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对偶、夸张)
B.阅读是什么?是吸收。写作是什么?是表达。(设问、拟人)
C.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排比、比喻)
D.背直起来了,那不是我的母亲吗?转过身来了,那不是我的母亲吗?(反问、反复)
2、下列词语搭配完全合适的一组是:( )
A. 仔细端详 神态严峻 体态匀称 B. 改进生活 畅想未来 激情澎湃
C. 凝视远方 清晰可辩 驾驭战车 D. 震撼人心 感情激荡 狂风咆哮
3、“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是指( )
A.赵云 诸葛亮 关羽
B.赵云 张飞 关羽
C.刘备 赵 云 关羽
D.刘备 关羽 张飞
4、补充词语,并完成后面的练习。
应接( )( ) 千( )万( )
一( )半( ) 不( )其( )
(1)写出两个与画“___”的词语一样含有数字的四字短语:___。
(2)用画“ ”的词语造句_________
5、补充古诗。
1.众鸟 ,孤云 。
2.水声 中,桃花 。
3.青山 ,白水 。
4.我寄 ,随君 。
5.思君 ,浩荡 。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这句话中,“我”害怕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奇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文中,在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方式:“精彩极了”是一种_______的爱,_______的爱;“糟糕透了”是一种______________的爱,_______的爱。正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断言,使作者走上了成功之路。从而告诉我们,未来的成功既需要_______也需要_______的道理。
(3)读一读,猜一猜。甲问乙:“你贵姓?”乙答:“我姓十八子。”乙问甲:“你贵姓?”甲答:“我是天下第一姓。”你知道吗?甲姓___,乙姓___。
7、学课文,长智慧。(分析具体情况,思考对策)
学了《田忌赛马》,在这一组比大小的牌中,大中小三类牌甲方都要比乙方的大,乙方怎么取胜?用线画出对阵方式。如果你是甲方,用什么方法保证赢的可能性大。方法: 。
8、补充谚语。4分
(1)勤能补拙是良训,( )。
(2)绳锯木断,( )。
(3)不登高山,( );不临深溪 ,不知地之厚也。
(4)( ),骄傲使人落后。
9、阅读短文。
那一份浓浓的乡情
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到山那边的县城工作,把我送到了住在山里的奶奶家。
小村的春天是可爱的、活跃的。当春天的温暖取代了冬天的寒冷时,田野里的土变得松软无比。奶奶牵着我的小手,漫步在田埂上,闻着清香的泥土气息,那种融化在大自然里的感觉,是在城里永远(体会 体味 体验)不到的。这时候要是有乡亲经过,就会听到亲切(温柔 温热 温暖)的呼唤:“琳琳,这里是你的老家,你要好好看个够,别回城里就忘了呀!”
