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义词填空
爱护 爱惜 珍惜
(1)他从小就养成了一种( )书籍的习惯。
(2)他十分( )时间,一分钟也不让它白白浪费掉。
(3)粮食是宝中宝,人人都要( )。
维持 保持 保护
(4)解放前,爷爷起早贪黑地干,可还是( )不了一家人的生活。
(5)老红军战士始终( )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6)青蛙是益虫,我们要( )它。
2、按要求填空。
(1)“慕”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这个字的第九笔是_____。“慕”的意思有:①羡慕,仰慕;②依恋,思念。“慕”在“慕名”中应选意思_____,在“爱慕”中应选意思_____。
(2)_____,_____;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3)六年的小学生活一晃而过,真是_____、_____。(写两个表示时间易逝的成语)我即将升入中学了,我想用“_____”(填上恰当的名言警句或谚语等)来告诫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3、写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白发三千丈(_________)
(2)一片冰心在玉壶(__________)
(3)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
(4)豆在釜中泣(__________)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_________)
4、根据课文《长江之歌》填空。
你从远古起来,________;你向未来奔去,________。你用纯洁的清流,________;你用磅礴的力量________。
5、填空题。
1、《咏柳》是( )代诗人( )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 )。
2、“荷尽已无擎雨盖,( )。”选自苏轼的《___________》,( )朝代的。
3、《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三首诗词都是以( )为主题,表达作者对( )。《泊船瓜洲》是( )的写法,《秋思》是( )的写法,《长相思》是( )的写法。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题目中的“值”的意思是____,整个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古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诗中诗人将主人不在家或不想让青苔留下木屐的痕迹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语言幽默风趣
B.诗的后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出墙的“一枝红杏”,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并通过一枝红杏,引发无限遐想,让读者想象“满园春色”
C.本诗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诗人“小扣柴扉”但园主人却“久不开”,说明园主人懒于社交,性情孤僻冷漠
D.朗读这首诗时要注意语调的变化,前两句要语调低沉,语速缓慢,读出诗人的失望扫兴之感;后两句要语调上扬,语速稍快,读出诗人的欢快、喜悦之感
【4】诗中揭示了“一切美好的、充满生机的新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这一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诗中“之”的意思是__________,“故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唯”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作者在____(月份)送别________这个老朋友。
【3】在这首诗中,____两句叙事,____两句写景,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8、古诗阅读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两首诗里的“远行人”“一人”分别指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的后两句都是诗人的想象,这从哪两个词语上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课内片段,按要求做题。
熟读精思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填空
A、本文是南宋教育家____总结自己的读书经验,概括出来的学习好方法是——( )。
B、文中提到一个态度问题:读书要做到____、____、____。其中____。“心到”是指____,“急”的意思是____。
C、“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是一个____句,它的句意是:____。
【2】有个叫张雪的小朋友,经常嘴在读书,心却飞到别处了。请你用这篇短文所告诉我们的道理教育教育他。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很多,请你填一填,并再写两句:
A、读书百遍,。
B、________。
C、________。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白蚁的破坏作用
常言说:“千里之提,溃于蚁穴”。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一些堤坝出现“涌”就是蚁害所致。当然,这里所说的“蚁”不是普通的蚂蚁,而是土白蚁。土白蚁行踪诡秘,为害隐蔽。一些外表看来完好无损的河提土坝很可能已经遭受严重破坏。荆江大提上飞驰的小吉普竟然全车陷落在土坝中,至于行人、水牛跌入坝中“陷阱”情形就更是属见不鲜了。那么,小小的白蚁为什么掏空千里之提,使之毁于一旦呢?
