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白杨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写于作者被贬永州时。

    B.《社戏》选自《呐喊》,课文所写的“社戏”是绍兴乡村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作者是鲁迅。

    C.《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

    D.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恐龙无处不有》用在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佐证“板块构造”理论,采用了空间顺序。

  •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追求诗与远方的生活已经成为大众的一种潮流,对此,好些人也质疑:到底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有人放弃了稳定的生活, ;有人远离了大城市的喧嚣, ;但也有人舍弃了异地的梦想, 。 诗与远方的追求不同,选择的生活方式也不同。

    ①追寻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 ②追寻亲情的陪伴和心灵的归憩 ③追寻一种诗意的流浪生活

    A. ③①②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①②③

  • 3、填入下面语段空缺处的语句,最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说出承诺并不难,有时只是轻轻的一句话,_________,有时只是一次默默的握手。但做出承诺的决定却是不易,因为轻轻一句话,那是用信誉凝写成的铮铮誓言; _________, _________;默默一次握手,那是用人格定下的切切保证。负起承诺,就负起了不变的真情,就负起了不悔的初衷。

    A.有时只是一个微微的点头 一个微微点头 那是把堂堂契约用良心书写

    B.有时只是一个微微的点头 微微一个点头 那是用良心书写的堂堂契约

    C.有时只是悄悄的一个眼神 悄悄一个眼神 那是被灵犀浸透的会心眼神

    D.有时只是悄悄的一个眼神 悄悄一个眼神 那是会心的眼神被灵犀浸透

  •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驿道(yì) 擦(shì)   翠(fěi) 望(yáo)

    B. 拾级(shí)   蔓(yán)   刻(qǐng)   沟(hè)

    C. (chěng)  寒(jīn)   时(shà) 告(jiè)

    D. 怠(xiè)   然(huò)   动(rú)   演(yì)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关于下面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塞下秋来风景异”句中,一个“异"字,概括地写出了塞下秋季和内地大不相同的风光;一个“异”字也暗含有惊异之意。

    B.“浊酒一杯家万里”中“一杯”与“万里”于数量上形成了悬殊的对比,突显了浊酒难以消解的浓重乡愁,造语雄浑有力。

    C.“千幢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词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将“边声、角声”里、“千嶂、长烟、落日”中的“孤城”城门紧闭、战事稳固、胜利在望的军事态势简单明了地写了出来。

    D.“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句,写出了将士们既希望取得战事胜利,又难免思念家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统一构成了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三月兮。(《诗经·郑风·子衿》)

    ②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⑥驿外断桥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⑦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2)默写《关雎》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英雄”的解释是“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名著中的“英雄”形象比比皆是,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分析人们将其称为“英雄”的原因。

    ①孙悟空(《西游记》)        ②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材料一)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材料二)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材料一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2阅读材料二,结合材料一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反常的自然现象?

    3“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凡是”有什么表达作用?

    4材料一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采用这种说明方法在本文的好处是什么?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按要求作文

    时下流行晒幸福、晒旅行、晒美食等等,你想晒晒什么呢?

    请以“晒出我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