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概念出了问题,相关的思维也会不正确。对下列明确概念的句子所犯的错误分析正确的是( )
① | 宪法是国家的法律 | 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
② | 词语是表达概念的语言单位 | 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
③ | 词可分为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虚词 | 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
④ | 邮件有电子邮件、平寄邮件、国际邮件几大类 | 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文化改革与发展,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创造“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下列文化建设措施能体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是( )
①吸收外来——学习、借鉴先进的外来文化
②吸收外来——更加主动地学习、借鉴、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精髓
③不忘本来——认同、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④面向未来——坚持以人为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如图所示,漫画对我们的启示是( )
注:漫画中的文字为“工作方法对了头 省时又省力”
①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抓主流的同时,不忽视支流
③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④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跨越2000多年的蜀道明珠翠云廊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在于从古至今延续的保护传统。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七月敕令:“诸道官路,不得令有耕种及砍伐树木,其有官处,勾当填补。”明代剑州知州李璧颁发“官民相禁剪伐”的政令,同时规定“官员离任交接”,核定清点古柏增减情况并进行奖惩,这一制度沿袭至今。这启示我们,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 )
①构建治理体系,完善执法程序
②坚持为民执法,提高服务效能
③弘扬法治精神,增进社会共识
④创新监管方式,优化职能配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今年是“浦江经验”诞生20周年,吉林市船营区以实际行动践行“浦江经验”,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变被动接访为主动约访。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坚持入身入心,带头深入到问题较多、矛盾突出、工作滞后的地方下访接待;各级领导干部直面群众,亲自讲政策、教方法,作示范、抓督查,带领基层干部共同处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把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有效防止了信访矛盾上行。这一做法( )
①体现了信访工作秉持群众史观,坚持人民至上
②旨在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
③有利于发扬求真务实工作作风、取信于民
④标志着中国特色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得以建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宣言”署名文章《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文章指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顽强奋斗中,信仰的光芒熠熠闪烁,伟大的事业青春盎然,我们无比自豪,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下列论述可能作为其论点的是( )
①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③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彰显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1932年,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像补充。下列对“冰山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学创作应注意尊重读者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文学作品应努力避免用作家自己的创作意图影响读者
③读者阅读的过程应是积极调动自身主观因素与作用形成个性化契合的过程
④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在自己的脑海中真实还原作品中场景与故事的过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某市耕地保护站根据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粪肥用量、施用方式和施肥时间等技术要点,集成推广“粪肥+N”还田技术模式,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现“污染源”变“营养源”,探索出一条生态循环的绿色农业发展道路,促进了农业农村绿色高质量发展。该模式的成功得益于( )
①正确把握了生态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②具体分析不同污染源的特点,从而提高治理精准性
③创造了污染的主要矛盾向次要矛盾转化的技术条件
④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3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作为全民思政大课堂,将镜头伸进历史的深处,探究刻在西周青铜器“何尊”的肚子里的文字,寻觅中国发展的历史。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灼灼青铜,工艺精美,铭文典雅,承载了中华先民数千年前精诚书写之答案。“活起来”的青铜文物让青年学生着迷,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我们可以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是( )
①青铜器工艺精美,表明文化包括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
②灼灼青铜承载了中华先民数千年前精诚书写之答案,表明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③“活起来”的青铜文物增强了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表明文化具有教育人民的功能
④青铜文物增强了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表明了青年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何以中国”为民族传承之永恒命题。何尊,西周早期著名的青铜礼器,器内底部有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或(国)、自兹乂民”是“中国”一词迄今发现的最早来源,意为“以此地为天下中心的地区,并统治那里的人们”。“自兹乂民”表明西周早期时国家( )
①是阶级矛盾不可缓和的产物
②具有政治统治职能
③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④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1963年浙江诸暨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在党的领导下,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经验,毛泽东同志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充分珍惜“枫桥经验”,大力推广“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枫桥经验”。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
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②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孙某驾驶的轿车与赵某逆行驾驶的电动自行车相撞,造成赵某受伤、车辆受损的交通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孙某和赵某承担事故的同等责任。如赵某对认定不服,起诉至法院。以下有可能出现在开庭审理时的场景有( )
①赵某提交起诉状、孙某提交答辩状
②孙某就案件争议的有关问题阐明意见
③赵某对判决不服,要求法院重新审理
④赵某发现审判员是孙某的表哥,申请回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文化自信和对年轻人意味着什么?文化的自信自强和传承,是纽约时代广场上的一抹中国红,是巴黎街头蓦然流淌的古筝声,是四海同庆中国年,是孩子们朗朗诵读的唐诗,是墨笔下的一撇一捺,是木雕里的历史人物,是我们心心念念的家乡美食。这说明( )
①优秀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
②文化自信来自我国多元文化中形成的广泛社会共识
③文化自信是在肯定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
④文化自信的价值在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这首诗运用虚景与实景相结合的手法,使欢聚时的悦景与想象中离别后的孤寂形成对比,烘托出诗人惜别知音的悲凉心情,也映照了诗人被贬为龙标尉时怀才不遇的心境。对此诗理解正确的有( )
①“忆”虚构的旅夜孤寂的场景,来源于诗人独特的思维和丰富的形象
②“人舟凉”是诗人借当时当地的凄凉景观,表达内心怀才不遇的心境
③诗人通过想象创造了当下和未来的联系,使该诗更具朦胧美和表现力
