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即使是沧海桑田,海枯石烂,最爱你的人永远是你的父母。
B.这个老教授总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为人只看重大局而不在意细小的事情,真可谓是不修边幅啊!
C.傍晚的天空风云变幻。眼前的云彩刚刚还是只可爱的小猪,转眼变成了从天而降的瀑布;明明是一座彩色的房子,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一只血红的火烈鸟
D.他以为自己设计的猎捕计划天衣无缝,哪知连续半个月的大雨,把他事先挖好的陷阱全都淹没了。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告诫 馒延 前呼后拥 名副其实
B.轻盈 陡峭 瞬息万变 五彩斑斓
C.恭顺 腑瞰 风云变幻 震耳欲聋
D.妩媚 驰聘 漫不经心 和颜悦色
3、下列对于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增强”换成“增加”)
B.××中学的学生讨论并听取校长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意见。(“讨论”和“听取”互换位置)
C.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去掉“能否”)
D.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使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去掉“经过”或“使”)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师一走进教室,嘈杂的讲话声戛然而止。
B.中国女排在决赛中配合得天衣无缝,让对手无力还击。
C.面对禁止酒驾的宣传标语,一些司机不以为意,等出了交通事故后才后悔不已.
D.近几年,各大城市的房价一涨再涨,令市民叹为观止。
5、古代诗歌阅读后面小题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这是一首情深意长的_____________(题材),作者在颈联中巧妙的借用浮云和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表达了对朋友的_____________。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孤蓬”的表达效果。
【3】发挥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6、按课文内容填空,体会用词的妙处。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________地搏击着,____________地搏击着。它________着你,________着你,________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________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________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________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________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7、《傅雷家书》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①结合选文(甲),说说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乙)有件小事要和你谈谈。你写信封为什么老是这么不neat(干净)?日常琐事要做得neat(干净),等于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做人的作风应当是一致的,否则就是不调和;而从事艺术的人应当最恨不调和。我这回附上一小方纸,还比你用的信封小一些,照样能写得很宽绰。你能不能注意一下呢?以此类推,一切小事养成这种neat(干净)的习惯,对你的艺术无形中也有好处。因为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与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否则随时随地都该学习这句话,又怎么讲呢?我想你每次接到我的信,连寄书谱的大包,总该有个印象,觉得我的字都写得整整齐齐、清楚明白吧!
②结合选文(乙)具体内容说一说你看到一个怎样的父亲?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粒粒橘米香
周勇
小时候家里穷,仿佛只有吃,才是唯一的慰藉。
而我的贪吃是出了名的,胃口也很好,每次开饭,母亲总是用家中最大的粗瓷大碗给我盛饭,我端起,呼噜噜,风卷残云,刹那间便来了个底朝天。吃完后,我眼巴巴地看着爸爸,他眼一瞪,朝我屁股上就是一脚,“丫头片子,不下地干活,吃那么多干啥?”
