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伊犁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路上有很多人结伴而行,乘坐马车的,骑骡的——因而扬起阵阵尘埃。

    B. 原来我们已目睹了被称《阿尔卑斯之王》的勃朗峰。

    C. 勃朗峰周围的一些山峰奇形怪状——都为浅棕色的光秃尖岩。

    D. 我想,假如世上只有一个肥皂泡,其价值会是多少呢?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B.这曲子,旋律急促,气势恢弘,当到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C.一旦手中有权就摆出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架势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D.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

  • 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kuàng)   枯躁 然而止(jiá)   形将就木

    B. xǐng)察 枷锁 词夺理(qiǎng)   风云变换

    C. zhuō)劣 漫溢 拨离间(tiǎo) 轻歌曼舞

    D. 丽(xùn)   镌刻 蛮无理(hèng)   人情事故

  • 4、下列语句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装模作样 海枯石烂 悬崖绝壁 大彻大悟

    B.辗转翻侧 戛然而止 强词夺理 不知所错

    C.奇形怪壮 依然故我 消声匿迹 衰草连天

    D.风雪载途 世外桃园 垂珠连珑 袖手旁观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古诗阅读: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本词。

    古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巳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①蒋捷:南宋词人,身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气节为时人所重。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挑兮达兮,___________。(《诗经·郑风》)

    (2)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诗经·邶风》)

    (3)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

    (4)便要还家,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美丽贤惠的姑娘是好的配偶,《关雎》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佐证。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

    (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回延安》选自《贺敬之诗选》,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诗歌采用了西北地区的“秦腔”的形式创作而成。

    B.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C. 《小石潭记》是宋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表现手法与“赋、比、兴”三种诗歌形式。

    (2)请根据对联知识,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上联“冬尽梅花点点” 最恰当的下联______

    A.万户栖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岁时的寄托

    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蕴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体系:春节、除夕、中秋、重阳……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来寄托自己在岁时中的希望和情怀,于是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饮食风俗。

    ②中国人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季的节日也格外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人生的畅想全在这些岁令时节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③春季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中国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气中大年初一这一天也称元日,也就是过年。北方人都会包饺子以贺春节,饺子内还要包上一些钱物,吃到的人在今年就会有格外好的运气。南方人则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兴、年年高升”的吉祥之意。春节之时,亲朋好友还要互相拜年,吃年节酒。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到,唐朝时,长安城内“每至元日以后,遂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时还会喝屠苏酒、柏味酒、椒华酒以贺新年,取吉避邪。

    ④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汤圆在北方多称元宵,在南方则称汤圆。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取“团团圆圆”之意。流传甚广的民谣《卖汤圆》,“吃了汤圆好团圆”,这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了。

    ⑤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比较重大的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为纪念屈原而独创了端午节必食的美味--粽子。粽子,古称“角黍”。如今粽子的制作更是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用糯米制成。

    ⑥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人们在金秋时节平添了几分愉悦。八月十五日中秋佳节,是团圆之节。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都是这个节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敬老节”或“老人节”。重阳时节,秋菊盛开,相聚、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吃菊花糕,人们在辟邪祈福中享受着生活的无限欢愉。

    ⑦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大年三十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谓之合家欢、团圆饭。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清嘉录》即云:“除夕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各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南方人将这晚的年夜饭称为“年夜饭”“宿夜饭”“合家宴”等,佳肴美撰应有尽有;北方必吃饺子,“年年饺子年年”。总之,除夕食俗是合家团圆、庆丰收、贺岁迎新的象征。

    1从上文查找相关信息将下面的文章思路梳理补充完整。

    2句子中加点词语不能删掉,结合句子说说原因。

    如今粽子的制作更是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用糯米制成。

    3仿照示例,分析食物中寄托的希望

    (示例)年糕:“糕”谐音“高”,取年年高兴、年年高升之意。

    任选一个腐竹、鱼、苹果

    我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生活中往往会有让我们难以忘却的场面,请同学们调动多种感官或者运用大量的修辞或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描写一处场景,要能体现景物的特征。1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