④从“橘柚香”着手描写欢聚时的悦景,体现了诗人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横幅一拉,桌椅一摆,法庭就被搬到了老百姓家门口。巡回法庭的设立用“接地气”的方式送法上门,法官向老百姓耐心“释法”,并引入村干部、乡贤参与“说理”,便捷高效地解决乡里的大案小情。移动的是法庭的脚步,不变的是为民的初心。此举( )
①引入社会力量,与司法独立原则相悖
②密切联系群众,提升基层治理的水平
③简化司法流程,完善了我国法律体系
④就地办案便民,体现了司法中的温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5、《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显示:西藏现有藏传佛教宗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僧尼约4.6万人;清真寺4座,世居穆斯林群众约1.2万人;天主教堂1座,信徒700余人。1700多项宗教民俗活动都在开展。政府每年补贴2600多万元,实现了在编僧尼医保、养老保险、低保、健康体检等全覆盖。大力改善寺庙基础设施,广大僧尼的学习生活条件越来越现代化。这说明( )
①政府支持西藏宗教事业的繁荣发展
②西藏人民的人权得到了充分保障
③共同繁荣在西藏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④西藏人民真正享有宗教信仰自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顶层设计,提出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党的二十大清晰擘画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描绘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正确的是( )
①2035年我国将完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④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7、下图为2017—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由此可以推断( )
①数字经济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持续下降
②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③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放缓导致数字经济增速下降
④数字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中卫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根据举报线索,对中卫市人民商场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当事人在经营场所使用“啄木鸟男装”文字、图形、字母及其组合商标,足以让消费者误认为其销售的是2005年已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啄木鸟”的服装商品。中卫市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0.5万元。当事人被处罚是因为其行为( )
①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与自主选择权
②违背了公平竞争和依法诚信经营的市场规则
③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不得实施混淆行为的规定
④是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现代社会,数据已成为一种重要生产资料和宝贵资产。这其中,个人网络行为信息,因其能够转化为潜在消费行为的数据资源,更加具有稀缺性和经济价值,也成为各类网站和手机应用追逐的对象。为强化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民法典规定企业对涉及个人信息的数据收集应取得本人明确同意,同时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是保障公民隐私权的体现
②大数据时代,公民的名誉权容易受到侵犯
③民法典的颁布能够确保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
④民法典实施可以减少侵害公民合法权利行为发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022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9.4万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利润总额2.55万亿元,同比增长5.5%。中国船舶、南航集团、国投、国机等十余家企业在海南设立国际大宗贸易公司,开展跨境贸易结算,实现交易额超千亿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从经济发展的规模看,国有企业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
②在保障党和国家重大战略落地方面,国有企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③从经济发展的质量看,国有企业有力提升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成色
④从经济开放的角度看,国有企业促进我国经济更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今天,很多创作极少在纸上进行。然而,打印出来的文字,很难像手稿那样展现作者的笔底波澜。手稿是时间的证物,也是文化的传递。即使在数字时代,手稿依然有生命力。这表明,手稿( )
A.作为自在事物,表达人们对当下生活的共同认知
B.反映时代特征,有助于实现认识的飞跃
C.具有独特价值,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
D.是时代精神的总结与精华
22、在经典小品《卖车》中,赵本山给范伟出的脑筋急转弯,问道“你们家的小狗为什么不生跳蚤”?范伟回答:“因为我家的小狗讲究卫生!”赵本山说:“错!”高秀敏接着回答:“因为狗只能生狗,生不出别的玩意来!”高秀敏的回答( )
A.违反了同一律,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B.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C.坚持了排中律,体现了思维的明确性要求
D.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23、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肯尼亚的玫瑰饰品、南非的白葡萄酒……这些源自非洲的消费品快捷地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工程机械、农机设备、医疗器械、日用百货等也源源不断地进入非洲市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中国和非洲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
B.中非经贸的双向奔赴,表明双方经济各具相对优势
C.贸易全球化使非洲逐步打造出一条完整的全产业链体系
D.中非经贸合作项目应当都由国有的大型跨国公司来做
24、游子有归处,扎根有作为。辽宁省沈阳市实施流动党员“安家工程”,把流动党员有效组织起来,定期组织学习,并在推进“舒心就业、幸福教育、健康沈阳、品质养老”等民生方面发挥作用,推动快递物流业流动党员当好“小巷哨兵”实时反馈问题,推动离退休流动党员代表成为街道社区基层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做强“近邻智囊团”。该“工程”的实施( )
①发挥了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②有利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③能把党员特殊利益融入基层治理
④引导流动党员必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从共享单车的发展历程看,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6、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能产生任何意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80年前的那场伟大远征,创造了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坚定执着顽强进取的伟大史诗。经过长征,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了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经过长征的千锤百炼,我们党在思想上不断成熟,成为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成为中国革命赢得最后胜利的中坚力量。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今天,我们纪念长征胜利,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将长征精神发扬光大,用这束永恒的高光,照亮中华民族复兴的漫漫征途。
(1)长征精神是照亮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永恒的高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班级召开“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主题班会,请就中学生如何走好新的长征路列出发言要点。(两条,每条10——30个字)
28、辨析题
支付宝对外发布十年对账单,为用户梳理自支付宝诞生至今的购物、理财、生活缴费等全套数据。对此, 网友说:不少网友在收到自己的账单后,惊呼“画面太美不敢看”、“原来自己也曾是高富帅”、“应该剁手”等,对一些人晒出的十年账单,有网友感叹说,“有钱,就是任性”。(“有钱,就是任性”--调侃有钱人不差钱的消费风格)
用《经济生活》知识,辨析“有钱,就是任性”的消费观。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有专家指出,从党中央公布“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到全面实施还需一个过程,在政策落地之前“抢生”二孩者仍属违法,地方政府可按规定进行处罚。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释该专家观点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