终于有一次,几个顽劣的伙伴捉弄我,故意将一小袋碱面给我,说是从家里偷出来的奶粉让我尝,不认识字的我哪里知晓,欢天喜地地把头一扬,将碱面倒进流着哈喇子的嘴里……
母亲抱着被火碱烧得满嘴血泡的我泪流不止,喃喃地重复着:“都怨我们,不让你上学,你要识字的话,哪能遭这份罪啊……”
伴随着满嘴血泡的消失,同时消失的,还有我的味蕾。曾经令我垂涎三尺的鸡蛋、糖果,全变得味如嚼蜡,甚至母亲从城里买来堪称奢侈品的松软蛋糕,也勾不起我的一丝食欲。母亲背着我四处求医,但我还是渐渐消瘦下去。医生得出一致的结论:需要加强营养,进行调理。
可是家里无论如何也拿不出钱给我买那些遥不可及的鸡鸭鱼肉。聪慧的母亲不愧是厨房的一把好手,家乡盛产柑橘,母亲挑了最大的剥开,橘肉加上米,用小火炖得软软的。弱弱的米香,伴着一缕酸酸的橘香,琼浆玉液般,令人胃口大开。就这样,母亲用汤勺一口一口喂我,直到我慢慢恢复了精神。
仿佛改变我命运的就是那袋碱面,一向温柔贤淑的母亲终于对父亲大发雷霆,两人在房间里吵了大半夜,我只是隐约听到从门缝溜出来的“上学”、“我也出去打工”、“再苦再累也值”……
第二年秋天,我终于背起书包走进教室。而母亲,也到乡里一家民办皂素厂打工。由于柑橘易烂,不知道母亲从何处打探来的办法,请木匠用松木做了一个大木箱,软软的松针在里面铺一层,便放一层柑橘——用这样的方法,柑橘可以奇迹般保存到第二年的谷雨节气。每天,她骑自行车驮着我上学放学,到了晚上,我总能喝到她做的“橘米汤”。喝着美味的“橘米汤”,心里总是暖暖的。
日子如门前的那条小溪,平静而舒缓。哥哥姐姐分别上了师范和技校,我也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县城重点初中。家庭的压力更大了,父亲母亲经常加班不在家,只有等到学校放假后,我们才陆续从四面八方回家团聚。
那一年寒假前夕,母亲如往常一样,在电话中神秘兮兮地对我说:“我给你准备了上好的无籽蜜橘,在家藏好了,省得哥哥姐姐跟你抢。”
其实我的病早就好了,早就“回归”成贪吃的小馋猫了。但每每听到母亲这般说,总感觉有一股暖流充溢四肢百骸,温馨无比。
终于回到家了!我像蝴蝶一般翩跹着满屋子寻找母亲时,却发现父亲坐在屋子的角落里,他阴沉着脸,声音沙哑着告诉了我一个可怕的消息:母亲得了癌症,正在抢救!
我几乎是一路哭着跑到乡医院的。母亲安静地躺在那里,身上插满各种各样的管子,凭我怎么呼喊,她一如静默的雕像。那次,我终于知道什么叫害怕,多少年来,是母亲处处呵护着我这个顽皮捣蛋的疯丫头,而如今当病魔折磨她的时候,我却无能为力。我抚摸着她的脸,那张曾经青春光滑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沟壑,皱纹纵横。
送走了母亲,整理遗物时我不经意间打开了家中的米柜,顿时,十几个柑橘如深藏的宝藏露了出来,硬生生刺痛了我的眼——原来,母亲怕柑橘被别人吃掉,藏在了米柜里!当我拿出柑橘,惊讶地发现:那些柔软多汁的柑橘,竟然被米缸的米粒吸取了所有的水分,变得干瘪坚硬,瘦小委靡,但是,那些失水的柑橘却不失本色,仍然黄澄澄的,散发着烁烁逼人的光芒。
那天我把米蒸熟盛给大家吃,姐姐吃第一口便说:“这米饭怎么有橘子香味啊?”我急忙扒了一口,真的!原来潜移默化中,橘香米香已浑然一脉,自成美味。
吃着吃着,我哽咽得无法下咽——那柑橘,不正像我们的父亲母亲吗!而我们,则是围在他们身边那些干渴瘦小的米粒,他们用饱满甘甜的乳汁滋养了我们,用青春和生命延续着人间的无私慈爱,直到自己悄然老去。淡淡橘香融入颗颗米粒,浓浓温情渗入儿女心中,他们,正是用这种隽永的方式,时刻温暖鼓励着我们,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
今日,我生活在远离故乡的繁华都市,但我仍习惯在家中的米袋里放上几个柑橘,让那淡淡的橘米香味充溢口中,每当此刻,我便会想起母亲……
(摘自《青年文摘》,有改动)
【1】本文以“粒粒橘米香”为题,请概括说明文章围绕“橘米”描述了哪几件事情?
【2】赏析下列句子。
①一向温柔贤淑的母亲终于对父亲大发雷霆,两人在房间里吵了大半夜。(分析句中两个”大”字所起到的表达作用)
②我抚摸着她的脸,那张曾经青春光滑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沟壑,皱纹纵横。(从修辞角度赏析)
【3】分析“橘米”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作用。
【4】请对“母亲”这一人物形象及“我”对“母亲”的思想情感作赏析。
9、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善始容易,善终难。”伟大的灵魂,常常寄居于平凡的躯体。当坚守成为了一种习惯,当逆向出发成为了一种常态,其实是责任融入了自身的血脉。天若有情天亦老,但沧桑中自有温情长存,风里雨里还有那无数可爱的身影!
请以“最美的身影”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600字以上;
(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3)文章不能套用,更不能抄袭,力求有真情实感;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