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生不会剥煮熟的鸡蛋、不会拿扫帚扫地,大学生让家长定期到校洗衣服、请家政公司来宿舍搞卫生......类似报道频频引发社会热议。2022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新版课程标准显示,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健康、农业生产劳作等任务,将分别贯穿不同年级段。新课标将劳动课作为独立课程是基于( )
①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的课标是正确的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学生发展有反作用
③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④劳动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和最活跃的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豆汁焦圈钟鼓楼,蓝天白云鸽子哨”,悠扬的鸽哨是北京的城市声音。曾经,杂乱的鸽笼挡住了四合院的女儿墙、蝎子尾,盖住了清水脊、青灰瓦,颜色、用料也与中轴视廊整体景观格格不入,鸽笼成为中轴线第五立面(屋顶)修缮改造的重要内容。升级后的新鸽笼,与中轴线整体风貌融为一体,使用更加舒适、方便、安全。这一做法中( )
A.鸽笼治理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B.创新设计理念是成功改善人居环境的首要前提
C.老城的保护和有机更新是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
D.在现代文化的普遍性中包含着古都文化的特殊性
3、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贵州桐梓云峰岩灰洞内发现的石器制品皆用锤击法打片制成。其中有一件带尖角的刮削器,前端被加工成鸟喙状的相当薄的刃口,十分锐利。岩灰洞内的发现( )
①反映了当时精细的加工技术
②意味着金属工具被广泛使用
③佐证了当时处于旧石器时代
④是当时社会生产关系的呈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特别强调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特别坚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主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②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科学统一
③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机械性
④揭示了社会历史领域的辩证法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邓小平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另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的试,大胆的闯”。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的向前闯,大胆的去实践。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C.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D.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6、2023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在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重要作用的学科取得突破,形成一大批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这表明( )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认识源于实践并推动实践的发展
③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新状况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玉米、水稻驯化过程是否遵循共同的遗传规律在科学界长期存在争论。经过我国三代科学家近20年的研究发现,玉米基因KRN2和水稻基因OsKRN2受到趋同选择,并通过相似的途径调控玉米和水稻的产量。此研究为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科技支撑。这表明(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正确意识能有效改造世界
②真理性的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会不断被推翻和超越
③农作物育种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④人类的认识运动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我国的诗词、成语和古语中蕴含丰富的哲理。下列诗句、成语或古语与其所蕴含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④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近年来,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大肆组织、诱骗一些人参与犯罪,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此,我国政法机关加大了打击惩处力度。2023年8月15日,中泰缅老四国警方在泰国清迈举行针对本区域赌诈及衍生的人口贩运、绑架、非法拘禁等犯罪的专项合作打击行动启动会。各方表示,将用实际行动展示四国警方团结合作、严打赌诈的坚定决心。这充分体现了( )
①追求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所有国家的共识
②中泰缅老四国存在着共同利益,这是四国合作的基础
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④当今世界仍不安宁,传统安全威胁因素依然是和平的主要障碍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0、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旨在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由此可见( )
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②完善上层建筑意在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④调整生产关系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从大运村里每天不重样的主题晚会、非遗技艺体验,到盖碗茶、火锅的市井气息,再到杜甫草堂的绿树红墙、金沙博物馆的“太阳神鸟”、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花花”……大学生运动儿们既体验中国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体验当地人有滋有味的平凡生活,更深切感受到人们的热情友善。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
①文化的多样性来自于社会生产生活的丰富性
②历史积淀的厚度是衡量文化先进程度的尺度
③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规定了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关于国家的起源,“政治共同体”理论揭示国家的目的是一般的、普遍的幸福,主张国家是一种自然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有益的团体。这种观点( )
A.认为国家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B.抹杀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C.否认了国家是为实现共同利益而建立的
D.揭示了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
13、N县2023年全面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阵地建设,做细村级“前沿哨所”,聚合村两委、基层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平安志愿者、乡贤等力量,选聘1000余名专兼职调解员,面对面与群众议事调事,就地化解矛盾,构建起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第一道防线。N县的做法( )
①有利于推动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程序化
②借力多元治理主体筑牢法治国家的基础
③确保群众反映的每一件事都能妥善解决
④能够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精细化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3年10月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精辟概括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1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刻总结三个方面的重要经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这个重要经验蕴含的哲理是( )
①整体影响部分,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③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重视局部
④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轻舟已过万重山”。经过几年来奋斗,华为终于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打开了一个缺口,迎来了新款5G手机Mate60的发布。华为的发展虽充满挑战,但是它不仅没有倒在美国全面封锁的牢笼中,反而爆发了更强大的战斗力,再次震撼世界!华为的发展表明( )
①作为新出现的事物,一定拥有光明的前途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不是一帆风顺的
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勇敢面对挫折和考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下面漫画反映了七国集团(G7)峰会已被美国绑架、七国集团已沦为美国的工具、G7变G1的现象。漫画揭示了( )
①西方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②多极化推动传统国际体系发生了深刻变革与调整
③霸权主义将本国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利益之上
④国家利益的对立必然会引起不同国家之间的冲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1973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宝塔消防救援站在革命圣地延安成立。建队50年来,该站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理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实际行动履行了“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一切”的铮铮誓言。2023年11月,中央宣传部授予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宝塔消防救援站“时代楷模”称号。这启示我们( )
①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②要在不懈奋斗和奉献中创造精彩人生
③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自我价值
④正确的价值选择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23年的夏天,架梯子、站房顶、爬围墙,现场观众人山人海,网络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过一亿……贵州省黔东南州台盘乡大山里的“村BA”更火了。未来乡里打算把台盘村的篮球文化、阳芳村的五彩油菜等串联起来,打造文体新地标、旅游新名片,建设美丽乡村。“村BA”赛事的兴起表明( )
