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巴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十多岁的王选非常谦虚,他说自己是一个属于创造高峰过去的科学工作者。(将“一个”放到“科学工作者”前面)

    B.不少青少年之所以沉迷网络游戏的重要原因,是因为网络游戏都具有完美的人物形象,富有挑战的游戏BOSS。(删去“因为”)

    C.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着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我便深深感到惆怅。(在“走回”后面加上“的事情”或“的情景”)

    D.20世纪80年代,格拉丹东的美丽景色吸引了大批探险家,当时掀起一股长江考查现象,一波又一波的中外探险家迈开了认识长江的第一步。(将“现象”改为“热浪”)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了“永州八记”。

    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先秦时称《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儒家奉之为经典,始称《诗经》。

    D.《北冥有鱼》选自《庄子集释》,庄子是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学过的课文《小石潭记》《马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记”“说”“歌”都属于古代文学体裁。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诗歌按内容分为 “赋”“比”“兴”。

    D.《恐龙无处不在》是阿西莫多的一篇科普说明文,题目用双重否定的形式,强调了恐龙哪里都有的事实,揭示了文章的内容。

  • 4、下面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凋零   目眩神迷   人情世故   怒不可遏

    B.迁徙   轻歌慢舞   周而复始   接踵而至

    C.陨石   不修边幅   漫不经心   名副其实

    D.怅惘   自圆其说   销声匿迹   纷至沓来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石壕吏》,完成下列小题。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老妇一家的遭遇,这个字是________

    【2】诗人对文中小吏的描写只用了“呼”与“怒”,请根据这个特点及老妇的其中一句“致词”,设计小吏的问话。

    小吏:________

    老妇: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3】《春望》与《石壕吏》都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战争背景下创作的,但两首诗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有所不同。《春望》抒发的是______;而《石壕吏》则表达出作者的矛盾心理:既______,又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

    (1)知不足,________;知困,________

    (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________

    (3)________,不必藏于己;________,不必为己。

    (4)是故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

    (5)《虽有嘉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虽有嘉肴》中一文中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大道之行也》一文描述的“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大道之行也》是一片名文,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以下是某班的《傅雷家书》阅读任务单,完成相关任务。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问题与理解

    选择性阅读

    (1)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节选自1954年8月16日晚书信)

    (2)惟其我对你要求严格,终不至于骄纵你——你该记得罗马尼亚三奖初宣布时你的愤懑心理,可见年轻人往往容易估高自己的力量。

    (节选自1955年3月20日书信)

    (3)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演讲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植。

    (节选自1955年3月27日书信)

    结合这三则材料,说说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人?

    答:(1)___

    评价性阅读

    傅雷好友楼适夷有一次带了傅聪到豫园去玩,给他买了一支较好的儿童金笔,不料一回家被傅雷发现没收,说小孩子怎么能用那样的好笔,害得孩子伤心地哭了一场。楼适夷对此事如此评价:“我事后才知道这场风波,心里觉得非常抱歉,对傅雷那样管束孩子的方法,却是很不以为然的。”

    结合《傅雷家书》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傅雷这种教育方式的看法。

    答:(2)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现代文阅读

    每一个生命都有尊严

    迟太安

    ①我去某座城市,事情办完后没有急于返回,而是流连于花月春江的景色。穿梭于美景之中,正恨自己少生几双眼睛,然而却被不远处的一幕吸引了过去。

    ②商店门前的人行道上铺着张半米宽,四五米长的黑色橡胶板,上面写满一行行漂亮的粉笔字,写字得雄浑刚正,正是临摹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颜体”,内心顿生敬佩之情。

    ③写字之人是一位双腿残疾的乞讨者,身上衣着非常破旧,他坐在地上用双手挪着身体写字。这位乞讨者置身于繁华的街市,显得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残疾人的身后还有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女孩,小女孩的一只手紧紧地拉着残疾人的衣服,不时抬起头看一眼四周的围观者,另一只手用一根细绳牵着一个红色的小塑料盆,里面散落着几张零钱。沿街乞讨的人在每个城市都有,像这位残疾人以写字乞讨的却很少见。一般的乞讨者都以自己可怜的一面行乞,有的甚至是骗子,渐渐的我的同情心变得麻木起来。包括残疾人身后的那个小女孩或许也并不是他自己的孩子,而是为了博得人们的同情拐来的孩子。