“一日之计在于晨”,随着声声鸡鸣,各家各户(陆续 连续 继续)打开了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男的下田去了,女的做好了家务,便挎着一大篮衣服相邀到小河边。这时,搓衣声、说笑声,把小河渲染得更加欢乐。
奶奶浇菜的时候,我便蹲在菜地里,用稚气而好奇的眼光感受奶奶的吃苦耐劳。奶奶到小河边择菜,我便在河边跑来跑去捡石子,和在河边洗衣服的大人玩。玩累了,奶奶把我抱在木桶里挑着走。这时候一头是菜一头是我,奶奶脸上放射着爱的光芒,祖孙喜洋洋地回了家。遇到乡亲们可能就有了玩具 我常常会得到 一些小动物 如小青蛙 小蚱蜢 小泥鳅 或者我叫不出名的小鱼 最常有的是 得到一些野花或一些菜花 小手捏着 鼻子闻着 真舒服
有时,邻居家的大婶见我在屋外玩,便(递 塞)给我一个刚煮熟的红薯,因为我人小个矮,小狗、小鸡经常会跟我抢食,我东躲西藏,急得哇哇叫。这时大婶吆喝着给我解围,赶跑了小狗、小鸡。我舒心地笑了,捧着(温柔 温热 温暖)的红薯,心里更是(温柔 温热 温暖)无比。
上小学的时候,我离开了小村庄,我的心似乎遗落在村里了。我忘不了家乡,更忘不了那一份浓浓的乡情。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取代_____ 漫步_____ 吆喝_____ 舒心_____
【2】用“√”画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3】给文中画“ ”句子中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读短文,细细品味,“那一份浓浓的乡情”里有些什么呢?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浓浓的乡情里有家乡的美丽,有奶奶的______________,有乡亲们的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的句子描绘了“我”和奶奶相处时的快乐情景,像这样的情景肯定还有很多,请你发挥想象,并仿照着再写两句。
奶奶__________,我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奶奶__________,我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时,搓衣声、说笑声,把小河渲染得更加欢乐。”这句话中“渲染”一词用得特别好,你觉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说“我的心似乎遗落在村里了。”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打仗,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了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然晕倒在路边。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是否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面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1】找出文中的四字词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说说望梅止渴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把文中表现天气炎热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操对士兵们说,前面梅林有梅子,对士兵行军有什么作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1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可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就地用干柴点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的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蔚蓝的海洋时,他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的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离开人间。
有另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议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们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海边。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悠长的启示。
(1)给上面的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2分)
(2)给加点字注音。(4分)
恩赐( ) 狼吞虎咽( ) 忍饥挨( )饿 撒( )手
(3)在文中用“_______”画出具体写“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的句子。(2分)
(4)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这个简单的道理是什么?这个道理给人什么样的生命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重点段落品析。
王母娘娘派了好些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察访了好久,才知道织女在牛郎家里,跟牛郎做了夫妻。一天,她亲自到牛郎家里,可巧牛郎在地里干活,她就一把抓住织女往外走。织女的男孩见那老太婆怒气冲冲地拉着妈妈走,就跑过来拉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孩子倒在地上,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织女心里恨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儿女,一时说不出话来,只喊了一句:“快去找爸爸!”
【1】仿写词语。
怒气冲冲(ABCC)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体现王母的冷酷无情。
B. 体现小男孩的勇敢。
C. 点明小男孩的力气小。
【3】你喜欢王母娘娘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阅读。
命运的秘密
有两个争论命运的年轻人,一时争执不下,就去向一位大师求教。
听了他们的表白,大师笑了笑说:“我曾在这两片土地里分别埋有一坛酒,等你俩把它们都找到时,你们就明白命运的秘密了。”
于是,他们便匆忙找起来。
一个人在这边用铲子刨了半晌,还不见酒坛的影子,就沮丧地停了下来。
另一个人在那边也用铲子刨,他不停地刨呀刨,几乎把土地翻遍了,累得汗流浃背,终于找到了一坛。这时,他见同伴还两手空空地坐在那儿,就到同伴那边继续刨,不久,又找到了另一坛。
“记住,孩子,命运的秘密就像找寻这两坛酒一样。”这时,大师平静地指着酒坛说,“命运对谁都是公平的,而有人什么也没找到,有人却找到了很多,这并非后者更幸运,关键是他更努力、更能坚持。”
英国小说家毛姆曾说:“人生实在奇妙,如果你坚持只要最好的,往往都能如愿。”每一种思想,只要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地加以贯彻,迟早都会梦想成真。
【1】两个争论命运的年轻人向大师请教,大师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了两个年轻人命运的秘密。
【2】第一个年轻人是怎么寻找的?用“横线①”在文中画出来。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个年轻人又是怎么寻找的?用“横线②”在文中画出来。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明白命运的秘密是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后回答问题
泥土
你曾注意过那咖啡色的泥土吗?
