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年12月,古特雷斯出任联合国秘书长,联合国是
A.发展中国家 B.发达中国家 C.世界最大的国家 D.最大的全球性国际组织
2、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是( )
A. 欧洲西部 B. 东南 C. 中东地区 D. 南亚
3、日本位于亚洲按地理方位划分的6个地区中的
A. 东亚 B. 东南亚 C. 北亚 D. 南亚
4、日本经济的特点是( )
A. 出口型经济 B. 进口型经济 C. 自给自足的经济 D.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5、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西部山地,东部平原
C、东部山地,西部盆地 D、中间高,四周低
6、世界上最大的海港是:
A.香港 B.圣彼得堡 C.鹿特丹 D.横滨
7、中东地区许多国家过去是贫穷的以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的国家,而现在不少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富裕国家,其致富原因是充分利用了当地丰富的( )
A. 森林资源 B. 石油资源 C. 煤炭资源 D. 金属矿产资源
8、亚洲有多样的地域文化,下列地理景观图片,位于西亚的是( )
A. B.
C. D.
9、巴西居民通用的语言及多数人信仰的宗教分别是( )
A. 葡萄牙语、天主教 B. 西班牙语、基督教
C. 英语、伊斯兰教 D. 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10、亚洲的地形中部以( )为主。
A. 高原、山地 B. 平原、山地
C. 丘陵、山地 D. 盆地、平原
11、下列国家位于南亚的是( )
A. 泰国 B. 巴勒斯坦 C. 尼泊尔 D. 蒙古国
12、亚洲地形的显著特点是()
A. 地势平坦,起伏不大 B. 以平原为主
C. 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间高,四周低 D. 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13、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不包括( )
A. 苏伊士运河 B. 马六甲海峡
C.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D. 白令海峡
14、日本的主要民族是 ( )
A. 蒙古族 B. 高山族 C. 大和民族 D. 俄罗斯族
15、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
A.中南半岛
B.阿拉伯半岛
C.印度半岛
16、夏季风强的时候我国易出现的是( )
A. 东涝西旱 B. 西涝东旱 C. 北涝南旱 D. 南涝北旱
17、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
A.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B.红海及其沿岸地区
C.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
D.阿拉伯海及沿岸地区
18、下列地区,地形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特点的是( )
A. 日本群岛 B. 印度半岛 C. 中南半岛 D. 马来群岛
19、美国农业的特点包括( )
①专业化生产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形成农业带
④农业人口比重大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中东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沙漠气候 B.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沙漠气候 D. 热带草原气候
21、世界上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是 ________。
22、 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23、亚洲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 洋 洋和 洋。
24、中东地区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____、____和____等发达国家。
25、欧洲西部多数国家农业以________为主,大多数国家使用统一货币______。
26、巴西东部濒临的大洋是________ ,最西端相邻的陆上邻国是________ 。
27、将下列地区与其美称、别称正确组合:
地区 美称、别称
甲.俄罗斯 A.世界办公室
乙.澳大利亚 B.天然橡胶的故乡
丙.印度 C.世界加油站
丁.巴西 D.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甲-( )乙-( )丙一( )丁-( )
28、从1985年起,中国先后在南极大陆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请你写出其中两个:①____,②____。
29、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西欧、_______和东南亚地区。
30、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南美洲的______高原,地势最高的大高原是______高原.
31、某班上地理课时,将同学们分成两组采用综合法开展了对美国的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甲组课题是“美国自然地理特征研究”,乙组课题是“美国人文地理特征研究"。下面是两个小组收集的有关美国的部分资料,请你按要求参与完成两课题的研究。回答问题。
(1)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从图①中发现美国农业在地域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此特点是____,其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这与上述资料图中的_____ (填写数字代码)有关。
(2)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成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的最重要条件是____
(3)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美国作为世界的农产品出口大国,但需要大量进口咖啡、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这是为什么?____
(4)美国东北部是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根据图中信息说明该地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条件∶____。
32、读南极地区及其科考站之一泰山站的主楼照片,完成下列问题。
(1)南极地区泛指____以南的地区,包括____及其周边的海洋,属于五带中的____带,因而气候终年____。
(2)当科考队员登上这个地区的时候,首先迎接他们的这个大陆的“主人”(代表动物)是____。
(3)我国在南极地区所建的四个科考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从方向上来看,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____方向。
(4)从照片中看出,泰山站的主楼建筑架空离地,最关键的作用是( )
A.防寒保暖
B.防积雪融水进入
C.防强紫外线辐射
D.防大风积雪掩埋
(5)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独特,南极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冰层的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素有“____”之称;因气候非常干燥,年平均降水量小于50毫米,被称为“____”。
33、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______洋,北临______洋。
(2)图中标注的三条重要纬线是赤道、北回归线、_______圈,可见亚洲地跨热带、______带和北寒带,气候复杂多样。
(3)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填序号);青藏高原属于_____(填序号),这主要由于受_____因素影响而形成的。
(4)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最典型的__________气候区,该类型的气候冬季受来自大陆内部冬季风的影响,降水________(填“多”或“少”)。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于2019年6月17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平均1.8人就需要抚养一名老年人,是全球抚养比最低的国家。而同年,日本的新生儿数量只有不到88万名,是120年来出生率最低的一年。反观印度的人口总数已达到13.2亿,将在不久的将来赶超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材料二 左图为“日本略图”、右图为“印度略图”。
(1)两国均与我国邻近,印度属南亚国家,与我国主要隔着________山脉;日本属_______亚国家,与我国一衣带水。
(2)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地处________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活跃;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是_________(风向)季风不稳定。
(3)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洋沿岸和_________海沿岸,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的业务,被形象地称为“_________”(世界加油站/世界办公室/硅谷/十字路口)。
(4)从材料一看,日本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而印度人口增长过快,可能造成的社会问题是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5、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于2020年6月18日在北京成功举行,主题为“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会议由王毅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主持,25个国家的外长或部长级官员及联合国、世卫组织负责人将与会。读下面“一带一路”路线图,回答问题。
(1)安安暑假沿“海上丝绸之路”旅行,沿途所见所闻不可信的是____。
A.①地华人、华侨众多 B.②地人口众多
C.③地以白种人为主 D.④地人口稀少
(2)“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分别是我国的西安和泉州,但终点都在____州。
(3)图中“海上丝绸之路”自泉州往西经过B____海峡进入印度洋,穿过亚非分界线D____运河到达A大洲。
(4)图中C为著名的海湾____湾,此海湾分布着丰富的石油资源,通过“石油海峡”____海峡运往世界各地。
(5)图中④所在半岛为世界最大半岛____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