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敬佩 敢于 血液 立既
B.茂盛 情景 坚定 获得
C.严厉 尖利 危害 得知
D.狠心 著名 滋润 支撑
2、关于批注,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阅读时我们一定要做批注。
B.读文章时,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随时都可以做批注。
C.读完文章,做完批注,可以再重读一下文章和批注。
D.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自己做的批注。
3、下列句子改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火神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
改成“被”字句:普罗米修斯被火神押到高加索山上。
B.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改成肯定句: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没有错!”
C.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改为反问句:这座住宅真是伟大的工程啊!
D.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将“要是”换成另外一个词,句子意思不变:爬山虎的脚如果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4、这次胜利极大地( )了我军的士气。
A.鼓舞
B.鼓动
C.鼓励
5、下列选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即然 崛起 求饶 横七坚八
B.著名 溃败 顽强 哄堂大笑
C.严历 排练 敬配 无缘无故
D.虚弱 报负 记念 齐头并进
6、小明英语成绩不理想,他有些自卑。好友小利安慰他说:“人都有自己的短板,也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你正确认识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就会有所收获。”小明听了小利的这句话联想到两句古诗,说的也是这个理,这两句诗是:( )
A.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读书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查资料、请教他人、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经验等方法来解决。
B.老舍先生写母鸡叫声难听、欺软怕硬、居功自傲,又写它护鸡崽、带小鸡,都是为了表达他对母鸡的讨厌。
C.转述一件事情时,要弄清要点,不要遗漏主要信息,还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D.“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这句话中“小泥鳅”一词是对雨来光着身子在水里样子的形象比喻,生动地表现了雨来的机灵与淘气。
8、读拼音,写词语。
shà shí wān dòu yán jiū gǎi shàn nèn hóng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xuǎn zé bēi cǎn zá guō xùn chì xiōng huái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9、先补充古诗,再回答问题。
出 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
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
【1】请先把诗文补充完整。
【2】这首诗后两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我从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雪地上的牛
马明博
在我乡村生活的记忆里,一见难忘的,是一头如今已不知去向的牛。
这是某个冬天一场雪后的一个上午。一头负重远行的牛拉着一辆装满粮食的车,吱吱扭扭地行走在落满白雪的土路上。雪有些已经化了,结成了坚硬的冰,这使得它小心翼翼,一步步迈得特别沉重。
虽然如此,还是打滑了,它的前腿猛地跪在结冰的地面上。赶车人赶紧下来,抱着它的头颈,要帮它站起来。他试了几次,都失败了。牛回头望了他一眼。那一眼里充满了悲怆(chuàng)。赶车人意识到牛的前腿受了重创。于是,他急忙返身到车旁边,一袋一袋往下搬粮食。然后,他解了车套,再去扶牛。
这次,牛站起来了,它的左前蹄瓣有一半脱落了,露出了鲜红的肉,血把它跪下的一片雪地染红了。
赶车人无声地哭了。
他不知道在这前不见村、后不见村的旷野中,他该怎么办。
这时,受伤的牛试着一瘸一拐地在原地绕了绕圈。每走一步,雪地上就有一小片殷红。后来,它停下来,停在赶车人身畔,车旁边。它喘着粗气,将头在赶车人胳膊上蹭了蹭。
它鼻孔里呼出的白汽是热热的。
牛重新站在车辕里。
赶车人重新装上车。牛拉起车继续远行,它的受伤的蹄瓣已不再流血。血凝住了。
牛低着头,一拐一拐地拉车前行,雪地上的蹄印,三深一浅。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不知去向: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试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填一填。
(1)在我乡村生活的记忆里,一见难忘的是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我知道“赶车人无声地哭了”,一方面是因为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它喘着粗气,将头在赶车人胳膊上蹭了蹭。”一句中“蹭了蹭”这一动作是老牛想对主人说:______________。
