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德宏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又名潜,东晋诗人。他被称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B.《最后一次讲演》作者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红烛》。

    C.《社戏》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本文选自《朝花夕拾》,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儿时一些记忆,表达了作者对童年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D.《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室的弊端以及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同事也表现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偏僻  抉择  和颜悦色  振耳欲聋

    B.污篾  寒禁  出类拔萃  销声匿迹

    C.喧哗  帷幕  慢不经心  格物至知

    D.浮躁  震撼  川流不息  人情世故

  • 3、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yǎn) 黄发垂(tiáo)   与外人隔(jiān)

    B. 然(yí)   往来忽(xī)   石底以出(quǎn)

    C. (suì) 竹(huáng) 不盈寸(zēng)

    D. 洄(sù)   章(zhuàn) 水尤清(liè)

  •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六年之后,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

    ②从数字分析中发现,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的雁队,要比偶尔出现一只,多得多。

    ③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④换句话说,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而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我们先前所提出来的那种想象,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

    ⑤我和我的学生注意到每支雁队组成的数字。

    A. ①⑤②④③ B. ⑤①②④③ C. ①③⑤②④ D. ⑤③④①②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调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目泪,孤舟一系故因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①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1)本诗首联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按原文填空。

    (1)强调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2)写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运用排比句式表达作者对“食马者”强烈愤慨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题文)阅读名著能让我们看到高处的光、远处的爱和深处的智慧。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看到______(填主人公)为理想献身的崇高精神;读______(填作者)的《骆驼祥子》,可以看到作者对旧北京人力车夫的深切同情;读法布尔的《______》(填作品),可以看到作品中蕴含的睿智哲思。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课文《灯笼》诗,完成后面小题

    记得,做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回家总是很晚的。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

    在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的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作点缀。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入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松柏枝叶的点缀,用意却不甚了然。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

    最壮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震嫖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雪夜入蔡,同胡入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1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第一段通过写挑着灯笼,迎回祖父,表现长幼情笃的情感。

    B. 选文第二三段写接过纱灯,上下灯学,突出母子情深。灯笼寄托着母亲的慈爱和牵挂。

    C. 而“亮起了人的耳目”,点明受到典故中爱国精神的感召与激励,这些抗击敌寇、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永远激励着后人。表达出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D. 选文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跳出个人情感圈子,转为家国情怀,面对当时时局充满上前杀敌、打击日寇的热切希望,也表达对时局的担忧,微露消极情绪。

    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 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绪写来,孩童心性,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自然流淌出来,意绪纷繁。

    B. 作者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的表达,情感也转而为悲壮激越。

    C. 本文笔调闲适,情感真挚深沉、郁闷,意趣优雅,语言活泼。

    D. 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以小见大,抒发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请以“阳光正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透露个人、学校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