每天你上学时,脚下踩的就是泥土。它虽然被无数人踩着,但没有向人类要过报酬,只是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每当你出去游览时,是不是只注意那翠绿挺拔的参天大树?是不是只欣赏那娇美清香的花朵,赞美那生机勃勃的小草?你注意过藏着植物根茎的泥土吗?你也许不会注意它,因为它是那么平凡,那么没有吸引力。但是如果没有泥土,哪来树木花草,哪来人类生物呢?所以,泥土是一切之源。它把自己的身体乃至体内的一切养料都供给了大树、鲜花、小草……它无私地、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奉献着自己。
人类也正是这样。哪位英雄、先进人物的背后,没有众多的默默无闻地支持他们工作的人?就说十一届亚运会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吧,他们顽强拼搏,获得了金牌,为祖国争得荣誉,他们的名字家喻户晓。可是你注意了他们周围的医务人员和带着殷切希望的教练、领队没有呢?是他们平时陪练、指导、无微不至地关怀着运动员,每次参赛时,站在台下最紧张的也是他们。这些默默工作的医务人员、教练、领队,他们不都是泥土吗?是他们用自己的身心和全部精力培育着这朵朵鲜花……
我想,这些为人类作出无私奉献的人,不也同样伟大吗?不也同鲜花树木一样值得你称赞吗?
让世界多一些这样的泥土吧!
【1】根据下面的意思,分别从文中找出恰当的成语写出来。
①不出名,不为人知道。________
②家家户户都知道。________
【2】将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这些为人类作出无私奉献的人,不也同样伟大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文章的过渡句找出并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4自然段中的“朵朵鲜花”在文中指________。
【5】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通过泥土赞美了 (______) 的精神。请你用一两句话说说除文中提到了医务人员、教练、领队外,还有哪些人具有这种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①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②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
③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选文节选自 《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2】选文从 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入手,细致地刻画了大榕树的长势和形态。作者是按照______的顺序来观察。
【3】“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主要体现在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4】第③段运用了( )描写?
A.动态
B.静态
【5】“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
16、题2
三国时期,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挥师出祁(qí)山,准备一举攻灭曹魏政权。但是由于蜀将马谡(sù)失守街亭,彻底打乱了诸葛亮的战略部署,使他非常被动,只好率领大军退守西城。
司马懿攻占街亭、列柳城之后,率领十五万曹魏大军,直奔西城杀来。这时,诸葛亮身边已经没有得力战将,只剩下一些文官。他带来的五千军马,已派走一半去搬运粮草,只剩两千五百士兵留守在城中,以备不时之需。官员们听说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向西城杀来,吓得个个大惊失色,魂不附体。诸葛亮于是登上城楼一看,只见东北方向尘土扬天,显然魏兵已向西城杀来。诸葛亮仔细分析了一下,觉得逃跑已经来不及了,如果要拼死抵抗又缺兵少将,形势十分危急。在这紧要关头,诸葛亮并没有慌乱,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然后就下令,把城头旌旗全部藏起来;诸将各自坚守岗位,不得慌张,否则立即处死;大开城门,让一些士兵装扮成老百姓,在街道上洒扫,也不得惊慌乱动。诸葛亮自己则端坐在城门楼上,羽扇纶(guān)巾,焚香抚琴,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司马懿的大军很快就来到西城之下,见诸葛亮一人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烧着香,弹着琴,还有两个童子伺候两旁,城门内外,也只有二十多个百姓,只顾低头洒扫,脸上毫无惊慌的神色。司马懿见此情况,怀疑城中有重兵埋伏,于是就急忙下令退兵。
【1】这篇文章写的是著名的( )。
A.空城计
B.声东击西
C.西游记
D.连环计
【2】从这篇文章中找出三个成语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歌后语中有两句与本文有关,分别是( )和( )。
A.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B.半夜里弹琴——暗中作乐
C.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
D.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4】曹魏大军逼近西城,诸葛亮是怎么做的?用“________”画出有关句子。
【5】为什么诸葛亮能骗过司马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管鲍之交
管仲是春秋时齐国的名相,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当时的霸主。鲍(bào)叔牙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他们两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官仲一起做生意。做生意的时侯,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的。可是,当赚了钱后,管仲却拿得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就说:“这个管仲不够意思,本钱出得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得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儿没有关系的。”
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真是贪生怕死!”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了,他不是怕死,他是得留着命去照顾老母亲呀!”
