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B.《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C.信天游本是民歌的一种,属于山歌性质,流行于陕北一带。歌词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节,经常是上句道出真意,下句比兴。
D.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是他写给当时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
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B. 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C. 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D. 有一处需经隧道,穿山而过;俯瞰脚下峡谷,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
3、下列句子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
②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③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调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④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⑤从早到晚,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
⑥它们现在所吃的玉米粒在整个冬天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所以才未被那些在雪中搜寻玉米的乌鸦、棉尾兔、田鼠以及环颈雉所发现。
A.③②①④⑤⑥ B.②⑤①③④⑥ C.⑤①④⑥③② D.②⑥④①③⑤
5、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关雎》从行为动作上生动形象的写出君子对淑女思念之深的短语是__________。
【2】《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请结合《关雎》简单分析一下运用重章叠句这种形式的作用。
6、按要求默写相关古诗文名句。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_____________。
(2)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
(3)呜呼!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__!
(4)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居者有其屋”的美好愿望。
(5)白居易的《卖炭翁》中体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题文)阅读名著能让我们看到高处的光、远处的爱和深处的智慧。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看到______(填主人公)为理想献身的崇高精神;读______(填作者)的《骆驼祥子》,可以看到作者对旧北京人力车夫的深切同情;读法布尔的《______》(填作品),可以看到作品中蕴含的睿智哲思。
8、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术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翻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四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十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术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站,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2】为什么“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不能删去。
【3】说说“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一一句中的“这里”具体指的是什么?
【4】指出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说明方法:
作用:
(2)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说明方法:
作用:
【5】阅读第⑤段,请具休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9、作文(60分)
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中说:“伟大的心灵有如峻拔的山峰,……我并不认为一般人都能生活在高山之巅。但不妨一年一度登高礼拜。他们可以在那儿更新肺部的气息和脉管中的血液。在高处,他们会感到更加接近永恒。待回到人生的平原,他们将满怀勇气面对日常的搏斗。”
罗曼·罗兰的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和思考?你在生活中是否有向你心中的英雄汲取力量的时候?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①将拟好的题目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文中不要出现(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