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核舟记》一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船头上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神情和姿势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地描写,显得非常生动逼真。
B.作者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二人,一人悠闲、粗犷,一人神情专注,写出了舟中轻松的氛围,跟船头的情景相呼应。
C.作者在文中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生动地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作品,表现了他高超的雕刻技艺。
D.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雕刻作品的各个细节,并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清楚地表现出它的形象。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迂腐 琐屑 尘垢(gòu) 暴戾恣睢 (zì)
B. 愕然 怠惰 倏忽(shū) 面面相觑 (qù)
C. 严峻 隐诲 窒息(zhì) 狼奔豕突 (shì)
D. 萧索 描摹 彷徨(páng) 沁人心脾(qìn)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身材高大。”这个句子的主语是“身材”,谓语是“高大”。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句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小船行驶之快。
C.“我有这么笨吗?”这是一个反问句,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D.“家父、舍弟、鄙人、臣、愚、拙著、寒舍、见教”等,这些在古代都是谦辞。
4、下列词语中,画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卑劣(bēi) 蛮 横(hèng) 卑 鄙(bì) 分 崩离析(bēng)
B.瞭望(liáo) 彷徨(páng) 缅怀(miǎn) 袖手旁观(xiù)
C.剥 削(xuē) 恐 怖(bù) 干预(gān) 强词夺理(qiǎng)
D.襁褓(qiǎng) 拙劣(zhuò) 奠定(diàn) 暴风 骤雨(zhòu)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诗中的“伐”“把”各是什么意思?
(2)“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表现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态度?
6、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亲山亲水有亲人。(贺敬之《回延安》)
(2)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
(3)凄神寒骨,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色和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子衿》中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强者也有经受不住困难、意志不坚定的时候,重要的是他们迷茫过后又能调整心态重新踏上征程。请在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故事情节简要分析。
①孙悟空(《西游记》)
②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8、现代文阅读
陪父亲看戏
①一个春寒料峭的周末,我从城里回家乡的小镇,去看望住在我妹妹家的父亲。由于临时有事,启程晚了些,到了妹妹家已经好吃午饭了。
②吃完饭,在客厅里跟父亲喝茶聊天,一向爱聊天的父亲似乎有些心神不宁,不时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我问他有事,他说没事。妹妹进来说,父亲要去看戏。
③原来,镇子里新开辟了一个农贸市场,请来县剧团以示庆贺,演的是老戏。父亲是个戏迷,早就打听着这一好消息。因为我刚回来,父亲觉着应该在家陪我聊聊,可是又惦记着看戏的事。
④一听看戏,我也来了兴致,因为许多年没在老家看戏了。不过,我对那些老掉牙的老戏倒不怎么感兴趣,目的是再重温一下在乡村看戏那种情景。于是,我提出跟父亲一块去看戏,父亲听了高兴得像个孩子,提起马扎就要走。
⑤戏台搭在露天市场上,从妹妹家到市场有三里多路。我要搀扶父亲,父亲却不肯,非要自己走不可,父亲一辈子就是这么个犟脾气。路窄,看戏的人多,说说笑笑,欢天喜地,我跟在父亲后边。年轻时如铁塔一般高大壮实的父亲,如今毕竟老了,腰背弯得非常厉害,人整个地缩了一大截。望着父亲的佝偻的背影,我忽而想起小时候,跟着父亲看戏的情形。
⑥那时,镇子在农闲时节,有时请来剧团演出,一般是在晚上。我们村离镇子有五六里地。父亲没上过学,不识字,却十分喜欢看戏,特别是那些老戏,他对戏中的那些人物和情节能够如数家珍,甚至还能一字不差地背过许多段戏文,高兴的时候还自个儿哼哼上几句。因此,一有演出,父亲就带上我徒步去镇子上看戏。戏台前面的好位置,早就让镇子上的人占去,我们大都是站在后边,远远地看戏台。父亲把我架在脖子上,我一边吃着父亲买来的糖球之类的,一边洋洋得意地看戏。其实,那时我年龄小,根本看不懂那些装扮怪异、拖着长腔的老戏,只是爱跟着父亲来凑热闹。吃完了糖球,不多会儿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父亲就把我驮在背上或抱在怀里。几乎每次散场,都是由父亲背着我回家。
⑦想着如烟的往事,看看年迈体衰的父亲,陡然心中涌起一种难言的酸楚。
⑧人山人海,挨挨挤挤,我搀扶着父亲,终于寻到了一个靠近戏台的好位置。刚刚坐定,戏就开演了,演的是吕剧《王定宝借当》,这是父亲最爱看的老戏。父亲满面喜色,仰着头,腆着脸,不停地吧哒着旱烟袋,目不转睛地盯着戏台,真是看得津津有味。看着父亲那十分投入忘情的样子,我心里偷偷地直发笑。
⑨这时,我的手机突然响起来,是城里一位要好的同学打来的,催促我赶紧回去,说晚上去某宾馆参加同学聚会。犹豫片刻,看看身旁陶醉戏中的父亲,然后断然回绝了,说在老家陪父亲看戏。
⑩红日西沉,戏才演完。父亲饶有兴致,似乎意犹未尽,一路上唠唠叨叨,评说剧情和角色,父亲十分高兴。陪着父亲看戏,我心里也有一种别样的幸福
【1】父亲本想去看戏 但为什么我问他有什么事时他说没事?
【2】“一听看戏,我也来了兴致”是不是我和父亲一样喜欢看戏?为什么?
【3】“年轻时父亲...缩了一大截”这句话对人物进行了什么描写?突出了什么?
【4】文中说“想着往事...难言的酸楚”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当时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5】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陪父亲看戏,我心里也有一种别样的幸福”这句话的。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爱,一个多么甜蜜的词语,多少人时刻期待着得到爱,多少人默默地付出着爱。
而大多数时候,爱都不是以疾风暴雨的方式来显现的,用心体会,用心品尝。妈妈的一声声唠叨,爸爸送的那本书,风雨中那个背影,一碗热腾腾的饭……都藏着浓浓的爱意。
请以“藏在________里的爱”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可从“唠叨”“书本”“风雨”“饭碗”等词语中任选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要求:(1)题目自拟。(2)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名称。(3)字迹工整,不得潦草。4.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