①科学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我国的白蚁大体上可分为三类:木栖性白蚁、土栖性白蚁和土木两栖性白蚁。②破坏提坝的白蚁主要是土栖性白蚁,即与在土中筑巢的一类白蚁。③一个成年蚁巢内的几百万只白蚁在一起过着“有组织、有纪律”的群体生活。④白蚁的社会有严格的分工:蚁王、蚁后专门繁殖后代;兵蚁负责安全保卫;工蚁数量最多,从事筑巢、觅食等基本劳动。⑤土白蚁的巢穴在地下可深达两米,主巢大约1-2立方米,主巢果周围的副⑥由于土白蚁不断在提坝内分群、蚕食、筑巢,使得提坝中蚁巢星罗棋布。⑦一旦汛期来临,水位高涨,水流溢入蚁道、蚁穴,就会出现提坝管涌、渗漏和滑坡等险情;如果不及时排除.则会提崩坝垮,出现灾难性后果。土白蚁对人类而言是一种有害昆虫。土白蚁蚁群庞大,繁殖迅速,习性隐蔽,破坏力强要彻底消除它的危害并非易事。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已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千里之提,固若金汤”的远景必将成为现实。
【1】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第2段的主要内容是( )
A. 写土白蚁的社会分工
B. 写土白蚁的群体生活
C. 写土白蚁对堤坝破坏严重的直接原因和由此产生的后果
D. 写土白蚁的数量
【2】第1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第2段第⑤句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 )
A. 举例子;列数字 B. 举例子;打比方 C. 打比方;列数字 D. 列数字;举例子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下列哪一项?选择正确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 由整体到部分 B. 由主要到次要 C. 由概括到具体 D. 由结果到原因
11、阅读。
西湖的“绿”
六月间,我第四次来到西子湖畔。奇怪的很,这次却有着乎不同的印象。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zhī zhì)子花的甜香。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铮淙(cónɡ zōnɡ),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子中显得分外好看。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tī dī),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地下。走进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青苔,绿阴阴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绿山水画。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韧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的印象怎样。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奇,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都要裙袂(mèi quē)飞扬,翩然起舞了。
【1】划去括号里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2】按要求写出描写“绿”的成语。
表示绿得颜色浓:______;表示绿得时间长:______;表示绿得面广:______。
【3】阅读短文,填空。
(1)短文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处的“绿”,表现了西湖的盛景,表达了___________。
(2)在花港观鱼,作者目睹了一种绿,那是____________。
【4】细读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
(1)用波浪线画出表现“我”内心感受的两个词语,并说说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2)这一自然段写出西湖怎样的特点?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山中访友》(节选)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堑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选文采用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依次描写了山林中的各种景物,表达了______。
【2】仿造划横线部分写一小段话,描写校园中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爱书如命的人
在鲁迅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被人们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随着识字渐渐多起来,就开始攒钱买书。过年时,大人给了他压岁钱,他总合不得随便花,一点一点攒起来买书看。成年以后,鲁迅阅读的范围更加广泛了,他对于买不到的稀有的好书,就亲自动手,一笔一画地把它抄下来。显然,抄书使得他获益匪浅。鲁迅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进行修书,使得他的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书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书是破散的。
鲁迅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就有9000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保存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根据下列意思,请你从短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
(1)形容(读过的书)很多。( )
(2)经过了很长的时间也不会忘记。( )
(3)得到的收益很大。( )
【2】按要求填空。
(1)这篇短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短文中给你感受最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称鲁迅为“爱书如命”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西游记》选段,完成练习。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好行者,拽开步,走近前观看,那怪物:
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颧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师父莫念了!有甚话说了罢!”
(有删节)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断乎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选自《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片段?( )
A.奇缘女儿国
B.三打白骨精
C.大战黄袍怪
【3】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怪物”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后,你认为唐僧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乐园。
【1】的好朋友伦捷送给我一块电子表。(改成“把”字句)
【2】假如因为这些我们就退回去,退到爸爸妈妈温热的怀中,那我们还算什么呢?(改成陈述句)
【3】一个叫权善才的将军误砍了昭陵上的柏树。(改成“被”字句)
【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改成转述句)
【5】修改病句。
(1)某家新开张商店广告:欢迎新老顾客光临。
(2)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3)演员的穿着打扮怪模怪样,同学们不禁忍不住笑了起来。
16、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见义勇为的行为,让我们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她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袁隆平说:“我是一个不怕失败的人,有时候,我的灵感还是从失败中获得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仿佛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点绿洲。(仿写句子)
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
例:托米说:“我爸爸就和我的机器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托米说,他爸爸就和他的机器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1.苏小明对班长说:“我要像你一样团结同学,热爱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候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要求改写句子。
(1) 王华说:“明天妈妈带我去图书馆借书。”(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的事迹表明,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们在水边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下面两个文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写一篇习作。
(1)那一刻,我真
提示: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时刻给我们带来难忘的回忆和不同的感受,可能让人快乐,可能令人自豪,可能让人感动,可能令人难过……请你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简单的习作。
(2)从下列三组词语中任选一组,展开想象,自拟题目,编一个故事
①手机 电视 电脑 报纸
②雄鹰 风筝 麻雀 白云
③舰艇 木头 孤岛 飞机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