区居民每年工作的时间也从2800小时增加到3300小时。可见,工业革命(       

    A.加大了人们的压力

    B.改变了民众的生活空间

    C.增强了社会流动性

    D.制约了劳动效率的提高

  • 23、美国史学家布兰德利·沃马克认为,在中国没有能力武力征服越南的情况下,建立朝贡关系可以保证边境的稳定,越南也因此免除了北方的威胁,这是双方长期博弈的结果。这说明中越朝贡关系的建立(     

    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B.受传统华夷观念的影响

    C.具有明显的等级性

    D.受两国安全需要的影响

  • 24、据国民政府统计,1935年全国共发生工业灾害2655次,伤亡5629人,损失估计为1027.2万元。而据当时工业安全协会推测,全国工厂在1935年可能发生的灾害在18032次以上,伤亡人数至少为22 568,损失估计至少有2172.6万元。这表明(     

    A.近代工厂制度有待健全

    B.国民政府轻视工业

    C.侵华战争制约工业发展

    D.民国缺乏社会保障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______画成就最为突出。它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_____,追求神韵意趣。

  • 26、民权思想:孙中山流亡海外期间,考察西方社会,学习西方____________的政治理论。

  • 27、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促使儒家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 28、____________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_______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29、荷兰画家________是印象画派的著名代表,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西班牙画家________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之一,他的作品有《格尔尼卡》等。

  • 30、________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不懈探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报告和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 32、电视的特点

    兼具报纸、广播、电影几种媒介的优势,具有____________、时效性和________强的特点。

     

  • 33、表现

    (1)李大钊: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______1918年发表《____________》和《庶民的胜利》等文章;1919年发表《____________》第一次较为系统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一批具有__________思想的知识分子翻译、出版社会主义著作的推动。

    (3)毛泽东:在湖南组织__________,创办________,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 34、提出

    (1)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创建,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

    (2)1905年11月,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首次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主义。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谈谈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的影响。

  • 36、儒学对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有所吸收,形成了宋代程朱理学。当程朱理学被官方利用,逐渐丧失自身活力以后,明清时期一些有文化个性的学者再一次开创了思想活跃的局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如何认识“理”和如何实现“理”两方面,朱熹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何差异?

    (2)概括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展现的时代新特征。

  • 37、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这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儒、墨、道、法四大学派在历史上影响深远。请指出儒、墨、道三家学派的创始人和法家的集大成者。

    (2)在秦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哪一家学说起了重要作用?

    (3)战国时期最著名的道家学派继承人是谁?

    (4)儒家学说在西汉时成为封建政府的统治思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请说出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请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时期

    中央官制

    评价

    A:

    三公九卿

    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

    隋唐

    B:

    相权一分为三,机构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宋朝

    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C:

    清朝

    D:

    机构简单,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2)根据表格,概括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趋势,并简述其积极的历史作用。

    (3)根据上述政治制度的演变,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 39、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和不同的思想主张。

    (1)迈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第一步的标志是什么?

    (2)西方启蒙思想传入中国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掀起了一浪一浪救国图强的思想潮流,请具体列出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3)马克思主义被誉为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在中国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的第一人是谁?写出其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作品名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