    ④但这次我却感觉面前这位与其他乞讨者不同,虽说他衣着寒酸,但不邋遢,最值得我欣赏的是他刚毅的眼神。残疾人看到我望向他,微笑地向我点点头,却没有向我伸出乞讨的手。环顾四周,周围都是像我一样的路人,他们的神情都是淡漠的。

    ⑤行乞者并没有因路人的围观而停下写字,看来他早已习惯了世间的人情冷暖。我虽然并没有完全相信他,但看到他残疾的双腿,身后小女孩那清澈纯真的眼神,还有面前那赏心悦目的书法,我觉得应该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

    ⑥想到口袋里有些零钱,我随手掏出放到小女孩前面的小塑料盆内,让我没有想到的是,那几张小面额的纸币里竟然夹带着一张50元的纸币。放到他们的塑料盆内,我开始后悔起来,乞讨者说不定就是个骗子,我干嘛要给他这么多钱真想把那50元拿回来,但是周围那么多人,那样做又太没面子。我正在懊悔自己的过失,小女孩将那张50元的纸币捡出来对残疾人小声说:“爸爸,这是50元。”坐在地上的残疾人从小女孩的手里接过钱递还给我:“先生,谢谢你,你给得太多了,我的字不值这么多钱,这钱请您收好。”残疾人的话一下撞击到了我的心,让我为自己羞惭起来。此前,我还在后悔给他们那么多钱。为掩饰自己内心的愧疚,我蹲下身子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说:“你别客气,你写的字的确很漂亮,这钱你拿着吧,另外还有件事我想问一下,为什么带着孩子出来呢?这孩子是你女儿吗?”残疾人听到我这样问,向我笑笑说:“我的老家在山区,我从山上摔下来双腿受伤,为了治腿花光了积蓄,还欠下好大一笔债,孩子的母亲没法再跟着我吃苦,就走了。没有办法,我只好带着孩子出来讨口吃的。也有好心人曾救助、收容过我们,我没有了脚,但是我的手还在,我想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孩子,不想给别人添更多的麻烦了。我在这里写字,得到别人的施舍,这也算是劳动所得吧,这里头也有别人对我的肯定和尊重,孩子到上学的年龄了,我想尽力送她去。”

    ⑦这个男人的话让周围的人神情为之一震,我心里更加惭愧。他说得对,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有尊严,他的腿断了,还在这里行乞,但他同样有自己的尊严,一个作为正常人和作为一位父亲的尊严,他只想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有尊严地活下去。

    ⑧我从残疾人手中接过这50元,又将钱包里仅有的200多元现金全部掏出,一起放到小女孩手里:“小姑娘,这钱是叔叔给你上学用的。”小女孩接过钱后,亮晶晶的眼睛看着我,那位父亲正欲推辞,我迅速转身离开了。”

    ⑨在我即将离开的时候,我看到一个与残疾人的女儿一样大的小姑娘松开爸爸的手,慢慢地走过去,将手中新买的玩具送给了小女孩,孩子直率的纯真让周围的人动容,其他围观的人也纷纷向父女二人伸出援助之手,他们的眼神不再是刚才的淡漠或嫌恶,而是多了些什么,有温暖,也有善意。

    (选自《读者》2018.10.30,有删改)

    1文章以“我”对行乞男人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展开叙述,理清文脉,在括号内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

    吸引

    A

    麻木

    B

    相信

    后悔

    C

     

     

     

    2根据你的理解,从内容上或结构上任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3理解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环顾四周,周围都是像我一样的路人,他们的神情都是淡漠的。

    (2)残疾人的话一下撞击到了我的心,让我为自己羞惭起来。

    4行乞男人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一:

    平昌县地处四川东北部,米仓山南麓,气候温和,风光秀丽。刘伯坚纪念馆、红军石刻标语园、英烈纪念园及7个4A景区享誉巴蜀。

    你一定到过其中一处或几处景点,请选择一处游览过的景点,以《参观____》为题,写一篇游记。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