【4】读完全文,你认为这头牛最让作者难忘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能针对文中内容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快乐阅读。
冼星海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他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许许多多气势磅礴
威武雄壮的乐曲,_____(鼓励 鼓舞 勉励)了中国人民为祖国的解放而斗争。
抗日战争前夕,冼星海从国外留学回来,被上海一十管弦乐队高薪聘请为指
挥。但这个被人称为“东亚明珠”的乐队里,竞没有一名中国队员。
一天,洗星海在宽敞、漂亮的排练大厅里指挥乐队练习贝多芬的《第八交响
乐》。他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指挥演奏。他发现乐队把这首很有气势、富有激情的曲子演奏得浮华、轻佻,便把指挥棒一挥,排练暂时停止。他耐心地向队员们讲解这首乐曲所要达到的艺术效果,对乐曲的表现手法提出明确的要求。这时,乐队中发出叽叽喳喳声,有的耸耸肩膀,表示对他的话不屑一顾。“一个指挥对整个演奏负有责任,这你们应该是了解的。”他庄严地说道。
“我们了解。”首席小提琴手轻蔑地说,“一个不曾产生过交响乐的国家,能出现一个什么样的指挥!”从这群骄横的外国人中间____(暴 爆)发出放肆的哄堂大笑。
面对这种卑劣的行为,冼星海按撩不住怒火,双眼盯着这些外国人,义正辞严地说:“我和我的祖国都不能容忍这种卑劣的侮辱!为了维护中国人的尊严,我立刻辞掉指挥的职务!”“啪”的一声,他奋力将指挥棒摔在地上,____(豪 毫)不理睬乐队负责人的再三挽留,昂首阔步走出了排练场。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2.写近义词。
维护—( ) 庄严一( ) 按捺-( )
3.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2、课外阅读。
书籍面临的危机
书籍面临着危机。据估计,美国各图书馆中有近二分之一图书的纸张已严重老化。美国国会图书馆普通类和法律类的1200万卷藏书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书籍已脆到不能翻阅。1850年后出版的书籍,平均保存寿命为50-100年,有些书籍只能保存25年便化为尘土。已经查明造成这一恶果的主要原因并非时间,而在于现代造纸过程中所添加的化学物质。
当今,造纸材料主要取自木质原料,要使木块分解成纤浆,再将其漂白、浓缩,必须添加一些酸性剂。这种酸性剂残留在纸张上,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起着“焚书”的作用。目前虽已生产出一些无酸纸,但由于产量低、价格贵,经济上并不可取。
电子存储技术的问世和化学技术的革新给人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途径。美国国会图书馆已研制出一种“抗酸化”流程,将书籍放在真空室进行干燥处理后,再将该室充以汽化的二乙基锌,这样处理4—5天,书籍的保存寿命便可从100年延长到500—600年。
电子存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一个数字激光存储器可存储相当于两万页的文字内容。读者需要时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阅读。这在经济上远比微缩胶卷合算,而且使用也更灵便。人们相信,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一定会找到更加合理的保护书籍的新途径。
【1】从短文第一自然段来看,书籍面临着什么危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句末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造纸时添加的酸性剂虽然会残留在纸张上,但不会对纸张产生不好的影响。(________)
(2)经过“抗酸化”流程处理的书籍可以永久保存。(________)
(3)从经济上考虑,使用微缩胶卷比使用数字激光存储器更合算。(________)
(4)文中介绍了两种保护书籍的新途径,分别是电子存储技术和“抗酸化”流程。(________)
【3】根据要求提出问题。
(1)围绕短文第三自然段,从写法上提出一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短文第四自然段,从内容上提出一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全文,联系生活实际提出一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猫》选段
猫的(de dí)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de dí)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bǐng píng)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mēn mèn)。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1.请将文中带点字的错误读音划掉。
2.查字典,填空。
“虑”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虑”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思考;②担忧。“考虑”的“虑”应选解释 ,“无忧无虑”的“虑”应选解释 。
3.请将文中画“ ”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4.上面的文段都体现了猫性格古怪的特点。第一自然段猫的性格古怪体现在:猫既 又 ,既 又 ;第二然段猫的性格古怪体现在: 的时候温柔可亲, 的时候显得极其冷漠。
5.请把描写猫尽职的一句话画上“ ”。
6.下面的句子中,哪一句话具体描写了猫尽职的特点?请在句子后打“√”。
① 一条全黑的尾巴躺在地上,悠然自得地摇摆着。 ( )
② 它在草地上跑来跑去,不跑累了绝不趴下休息。 ( )
③ 它紧紧地盯着老鼠的洞口,耐心地等待着老鼠的出现。 ( )
7.你喜欢文中的这只猫吗?为什么?