①人民群众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④调整生产关系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2023年11月7日,“湖北十堰——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大会”将在深圳拉开帷幕,湖北十堰将全面推动湖北十堰与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深化合作交流、互利共赢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同样因政策指令而拓荒起步、登上历史舞台,同样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样开放包容的城市特质,既推动着深圳在新时代持续擦亮着先行示范区的名片,也为十堰创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带来了难得机遇。这说明( )
A.不同的城市特色寓于同样开放包容的特质之中
B.集中全部力量发展龙头产业才能促进城市发展
C.挖掘城市共性是实现城市联动发展的关键一步
D.把握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促进城市发展焕发新机
【2】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最好的“梧桐树”。2023年,深圳连续第四届举办“深圳企业家日”系列活动,着力打造政企沟通和企业交流平台;十堰市政府也把“放管服”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先手棋”,不断为城市发展赢得新机。从哲学上看,这么做是因为( )
①营商水平的高低决定一个城市的性质和面貌
②通过调整上层建筑可以更好推动生产力发展
③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必须要通过改革来实现
④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事实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 )
①符合各国的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道路
②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的发展道路
③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
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讲述了流落在大英博物馆的众多文物通过传递书信渴望回家的情节。该剧展示的隋代大理石阿弥陀佛像、辽代三彩罗汉、宋代木雕观音坐像、明代铜铸真武像等诸多文物体现出古人精湛的艺术造诣,尽显中华千年文化风采,这些文物所承载的文化( )
①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②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③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点
④是民族文化的结晶,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顾诵芬生于书香门第,7岁时在北平,目睹日军轰炸城市,立志投身航空事业报国。自1956年起,顾诵芬先后参与,主持我国第一款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机型的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并创造性解决了大超音速飞行的飞机方向安定性问题和跨音速的飞机抖振问题。顾诵芬的工作经历与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轨迹完全重合。他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构建起现代航空产业体系的过程。这启示我们( )
①人生的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价值的肯定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脚踏实地、顽强拼搏
④只有提高自身知识修养才能为国作贡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2023年3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将协助安理会苏丹制裁委员会工作的专家小组授权延长至2024年3月。中方认为,安理会对苏丹施加的制裁已经过时,理应根据形势发展予以解除,维持对苏丹的制裁不仅在政治和安全上站不住脚,而且限制了苏丹政府的安全能力。因此中国投了弃权票。上述材料说明( )
A.中国对待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主张
B.中国坚决反对将本国利益凌驾于他国的利益之上
C.中国主张将谈判与对话作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
D.中国尊重苏丹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24、2023年12月21日晚专题片《榜样8》开播,节目邀请钱七虎等6名党员参加录制。钱七虎是一名军事科学家,1937年出生,炮火纷飞的童年让他下定决心为国铸盾。六十年来,他创建了我国现代防护工程学科体系,为我国防护工程各个时期的建设发展和科技水平跃居世界前列作出开创性、历史性贡献。他甘为人梯、为战育人,一生淡泊名利,表里俱澄澈,肝胆皆冰雪。他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②价值选择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③价值选择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和实践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深刻结论。“实干”从哲学上说可以是“实践”,也可以是“劳动”。“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唯有“实干”方能兴业兴邦,益民、益天下。
材料二:实干不等于盲干和蛮干。“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地利用自然,乱砍滥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霾在被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严重的会致人死亡。
材料三: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而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人则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十七大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战略任务,强调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三个方面加以转变;十七届五中全会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并作出了具体部署。十八届六中全会又提出了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方向,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对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和创新创造寻求新的主导产业,使中国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1)依据材料一,从哲学上说明实践的重要性。
(2)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和客观规律的知识,分析材料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3)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过程。
26、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是否具有权威是由执政党的性质决定的。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碎片化学习、视频学习已成为普遍趋势,特别是最近兴起的“教育云”和微课程已使课堂景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许多学校都在整合公用教育资源,运用博客、微信、QQ等上传自己的教案、课件、论文,进行资源共享。打破传统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建立“云教室”,通过“微课堂”等形式构建一种师生共同参与讨论的交互式学习过程。学生通过个性化有选择性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对于一些在学校课堂上没有完全掌握的问题,学生也可以在家里进入“云教室”进行“再学习”。与此同时,老师们还在“云教室”里开设了陶艺、剪纸、跳绳、魔方、标本制作等二十多门特色课程供学生选修。
材料二 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这次高考制度改革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难度最艰巨的一次改革,具体内容包括:一、实施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的人才选拔方式;二、完善高中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习好各门课程,克服文理偏科现象;三、部分科目实行一年多考,减轻学生高考压力;四.完善高考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清理规范升学加分政策,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五、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立交桥,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次选拔机会。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科技进步对学校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28、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2016年8月21日,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不利情况下顽强拼搏,时隔12年之后第三次取得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凑响中国时代最强音。女排精神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后的经验总结:“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是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整个社会处于百废待兴又充满希望的状态。1986年中国女排实现历史性的五连冠,向国人和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女排的热潮。因此,女排精神从一开始就超出了体育竞技范围,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当前,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仍然充满风险和挑战。我们要大力弘扬女排精神,使之化为全党全国种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女排精神为什么在当前也能凑响时代最强音?
29、材料: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福祉与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安徽省委省政府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安徽,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结合材料,简述建设生态文明如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