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濮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蓝鲸的眼睛》一书中,蓝鲸最爱吃那些发着绿光的( )。

    A.海藻

    B.浮游生物

    C.鱼虾

    D.小鱼

  • 2、应该下功夫练眼力。加点词正确的解释是(       

    A.本领,造诣

    B.时间,精力

  • 3、“她真是一只勤劳的    ,每天都在知识的百花园中采集香甜的花蜜。”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A.老黄牛

    B.百灵鸟

    C.小蜜蜂

    D.花蝴蝶

  •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养(gōng gòng  (chí cí)   (fèi quǎn)  大叫(háng  hán)

    (bì pì)    (zǎi zhǎi) (rǔ wǔ)    无忧无(lù  lǜ)

     

  •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黄河奔流不息,养育了一代代的华夏儿女。

    B.大家明白小明是代人受过,心中都替他愤愤不平

    C.猫是不是在焦急地等待窝里的小燕子出世呢?

    D.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广的了。

  • 6、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A. 豪不可惜   B. 人迹罕至   C. 汪费心机   D. 郁郁仓仓

  •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哪一项?(     

    A.拂试   羽冀

    B.响午   慰籍

    C.未期   甜密

    D.迟钝   奇幻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课内阅读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教:________ 度:_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著名边塞诗人____,字_____,被后人誉为“________。”

    【3】这首诗中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由月夜边塞联想到秦汉时代曾经取得抗击匈奴侵扰的胜利。

    B.表现当时领兵主将要发扬李广的精神,表达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战斗决心。

    C.不仅反映了远离家乡的士兵为抵御外辱而长期戍边“万里长征”的艰苦生活,而且表达了消除边患,使人民过上和平生活的强烈愿望。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出任左庶长一职。他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在南门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大木柱,挂出告示: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赏十两黄金。

    第一天,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有的说:“不知道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围观的人成百上千,但是一直没人去碰那根木头。

    第二天,商鞅又让人在南门挂出告示: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赏五十两黄金。

    这时,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还嘟囔着:“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

    当扛大木柱的人到达北门后,商鞅立即大声宣布:“小伙子,你按我说的做了,请上来领赏吧!”

    小伙子蹭蹭蹭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这时,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为了使咱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我受大王的委任,负责推行新法。今后,凡是按新法办事的,都有重赏,就像这位扛大木柱的人一样。可是,要是谁胆敢违抗法令,我定斩不饶!”说完,他便叫人把新的法令条文挂了出来。

    商鞅“立木取信”一事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它不但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而且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秦国最终统一了六国。

    1短文描写第一天的情况是_____ (详 略)写,第二天是_____(详 略)写。

    2短文中小伙子“喜笑颜开”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搬一根木头很轻松,就得到了那么多的赏赐。

    B.他对商鞅下的令持怀疑态度,现在亲眼看到了商鞅说话算数。

    3短文中画“____”的句子主要运用了 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   ,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

    4短文中“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中的“郑重”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题目最适合做短文标题的是( )

    A.商鞅变法 B.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C.商鞅南门立木 D.统一六国

    6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美文欣赏

    丹顶鹤

    丹顶鹤全身大部分是雪白的,头顶有一点朱红色,这点朱红色是椭圆形的,正正地长在头顶中央。它的嘴很长,上面有一条黑道。丹顶鹤的头小得可怜,几乎和长脖子一般粗了。最有趣的是那双眼睛,像个小豆豆,边上还有一圈黑。它的尾巴也是黑的,这使丹顶鹤变得很美丽。

    它走起路来的姿态很漂亮,腿一下一下地迈着,脖子一伸一伸,东瞄瞄,西瞧瞧,样子十分警觉,有时还伴着一阵舞蹈。

    它休息时更是好看,它用个“金鸡独立”的架势,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蜷起,亭亭玉立。不过长脖子不能歇,仍旧四处张望,窥探动静。

    丹顶鹤真有意思。

    【1】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比喻句把       比作        ,写出了丹顶鹤         的特点。