8.请你针对本文内容设计一个问题,并回答。
14、阅读。
跑进家来的松鼠(节选)
(1)我们家的房子紧挨着森林。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来,很快就跟我们相熟了。
(2)它特别爱吃甜食,经常跳到我们肩膀上要糖吃。有一回,餐柜里的方糖不见了,妈妈把我们几个孩子叫去问,我们谁也不知道。爸爸说我们不诚实,一星期不许吃糖。
(3)有一天,午饭后,我正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书。忽然看见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块面包皮,跳上了大柜顶。过了一会儿,它又来叼走了一块。
(4)我踩着椅子往大柜顶上瞧,那儿放着妈妈的一顶帽子。我拿起帽子,不由得大吃一惊——那帽子下面什么都有!方糖,纸包糖,还有面包皮和各种各样的小骨头……
(5)我马上跑去告诉了爸爸:“ ”
(6)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 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7)有一天,我们到森林里采蘑菇,回到家时累极了,草草吃了饭就睡了。满满一篮子蘑菇就放在窗台上。
(8)第二天早晨,我们惊奇地发现篮子空了。蘑菇都到哪儿去了?
(9)爸爸忽然在书房里惊叫起来:“快来看! ”我们跑过去,眼前的景象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墙上的那(副 幅)鹿角上挂满了蘑菇;不仅(jǐn jǐng)鹿角上,搭手巾的架子上、镜子后面、油画上面,到处是蘑菇。原来松鼠起了个大早,忙活了一个早晨,把蘑菇全晾上了。它想晾干了留着给自己过冬。
(10)过了些日子,天气真的冷了起来。松鼠尽量钻到暖和(huo hé)一些的地方躲起来。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我们心里空落落的。
(11)天太冷,我们得生炉子了。我们关上通风口,放上柴,点着了火。忽然听到炉子里有什么东西沙沙直响。我们急忙把通风口打开,只见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蹿了出来,跳到了大柜顶上。
(12)炉子里的烟直往屋子里冒,而烟囱口却不见一丝烟。这是怎么回事?哥哥用粗铁丝做了个大钩子,从通风口伸进烟囱里去。结果,哥哥从烟囱里掏出一只手套,还有奶奶过节时才舍得(带 戴)的头巾。
(13)原来,松鼠把这些东西叼到烟囱里给自己垫窝了。唉,它是从森林里来的,住在我们家里,还保留着老习惯。它天性这样,跟它说住在我们的房子里不会冷,是没有用的。
【1】用“√”给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形或读音。
【2】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①不愿意表现出自己不如他人,做什么都有个不服输的劲。_____________
②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_____________
【3】给第(6)段□处选择合适的标点( )(填序号)
A.:“!。,。,!”
B.:“。。,。,。”
【4】给第(5)自然段空白处选择最恰当的一句话( )(填序号)
A.爸爸,我发现了好多方糖!
B.原来松鼠才是我们家那个不诚实的孩子!
C.松鼠在储备冬粮呢!
【5】按要求填空。
①家里的方糖不见了,妈妈问我们,我们说不知道,爸爸的态度是___________,当得知是松鼠叼走了,爸爸的态度是_________。爸爸对松鼠宽容的态度说明了_________。
②松鼠在“我”家主要做了三件有趣的事情。
一是松鼠把方糖叼到大柜顶上,害“我们”受罚。
二是________________
三是________________
作者通过这三件趣事介绍了松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活习性,体现了松鼠的可爱。
【6】第(11)自然段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请你照样子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
【7】默读短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
15、很多中小学生都有在家上网课的经历,那么,今后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启网上学习的时代?人们对此项举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人支持,有的人反对。你对网上学习的看法是什么呢?说一说。
我持__________意见,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能修改病句。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我们要努力改正并及时发现学习中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经过治疗,小强的病已经恢复了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老师因为关心我的学习,所以关心我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语段。
广西桂林是旅游城市世界著名的,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文明。桂林的山和其他地方不同,不是绵延起伏连续不断的,而是突兀的孤立在那里,像一棵棵拔地而起的竹笋。漓江的水清得像一块玻璃,可以看得见水里的水草和游来游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使用修改符号修改语段中的三处错误。(标点1处,错别字1处,病句1处)
第19届亚运会隆重开幕在杭州,一组名为《江南忆》的机器人吉祥物首次亮相:头戴神徽的“琮琮”,头顶浪花的“宸宸”,还有扎着小辨子的“莲莲”。
19、作文。
题目:这儿真美
要求: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做到条理清楚,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