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一名女司机在高速路上违章驾驶,导致临道男司机怒不可遏。
B.秦始皇兵马俑展览开始后,参观的人接踵而至。
C.李老师被同学们前呼后应地推上了领奖台。
D.在青山绿水间浮光掠影,在名篇佳作中流连忘返,都能让我们领悟美的真谛。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菲的世界》是英国作家乔斯坦·贾德的作品,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
B.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在艺术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经常通过书信指导远在波兰的儿子傅聪。
C.《社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朝花夕拾》,作者在文中刻画了一群鲜活的农家少年形象。
D.《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专门以小说形式写给中学生的,作者是朱光潜。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自然界留下了痕迹。如雨打沙滩的遗迹,……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
B.所幸,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而是无所畏惧、无可指摘地挺了过来。
C.百十个安塞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使人叹为观止。
D.大家知道我不是主观上要去剥削年轻人,对我比较谅解,见报以后也不以为意,知道是怎么回事。
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学习之后才知道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有困惑的地方。
B.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
D.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译文: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作乱的窃贼就不会再盗窃。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鹊桥仙·一竿风月
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①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掉,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注)①钓台:位于浙江省的富春山麓,相传东汉严光,曾隐居于此耕读垂钓。
(1)这首词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的民间传说有关。
(2)对渔父这个形象,你怎么看?
6、默写填空。
(1)明时思解愠,________。(《孤桐》)
(2)________,志在千里。(《步出夏门行》)
(3)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满江红》
(4)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5)一狼洞其中,________。(《狼》)
7、文学名著阅读,完成后面题目。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1)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2)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
8、泉
贾平凹
①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了。家里传来消息说:“它死得很惨,被拦腰折断,又裂为四块,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了。”我听了,很是伤感。
②打我记事起,这棵老槐树就在门前站着,是那么粗,那么高。我们这些孩子,日日夜夜恋着它。冬天,大地上光秃秃的,老槐树也变得赤裸裸的,鸟儿却来报答它,落得满枝满梢。这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吐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树就是一首歌。我们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③我不能不去看它了,一回到村口,就急切切地找那老槐,果然,没看到它。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老槐,被劈成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墙角,白花花的刺眼。我心里不禁抽搐起来: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失了呢?我痛心不已。
④夜里,我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要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突然,我看见在树桩四周的皮层里,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⑤小儿从屋里走出来,摇摇摆摆的,终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爸爸,树没有了。”“没有了。”“爸爸也想槐树吗?”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要时就消失了。
⑥小儿突然说,“爸爸,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水一样的声音?这是我曾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啊!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
⑦“泉!生命的泉!”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紧紧搂住了我的小儿。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涌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条根,该是那一道道的水源了吧!
⑧我有些不能自已了。月光下,那嫩嫩的枝条上,绿绿的小叶一片片绽了开来。“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能的。”我肯定地说。
⑨说完了,我们就再没有言语,静静地坐在“泉”边,谛听这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1】请认真阅读选文,在表格A、B、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听到老槐树惨死的消息 | B |
A | 痛心 |
小儿发现了树桩是一口“泉” | 激动(喜悦) |
【2】请结合语境,从内容和表达角度对选文第②段画线句进行赏析。
【3】请比较下面原句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原句: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绿的,鲜鲜的,深深的。
改句:一片片绿绿的,鲜鲜的,深深的小叶占了开来。
【4】文章在构思方面很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的发现。
9、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痕迹
约翰·罗斯金
把每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
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
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
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
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请以“痕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