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一项是( )
A.夹缝/夹袄 匀称/称心如意 拾金不昧/拾级而上
B.憔悴/荟萃 默契/锲而不舍 殚精竭虑/怒不可遏
C.龟缩/龟裂 斗志/斗转星移 天地之间/挑拨离间
D.脊梁/贫瘠 胸襟/噤若寒蝉 勘察水位/堪当重任
2、下列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的病》中多次写医生开出的奇特药引,如陈莲河医生开出的最平常的药引是“蟋蟀一对”,而且“要原配”,目的是为了讽刺所谓的名医实际上是误人性命的庸医。
B.《海底两万里》书中的尼摩船长认为红海和地中海中间会有一个阿拉伯隧道,他是根据一些生物学现象进行了推理,继而进行了试验,证明了隧道的存在。
C.唐僧被黄袍老怪抓去碗子山波月洞中,宝象国三公主百花羞看见洞内的唐僧,便请求他为自己向父母送信。
D.傅雷告诫傅聪加以警惕,随时改掉两个毛病:1.千万不要太主观,千万不要有说服人的态度。2.不要好辩。傅雷夫妇始终都在嘱咐傅聪演出不能妨碍学习和休息,节制力量,也可以适当增加演出。
3、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皑皑(ái) 农谚(yàn) 羁绊(jī) 挑拨离间(jiān)
B.闸口(zhá) 旷野(kuànɡ) 怅惘(wǎnɡ) 接踵而至(zhǒnɡ)
C.恐吓(hè) 蛮横(hènɡ) 寒噤(jìn) 暴风骤雨(jù)
D.闭塞(sāi) 凋零(diāo) 隧道(suì) 草长莺飞(yīnɡ)
4、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种精神已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渗透在我们的思想和血液中。
②从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到夸父追日,精卫填海,中国人始终具有开天辟地的伟大创造精神和坚持不懈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
③习近平总书记这句金句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
④今天,总书记的这些“两会金句”必将激励所有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⑤“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伟大的思想往往凝聚在格言金句中。
A.④⑤①③② B.④⑤③①② C.⑤③②①④ D.⑤④②①③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睢》)
(2)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愿天下士子均有容身之所,展现诗人的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桃花源记》中表现花草美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卖炭翁》中与“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语段, 完成下面各题。
选段一:
当他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剖开他的颈子,切除一侧的副甲状腺时,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经三次触及到他。然而他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她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个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
“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丧失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
选段二: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它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本文段选自《 》,选文一中提到的“这条道路”指代是 。
(2)“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这部名著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主人公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请谈谈主人公身上有哪些英雄品质吸引着你。结合选文或相关情节简要分析。(至少答出两点)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老屋
楚岩
(1)绿锈斑斑的铜制钥匙插进去,往上一提,然后把门环一拧,门就开了,推开它,门吱呀一声发出沉重的叹息;同时,门楣上扑簌簌地往下掉落阵阵尘灰。
(2)我离家已经整整九个年头。开始几年,老伴依然和这老屋厮守。每个星期六下午,我如同“候鸟”一样飞回乡下,与老伴相聚。彼时的老屋在我心中,如同鸟儿的归巢。当我在人生的天空飞累了,可以在此睡个甜甜的觉,亦可躲避外界的风风雨雨。十年以前,我拼尽全力,把所得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积攒起来,带领妻子和未成年的儿女,每天傍晚到水塘里挖沙,又一担一担地挑回家准备改造旧屋。儿女们累得哭了,我就用美丽的语言,给他们描述住进新屋那种舒坦和惬意……
(3)我们的村子原是一个破败落后的小村。小山坡下,拥挤着几百间各式各样的屋子。这些屋子,当年都是低矮的泥砖建筑,显得零乱、破败、萧条和风雨飘摇。记不清什么时候起,村民省吃俭用,累死累活,自己用田野的泥巴作成泥砖,陆续盖起来了部分泥砖结构的新房子。后来,有人盖起了红砖的屋子。再后来,更有人盖起了水泥的楼房。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站在高处极目望去,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水泥结构的楼房,红砖的屋子、泥砖的屋子与旧时留下来的厕所、猪栏、杂物间交叉错落,黑色的、灰色的、暗红色的瓦面,和新式的水泥银灰色的屋顶,相互映衬,如同白发苍苍的老人、朝气蓬勃的小伙、打扮入时的靓女、天真烂漫的小孩拥挤在一起,年龄老幼不同,衣着斑斓各异。
(4)在一片古老和新潮的交替中,我家的老屋显然算不得十分苍老,但显然已经宛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5)关上咿呀作响的木门,我到一位朋友家去作客。我们是同龄人,他高我矮,他瘦我胖。儿时,我们一起光着屁股在村前的水塘中戏水,后来又一道去放牛,在田边戽水[用戽hù斗汲水]捉鱼。当晚霞在天边辉映出红色或紫橙色的霞光,我们把斗笠挂在身后,骑在水牛背上,慢悠悠晃悠悠一高一低地回家来。
(6)如今,这位高高瘦瘦的牧童早已发福,成了个红光满面的大胖子,而他家建筑的气势、屋里的摆设,更是把我震住了。啊!十多米长五层高的新楼,琉璃瓦顶,外表装修白绿相间的马赛克,光彩照人。客厅里,一色的欧式家具,真皮沙发,彩电、录像机、音响一应俱全。当年,我的老朋友也有一间老屋,是泥砖盖的,和我的老屋相比,显得太破旧。而今天他的这间新屋,据说是两年前盖起的。沧海桑田,世间更迭。十多年前,当我盖新房时啧啧称赞,认为我有本事攒钱。而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面对他的新屋,曾经自慰于自己的新屋在村中还算时髦的我,不得不自惭形秽了。
(7)那么再过若干年,老朋友的这幢新楼,是否又会变成旧屋而显得落伍呢……
(8)朋友家里,不断有青年男女进进出出,汽车摩托车响声不断,那是老朋友的儿子和他的朋友们,他们都是来探望朋友的小孙孙的。年轻人全都衣着新潮,说话嗓门高,行动快捷,偶然我问起他儿子这幢新楼如何,刚刚做起了爸爸的小伙子回答说:“我爸思想太老土,简直不可救药。当年叫他不要这样盖的,至少要留一个停车场,他偏不接受。你看吧,才两年,门前的车子拥挤不堪,什么新楼,现在已经成了历史文物了!”
(9)看来,我刚才的疑问,已经有了肯定的回答。
【1】第一段文字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简析。
【2】文中第二自然段画线句子“彼时的老屋在我心中,如同鸟儿的归巢”体现了作者对自家老屋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上下文简析。
【3】第五自然段画线部分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趣?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文章二三自然段展开了对昔日生活的回忆,从记叙方法来看,这应该是哪种?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
9、 成长就是一次旅程。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戏剧除外),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内容具体,语句流畅,结构完整。
(2)书写工整、美观,600字左右。
(3)文章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