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 , , , , 。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④⑤③
C.①④②③⑤
D.④①②⑤③
2、《水浒传》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请你按照书中情节顺序,选择对下列三幅图片排序正确的一项( )
A.拳打镇关西 大闹五台山 倒拔垂杨柳
B.拳打镇关西 倒拔垂杨柳 大闹五台山
C.倒拔垂杨柳 拳打镇关西 大闹五台山
D.大闹五台山 倒拔垂杨柳 拳打镇关西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的《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小说集《呐喊》。
B.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
C.《核舟记》选自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是清代的张潮主持编辑。
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抒情议论,属于说明文的范畴。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教然后知困。
B.大道之行也
C.讲信修睦
D.矜寡孤独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①。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①老病休:因年老多病而离职。
【1】赏析诗歌第二联。
【2】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2)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3)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4)知困, ______________. (《礼记•虽有嘉肴》)
(5)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李白《送友人》中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的一联诗句是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7、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语段,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内容。
阅读,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翻开鲁迅的《________》(填作品),这美妙来自于藤野先生、阿长等平凡人物虽质朴简单却感人高贵的心肠;品读________(填作者)的《云南的歌会》,这美妙来自于山野、山路、林寨诗意的浪漫,对歌、漫歌、传歌本色的淳朴;咀嚼___________(填朝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这美妙来自于“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颔首领悟。
(2)罗曼·罗兰说“托尔斯泰很悲哀,可不失望”,请你结合《名人传》中人物的具体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与读书相比,我是偏重于前者的。因为我觉得行路更具生命的快意。孔夫子周游列国,倡导“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陆放翁远行之后深深感叹:“纸上得来终觉浅。”大思想家培根认为:“对于年轻人,旅游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而对于成年人,旅游则构成一种经验。”
人在旅途,非但增长见识,而且由此也容易引发出人生的感慨。比方曹操步出夏门而作《观沧海》;王之涣登鹳鹊楼而吟“欲穷千里目”;李白出荆门感叹“蜀道难”;杜甫登高展望“不尽长江滚滚来”……一个人的思维空间会由此而变得开阔,生命会由此而变得充实,生活会由此而更加富有情趣和味道。走过北京环城大街,才会觉得自己居室前小路的狭窄;漫步上海外滩眺望,才会有现代文明扑面而来的感觉……人在旅途,接受了各种信息,这时才会深深感觉到自己知识的贫乏、读书的不足,从而激发强烈的读书愿望;才会感到不能夜郎自大,沾沾自喜,必须勤奋读书,奋起直追。
行路与读书,是相辅相成的求知途径,两者皆人生不可或缺。不读书去行路,那是盲人骑瞎马,不行路尽读书,就会成为井底之蛙。路行得多,书读得多,真才实学源出于此。
【1】本文作者论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首段陆放翁的话否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培根的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的主要意思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上面的文章,你觉得还有什么值得思考的问题,请自拟一问,并给出答案。
问题:
答案:
9、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令人心暖的人、让人感动的事,在这样的人事中感受着人间的美好,净化了自己的心灵。
请以“点赞”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任选一个角度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抄袭、套作给分为10分以下。如果抄袭前面阅读材料,为0分。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