齐襄(xiānɡ)公即位后,每天只顾吃喝玩乐,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就带着公子小白逃到莒(jǔ)国,管仲则带着公子纠逃到鲁国。
不久之后,齐襄公被人杀死,齐国真的发生了内乱。管仲想杀掉小白,让纠能顺利当上国君,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齐桓公一听,说:“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才这么做的呀!”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让齐国走上了霸主之路。后来管仲回忆起与鲍叔牙相交以来的事,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临终前,齐桓公问他,鲍叔牙可不可以接替他的相位,管仲说不行,因为鲍叔牙过于刚正,不能包容坏的一面。如果把政权交给他,既害了你齐恒公,又害了他自己。鲍叔牙知道这件事后,不但没有不满,反而很高兴,认为只有管仲最了解他。
“管鲍之交”就是说春秋时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来这个词常被用来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1】“管鲍之交”的“管”指的是__________,“鲍”指的是__________。“管鲍之交”本来指的是_______________,后来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_。
【2】鲍叔牙推荐管仲当宰相的原因是( )
A.管仲是他的好朋友
B.管仲的能力更能胜任此职
C.管仲对母亲很孝顺
D.齐国内乱时管仲帮助了齐桓公
【3】请结合内容说说管鲍之交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鲍叔牙举荐了管仲,但管仲却没有举荐鲍叔牙,管仲太不顾朋友之情,你同意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落花生》(节选)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父亲对“我们”的希望是什么?请用“_____”在文中画出来。
【2】画“~~~”的句子,父亲把花生和____、____、____进行对比,说明花生没有美丽的外表,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3】下面这些事物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你能用线连一连吗?
老黄牛 无私奉献
梅花 默默耕耘
荷花 坚贞不屈
粉笔 冰清玉洁
【4】你身边有哪些像花生这样的人?你该怎样向他们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类文阅读
材料一:微信是一款即时通信的社交软件,用户之间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一定的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用户还可以借助微信的支付功能实现日常消费无现金付款,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阅读各种新闻、文章,可以借助微信的城市服务功能轻松获得社保查询、个税查询、水电燃气费缴纳等多项政务民生服务等。
材料二:这是某人微信中的朋友圈的信息,几幅深入骨髓的漫画,现代人几乎全部中招。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微信的主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材料二中漫画的内容,说说这两幅漫画共同表现了一个什么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信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你是如何看待微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乐园。
1.外祖父递给我一块手绢。
改成“把”字句:
2.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3.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改成转述句:
21、先给句子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再按要求作答。
意思:A.语言文字等的意义。 B.情趣;趣味。
C.某种趋势或苗头。 D.指礼品所代表的心意。
(1)《田螺姑娘》这本书可真有意思。( )
(2)今天天气不太好,有点要下雨的意思。( )
请你试着用“意思”的其他两个意思分别写一句话: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
仿写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仙女们溜到人间洗澡的事到底让王母娘娘知道了。
改变语序,保持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写作
老师,我想对您说
提示:五年的小学生活中,有许多往事历历在目,有许多心里的话想要倾吐。请你选择一件或几件事,围绕一个中心,向老师诉说你的心里话。
如此温暖,却已经哺育了我们安然成长。
你孜孜不倦的教诲,我会铭记在心,因为那是你最真诚的语言;老师,谢谢你们对我的鼓励,我一直温习着,因为我不会将成功放弃;老师,你们对我的微笑,我会一直思念,因为我们知道要报答你。
谢谢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