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新加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国
B.位于马六甲海峡的西端出口处
C.新加坡是东南亚最大的城市
D.有“花园城市国家”之称
2、读非洲地形图,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势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
B.乞力马扎罗山虽然位于赤道附近,但山顶仍终年积雪
C.大部分处于热带
D.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3、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飞往亚欧大陆桥的另一端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出席在荷兰的核安全峰会;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地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 该地区最主要的组织是欧盟
C. 该地区以黑色人种为主,信仰基督教
D. 英国是该地区花卉种植业最发达的国家
4、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扼守这一“十字路口”的“咽喉”要道是( )
A. 马六甲海峡 B. 土耳其海峡 C. 台湾海峡 D. 巴拿马运河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上的热带草原经常出现旱灾的原因是( )
A. 降水不稳定 B. 水利设施差
C. 沙漠面积大 D. 海拔高
6、澳大利亚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其主要原因是东南沿海( )
A. 地处温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B. 矿产资源丰富
C. 草原辽阔、畜牧业发达 D. 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广阔
7、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有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农业生产具有良好的水热条件
B. 两地区的地形特征都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 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大西洋
D. 这两地区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8、下面关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面积最大 B.人口最多
C.东西距离最长,跨纬度最广 D.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 B. 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淡水湖
C. 死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 D. 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岛
10、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对美国现代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发现在传统工业日益衰退的情况下,美国经济仍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你认为,其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 )
A.高新技术产业
B.出口石油
C.出口农产品
D.机械工业
11、下列国家与其港口组合正确的是( )
A.荷兰—鹿特丹 B.英国—汉堡
C.法国—汉堡 D.德国——斯德哥尔摩
12、南极大陆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地表被厚厚冰雪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某公益组织为宣传南极的优美环境,要找位“形象代言人”,最具有资格代表的是( )
A.南极熊 B.企鹅
C.海豹 D.磷虾
13、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和其最负盛名的球类运动分别是( )
A.阿根廷 足球
B.美国 篮球
C.加拿大 冰球
D.巴西 足球
14、印度被称为“世界的办公室”,因软件开发闻名被称为印度“硅谷”的城市是( )
A.孟买
B.班加罗尔
C.加尔各答
D.新德里
15、一名俄罗斯客商参加哈洽会时,最可能展出的商品是( )
A.羽绒服 B.钢材 C.自行车 D.计算机
16、下列国家与旅游胜地搭配正确的是( )
A.印度尼西亚——吴哥窟 B.柬埔寨——水上市场
C.缅甸——大金塔 D.泰国——下龙湾
17、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但是他还要大量进口的农产品是( )
A.小麦、玉米 B.水稻、可可 C.高粱、玉米 D.咖啡、可可
18、西亚和南亚一直是世界的热点地区之一。读“西亚和南亚局部地区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因素中,是导致南亚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是( )
A.西南季风来得晚,势力弱
B.东北季风来得晚,势力强
C.西南季风来得早,势力强
D.东北季风来得早,势力弱
【2】导致西亚地区冲突不断的因素很多,下列因素中,不是其主要原因的是( )
A.地处“五海三洲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B.争夺丰富的石油资源和有限的水资源
C.存在明显的宗教信仰差异
D.农业以发达的畜牧业而闻名
【3】下列关于西亚和南亚的描述,错误的是( )
A.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
B.②地区此时正值干季
C.①地区居民普遍信奉伊斯兰教
D.②所在国电脑软件业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19、波斯湾沿岸地区的石油运往欧洲西部最短航线必经( )
A. 马六甲海峡 B. 土耳其海峡 C. 苏伊士运河 D. 好望角
20、日本气候与同纬度亚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多
B.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多
C.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多
D.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少
21、东南亚地处亚洲与__________洲、__________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2、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业发达,被称为“_________”的国家。
23、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_____.
24、日本的民族构成单一,_____________占绝对优势。
25、目前印度人口已超过_______亿,居世界第_______位。
26、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具有____、纵列分布的特点。
27、二战前,巴西的经济特点是______,国内的资源、资金绝大部分被______夺走。
28、澳大利亚的四个别称:世界 博物馆、独占一块 的国家、“ ”的国家、“ ”的国家。
29、欧洲国家的许多工业产品享誉全球,如丹麦____,瑞士____。
30、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__________、南亚、__________、中亚和东南亚6个地区。
31、读南极洲图回答
(1)大洋:C______洋D______洋
(2)科考站:F______站H______站
(3)大洲:A______洲B______洲
(4)F、H两站中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______。(填字母)
32、读“拉丁美洲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代码所代表的地理名称:大洋:①_______,②_______; 山脉:③_______;高原:④_______;河流:⑤_______; 运河:⑥______。
(2)图中A、B、C三个海域中,盛产石油的是_______,世界著名的渔场位于_______。(3)大陆漂移说认为_______大陆和_______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依据是这两洲都有海牛、鸵鸟的分布,这一观点是德国著名科学家_______提出来的。这一伟大的科学假说,以及由此而发展起来的板块学说,使人类重新认识了地球。
33、读澳大利亚和巴西图完成下列各题。
(1) E是______河(世界第一大河,第二长河), F是______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2)澳大利亚因为羊多,被称为“______”的国家,因为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______”国家。
(3)巴西农产品中,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首位的是______,所以被称为“ 咖啡王国”。
34、读“南亚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是_____平原,B处是________平原,
(2)A、B组成的中部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土地肥沃,是南亚主要的________区和________区。
(3)C处是________高原,该高原的地势由________向________倾斜,图中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35、读图甲和图乙,回答问题。
(1)甲图中,①是终年不冻港________,②是以________为中心的工业区,③是________油田,④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________湖,⑤是________大铁路。
(2)乙图中,A是________岛,B是________海。
(3)甲、乙两国共同濒临________洋。
(4)图甲中的工业区靠近________丰富的地区;图乙中的工业区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洋沿岸和________海沿岸的狭长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