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手把文书口称敕(chì),回车叱(chì)牛牵向北
B.《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
C.高者挂罥(juān)长(cháng)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ào)
D.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之间
2、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深夜,小强一人走在黑暗的巷子里,自言自语道:“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B. “因一点事耽搁,我来晚了。”张华一边擦汗一边对等候多时的朋友说:“还请见谅。”
C. 小马提醒小红:“过马路不要玩手机,太危险啦!”小红回应道:“多管闲事!”
D. 公交车上小雪冲着身边的小伙子吼道:“不要再挤了,我都要被挤成罐头里的沙丁鱼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显然被震耳欲聋的欢呼所震撼,拜仁出让的科比亚什维利很快在20分钟又进一球。
B. 平淡的一天来到了,我漫不经心地穿过操场,走进教学楼,一踏入班级就被喧闹包围了。
C. 咱们慕名来到了这家特色餐馆,品尝到了他们的招牌菜,都真心地夸赞他们的美食名副其实。
D. 虽然这段记忆已被尘封多年,但只要有人一提起,往事就会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眼前。
4、下列句子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分别属于连词、名词、动词。
B. “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于是人们就得出结论:这些弧雁是伤心的单身。”句子中划横线的短语依次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C. “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这个句子的主语是“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
D.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桔、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人民注意了关系”。
5、阅读《蒹葭》,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展现的画面。
【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6、诗文默写。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2)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_。《蒹葭》
(3)晏殊《浣溪沙》中将惋惜与欣慰交织,又深含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5)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6)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与谢中书书》)
(7)__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
【1】上面选段选自《傅雷家书》,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B.《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养的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书。
C.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艺术家,次为人,再为钢琴家,终为音乐家。
D.傅雷先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傅聪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教导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傅雷在这封信中,从哪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教导?
【3】怎样才能成为傅雷所希望的有教养的青年?请简要回答。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丽江秋韵
①两汉和李唐帝国浩浩的商队,沿河西走廊出嘉峪关,经喀什西向藩邦展示东方大国风情的时候,在西南的苍茫群山中也跋涉着一支马队,出蜀中、云南,穿高原雪山,远涉印度。一路烟雨风霜,一路凄迷坎坷,茶马古道在赶马汉子的苍凉歌声中蜿蜒延伸。
②丽江——一个清秀的地名,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目睹了马帮汉子的别离辛酸。走近丽江,只为聆听一曲幽幽的古歌……
③在丽江古镇五花石铺就的街道上,秋风中似乎混杂嗒嗒的蹄音,辘辘的车轮,马帮汉子晦涩的俚语,商户的叫卖声依然热闹,车轮印就的石板依旧平坦,老字号的商铺牌匾悬挂故然,村头的水车似在等候,依门的胖金花似在守望……一切的一切静候着远去马队归来的音讯。让脚步再轻些,再轻些,我们怎忍心踏碎古老的梦境,又怎忍心风中的韵律远去无寻?
④丽江,古老茶马故道上的一个驿站,曾经以为[A]沧桑是它的面颊,风尘是它的气息,幽怨是它的魂魄,凄怆是它的气韵。有谁能想到秋日的丽江如纳西少女,眉清目秀,灵毓脱俗,亦歌亦舞,亦诗亦画。
⑤“高原姑苏”,街面是美丽的五花石,有街多有河,有河自多桥。户户杨柳依依,家家小桥流水。不同的是桥和河更小巧玲珑,河中也少了泊船。灰瓦白墙,木柱画廊,家家店铺琳琅满目的风味浓郁的民族手工艺,服饰。茶馆内偶尔有一只胡琴从柳丝间飞出,铮铮成韵。
⑥丽江的故事缠绵中也有风趣。因为旧时的首领姓木,于是便从不建城墙,以避木被口围而成“困”。当地多姓“和”,传为纳西族戴帽背筐,就在首领的“木”上也加帽(一撇)加筐(一口)而成姓。纳西族传统男主内,女主外,一些工艺画和布偶用帽子区别性别,戴帽的是女性,因为她们要在太阳下劳作。男人们却在家琴棋书画,当然远行经商也要男人去远涉异国他乡。他们的琴声便也飘荡在行道上,流淌在亲人的睡梦中。
⑦像一切驿路客栈,丽江从来就没少了酒。[B]当一串串大红灯笼染红河水的时候,丽江像烛光里的新娘。在纳西姑娘和小伙儿的对歌声中,酒香也开始在古城中弥漫开来,烈性的白酒,香醇的红酒,还有啤酒、咖啡。[C]觥筹交错中,亲情,友情,爱情,在古城中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纳西族也喜欢用歌声述说心中的坚毅和志向。
⑧丽江城内的河水来自雪山,晴朗的日子,站在古城的高处放眼望去,玉龙雪山就在眼前,于是古镇口便建起了“嵌雪楼”。坐在“嵌雪楼”的茶室,注目墙上的牛头,抚摸手边的木栏,听着窗外飞檐铃铛的清音,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
(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第③段中加点的“古老的梦境”在文中的含意。
【2】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省略号,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其作用。
【3】通读全文,说说第⑦段中[C]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内容和表现方法方面对其作简要赏析。
【5】第⑧段以“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收束全文,有何作用?
9、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最___________的陪伴
(2)阅读文字后作文
每个人都曾有一段独特而难忘的旅行,在旅途中我们可以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遇见惊喜……在前行中感知世界的奇妙,收获生命的成长。
请用你的妙笔记录旅程中独特感受吧,题目自拟。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