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迪庆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会展中心。

    B.“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

    C.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D.最近,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 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缔造了工匠的神话。

    ②天边的云彩不停地   着,时而如白雪堆积的山峰,时而又变成大海的浪花泡沫。

    ③在学校日常管理上,我们强调组织纪律性并不反对发展学生的个性,   ,我们还要保护这种个性。

    A.传承  变换  反之 B.传承  变幻  相反

    C.继承  变幻  反之 D.继承  变换  相反

  • 3、下列句子中“与”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庄子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 呼尔而

    C. 吾谁   D. 徐公孰美

  • 4、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

    ②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③黄昏时,主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

    ④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

    ⑤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

    ——选自八下语文课本·阿来《一滴水经过丽江》

    A.③①④⑤② B.①④⑤③② C.③④①②⑤ D.①②④⑤③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古诗文阅读。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注释)①公元842年,北方回鹘族向南骚扰,北方边民流离失所,杜牧时任黄州刺史,闻此而忧之,特作此诗。②金河:泛指北方边地。③虏弦开:指北虏发动军事骚扰活动。④仙掌:长安城建有金铜仙人舒掌托起承露盘。仙掌指此。⑤长门:指长门宫,失宠者幽居的地方。⑥水多菰米岸莓苔:菰米,莓苔都是雁的食物。

    1下列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古代的一些物象常常被寄予特定的含义,例如本诗中的“早雁”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中的雁都有一样的特定含义,表达的都是相同的情感。

    B.“惊飞四散哀”中的“惊、飞、哀”等字,从情态、动作到声音,写出连续发生的情景,层次分明而又贯串一气,是非常真切凝练的动态描写。

    C.“仙掌月明孤影过”一句中,“明月”与“孤影”两个意象互为映衬,写出了一种幽静与超然的意境,给人一种超脱凡尘的空明之感。

    D.“岂逐春风一一回”中的“回”字是写大雁秋来春返。“岂”字暗示大雁无家可归。

    E.本诗通篇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是似乎句句写雁,实际上句句写事。句句写实。

    2诗歌中的早雁比喻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文背诵默写。

    (1)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2)水击三千里,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3)庄子日:“子非我,________?”(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傅雷家书》这本洋溢着父子深情的家书,一定有许多地方会引起你强烈的共鸣。请结合你的阅读,简要说说,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人?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论“入迷”

    茅盾

    ①有多种多样的“入迷”。

    ②吉诃德(指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看武侠小说把一份家产几乎看光,还嫌不够,还要出去行侠,终于把一条老命也赔上。这是“入迷”的一种。

    ③《红楼梦》上香菱学诗,弄得茶饭无心,梦里也做诗。这也是“入迷”。但据说香菱居然把诗做好了。

    ④乡间有伧夫伧(粗人)读《封神榜》,搔头抓耳,心花大放,忽开窗俯瞩,窗下停有馄饨担,开了锅盖,热气蓬蓬直上。伧夫见了,遽大叫道:“吾神驾祥云去也!”跨窗而出,把馄饨担踹翻了。这又是一种的“入迷”,然而程度远在吉诃德先生之下。

    ⑤堂吉诃德先生的“入迷”,结果是悲剧。乡间伧夫的“入迷”,结果是喜剧。香菱的“入迷”,结果不悲不喜,只成了一篇平凡的故事。就“入迷”而论,堂吉诃德先生实在是伟大的;你看他始终不动摇。乡间伧夫那一幕喜剧,叫做一时发昏,也许他赔偿了馄饨担以后就发誓不再看《封神榜》了。但当他高叫“吾神驾祥云去也”,而且撩衣跳窗的时候,他那态度倒也是“严肃”的,他确实“走进了《封神榜》”,不自知其非书中人了!至于香菱,她茶饭无心地读杜工部温飞卿的时候,她唯一目的是自己也做个诗人。使她着了“迷”的,不是杜工部他们的作品,而是她自己想做诗人这一念的“虚荣”。故就“入迷”而论,香菱的,便是最下乘!

    ⑥有些人一拿起小说来读,便在心里说:“小说家言,岂能当真。”于是他带着怀疑的微笑,被动地看下去了。有些人进了戏园,就自己提醒自己道:“这是做戏呀!”于是他让戏拉着,坐到终场。他们自视为绝顶聪明的人,视堂吉诃德先生为天字第一号笨伯。可是我们说,真正含有严肃的人生意义的小说或戏曲,原来不是给此等人看的!此等人看小说进戏园只是糟蹋时间罢了!读小说或观剧,一定得有几分“入迷”──就是走入作品中,和书中人一同笑一同哭,这才算不负那小说或戏曲,而小说或戏曲也没有白糟蹋了他的光阴。

    ⑦一位作家写作品的时候,也非“入迷”不可。他的感情要和他笔下人物的感情合一。他写的人物不止一个,然而他所憧憬的,或拈出来使人景仰或认识的人物,却只有一个或一群;作家就要恨此人物所憎恨的对象,拥护此人物所拥护的一切!作家必须自己先这么“入迷”,然后可望读者也“入迷”。然后他的作品不是消遣品,他的力气不算白费。一个演员在舞台上假使存了“我是在做戏”的念头,他的戏一定做不好。

    ⑧现在常听得人说:“多读杰作,学取技巧。”这话是不错的,但假使像香菱似的一面读杰作,一面心里想:“我读完了这些,我就是文学家了。”那他还是白读。他读杰作的时候,应当毫无杂念,应该只是走进书去,笑时就笑,哭时就哭──他应该“入迷”!所谓技巧的学得这一步,是在他几次“入迷”以后自然而然的结果。他把杰作咀嚼消化,成为他自己的力量了。倘使他读杰作的时候心里总惦记着“快学技巧呀!”他在杰作的字里行间时时都发生“这是不是技巧”的问号,那他决学不到什么技巧。要是他自以为“学到”了一点什么,那也不是真正的学到,而是生吞活剥的模仿,甚至是剽窃!

    ⑨归根一句话,人与文学的关系,“入迷”是必要的!

    1文中列举三种“入迷”的人,他们的特点是什么?

    2第⑥自然段说“他们白视为绝顶聪明的人”,“他们”指的是哪一类人?“而小说或戏曲也没白糟蹋了他的光阴”,“他”又指的是哪一类人?

    3作者最后指出:“人与文学的关系,‘入迷’是必要的!”请阐述“入迷”在文中的确切意思。(不超过35个字)

    4读完全文,你或许会联想到自己在阅读中入迷的情景,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自己读书入迷的情景。(不超过80字)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你看过不少电影和电视剧吧,其中哪一部给你留下印象最深?为什么?就此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