    【2】短文第一段介绍了丹顶鹤的外形,是按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3】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从中心句的位置可以看出文章的结构是          式。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丹顶鹤的特点的?(     )(多选)

    A.外形优美。

    B.走路优雅。

    C.休息时更好看。

    D.飞翔速度快。

  • 12、按要求完成练习。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1】这句话中“敏锐”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敏锐”一词可填入下列哪一项的括号中?( )

    A.( )的目光

    B.( )的脚步

    C.( )的笑容

  • 13、课内阅读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鸡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你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你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1】这几段话节选自课文《____

    【2】从文中找出一组反义词。

    ( )——( )

    【3】给文中的“(       )”处填上的恰当的关联词。( )( )

    【4】短文中的三段文字分别描绘了三个乡下美好生活的图景,它们分别是:______图、______图、______图。

    【5】从这几段文字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理解阅读。

    飞向月球

    早在1883年,俄国航天时代的先驱者齐尔科夫斯曾断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1961年5月,即在加加林首次太空飞行后的第二个月,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宣布将在60年代末将人送上月球,发誓要在登月方面超过苏联。这项计划以“阿波罗”命名,大约耗资250亿美元。

    1964年,“阿波罗”飞船问世。1969年7月16日,“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向月球飞去。飞船载着3名宇航员于20日凌晨登上月球。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时说:“对我来说,这只是迈了一小步,对人类科学技术来说却是迈了了一大步。”

    从1969年7月到1972年12月,美国共发射了7艘载人登月飞船,其中“阿波罗——13”号因途中出故障未实现登月,其余6次成功的登月中共有12人在月球表面着陆,带回386千克的月球岩石。“波罗——13”号的受挫使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担心再次遭到失败,于是计划中的最后3次登月飞行被取消了。

    90年代,月球探测再度增温。这主要是因为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探测月球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月球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始终吸引着人类。月球上没有大气干扰,是进行科学实验和天文观测的理想之地。

    1998年1月6日,美国发射了“月球探测者”探测器。“月球探测者”的主要任务是探测月球上是否存在水,并绘制月球表面的引力图。3月5日,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宣布,“月球探测者”传回的数据表明月球上存在水,估计月球两极存在1100万——3.3亿吨的水冰。此后美国航天局披露了一项在月球建立居民点的宏伟计划。这项计划包括在月球南极建立开发中心,所需材料直接取自月球。由于月球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铝和铁以及硅,只要解决技术问题,则建筑材料和能源均不成问题。

    目前,俄罗斯也在实施新的月球计划,其最终目的是在月球上开采氦的同位素——氦-3。氦-3是一种核燃料,地球上极为贫乏,而在月球上极为丰富,几十吨的氦-3就能满足全球一年的能源需求。

    总而言之,月球这块净土很快就会被打破沉寂,那时等待我们的是什么景象,这仍然是一个诱人的待解之谜。

    1本文以_____为顺序,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

    2第一自然段中,“地球是人类的摇篮”形象地说明________,“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则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

    3说说你对第二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五自然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估计”一词不能去掉,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再加上你的联想和想像,用简练的语言写出人类探测月球的目的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语文实践。

    同学们正在展开一场小小新闻发布会,林林同学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搜集到的新闻材料。

    林林同学搜集到的新闻是什么?你对这则新闻有什么看法?

    林林搜集到的新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对这则新闻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诗人苏轼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尽快地改正、及时发现作业中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句子。(需修改四处错误)

    为了保障学生身体建康和生命安全,广州市宣誓全市中小学停课两周,各区各学校结合教学进度,因地制宜组织线上教学。既然是线上教学,但是体育锻炼也不能少,不少学校推出一系列一连串体育运动课表,让孩子在网课间隙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修改下面语段。

    广西桂林是旅游城市世界著名的,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文明。桂林的山和其他地方不同,不是绵延起伏连续不断的,而是突兀的孤立在那里,像一棵棵拔地而起的竹笋。漓江的水清得像一块玻璃,可以看得见水里的水草和游来游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写观察日记。

    观察身边的小动物或植物。并把观察的过程和当时的想法和心情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