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B.这种工具能在术后帮助医生将组织自动缝合在一起,并能做到天衣无缝。
C.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而同学们还沉醉在老师美妙的故事中。
D.小伙伴们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不一会儿,大家都销声匿迹了。
2、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到1966年间傅雷及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100多封。
B.傅雷主张父母应该教给孩子这样的人生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真实地再现了前苏联国内革命战争前后的社会特点和时代画卷,热情歌颂了为祖国而战的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
D.保尔钓鱼时偶遇丽达,互生好感,但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他与初恋情人丽达感情上产生了裂痕,最终他不得不牺牲爱情。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诬蔑(miè) 皎洁(jiǎo) 羁绊(bàn) 挑拔离间(bó)
B.瞭望(liào) 褪色(tiù) 亢奋(kàng) 不知所挫(cuò)
C.狡辩(biàn) 萌发(méng) 携带(xié) 不修边幅(fú)
D.萦绕(yào) 两栖(qī) 迁徙(xĭ) 相辅相承(chéng)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告诫 霎时 蠕动 前呼后涌
B. 颠簸 豁然 懈怠 穿流不息
C. 巍峨 缭绕 演绎 安营扎寨
D. 映照 苍劲 懈怠 风云变换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笔,写出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令他上下追寻。
B.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有一唱三叹、回环反复的美感,还有深化意境的作用。
C.“宛在”一词在诗中反复出现,形象地写出美好事物可望而不可即的朦胧缥缈之感。
D.诗歌每章开头以景起兴,利用蒹葭、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
【2】“白露为霜”到“白露未已”的变化在诗中有什么寓意?
6、古诗文默写。
(1)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2)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3)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卜算子·咏梅》)
(5)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中感谢恩师徐怀中先生,可以说有了徐怀中才有了莫言。这让我们想起《马说》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作者通过写景渲染自己暗淡悲惨的处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诗人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卖炭翁》中突出交易的不平等,揭露了宫市、封建统治阶级对百姓的剥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文字出自苏联作家_____(人名)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是在_____的情况下,思考生命的价值。之后,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仍然不向命运屈服,以另外一种方式——____ 践行着他生命的誓言。
(2)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____)(____)
A.路遥《平凡的世界》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温暖而不平凡的世界。哥哥孙少安不安于现状,立志改变乡村贫困的面貌。弟弟孙少平渴望走出乡村,融入现代文明。
B.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创作了《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巴尔扎克传》。
C.《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与法布尔独特的研究方法有关。他一反常规,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
D.保尔在历练与考验中成长,这就如同钢铁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历练与考验,坎坷与起伏,锻造了保尔的信念和意志。
E.保尔救出朱赫来后,被谢廖沙出卖,被白匪关押起来。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雅言”与“俗语”
“雅言”:①指中国古代通行的标准语,即古代的普通话:②文雅的语言:③正确合理的言论,正言。
“俗语”:通俗而广泛流行的语句,简练、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
——《现代汉语词典》
【材料二】
语言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关键是运用要得体。语言得体,就是语言要适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有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分。内部环境是指文章的上下文,或者说话的前后语;外部环境是指语言交际的社会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话题,乃至说话人的情感和思想倾向等等。
【材料三】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世界各地守望相助。以下是寄语摘录:
a.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b.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c.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世界加油!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的普通话可以称之为“雅言”。
B.“俗语”都是劳动人民所创造出来的。
C.“雅言”在使用的时候比俗语高雅,所以推荐使用。
D.“语言的得体”就是语言能表达使用者的情感。
(2)同学小华的妈妈认为【材料三】中a句、b句的表达更得体,而c句的表达太俗,不够好。你认为呢?请结合材料内容向小华妈妈谈谈你的看法。
9、题目:瞧,这是我们的________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