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挖掘机指数”是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通过一挖一铲汇集成大数据、再演算测绘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进展的“挖掘机指数”,是反映投资实物工作量的最佳指标。2022年8月发布的“挖掘机指数”推算出今年以来我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活跃度持续回升,与相关统计数据互相印证。据此可知,“挖掘机指数”( )
①以基础设施建设的实践作为其内容来源
②是人们对投资实物工作量的感觉和表象
③处在统计科学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交汇点
④属于对基础设施建设活跃度的理性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经国务院批准,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随着病毒变异疫情变化、疫苗接种普及和防控经验积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实施“乙类乙管”,是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我国防控工作等基础上作出的防控策略调整。该调整( )
①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科学地回应了新冠疫情新形势
②说明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的
③体现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用动态性的思维认识事物
④说明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作出了正确的策略调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某市红茶荣获“2023年度十大最具代表性中欧地理标志产品”荣誉。该红茶芽头肥壮,泡茶花香高锐、毫香显,汤色红亮,甜醇鲜爽。该红茶种茶历史可追溯至唐朝,经不断研制改进至今品种齐全、品质特点突出,日益凸显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仍需突破发展“瓶颈”,赢得发展空间。从材料可以看出( )
A.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该市红茶的发展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变化发展
D.认识该市红茶的特性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4、新时代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14亿多中国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发展答卷。这里蕴含的哲学道理(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④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23年8月,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同舟共济;而美国夏威夷大火发生后,美国政府却在预警和救援方面引发群众不满,正如美国某市长所说的那样——“救援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上帝的子民要学会自救。”这说明( )
①不同的世界观对实践的影响不同
②人的活动方式决定于人的世界观
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④世界观用于认识世界,方法论用于改造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世界上的国家各具特色,形式各异,但毫无例外地都是统治阶级的国家,并且在一切场合本质上都是镇压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机器。至于普选权、立宪会议,那不过是形式,不过是一种空头支票,丝毫也不能改变事情的实质。这说明( )
①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了国家的性质
②国家都是实行专政的工具,都是用来调和阶级矛盾的重要工具
③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
④民主是一定范围内的民主,任何国家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有人说:我们一起赏“花”,我看到的是我理解的“花”,你看到的是你理解的“花”,不管你我看到的“花”是多么相同,而“花”本身究竟是什么东西,其实我们并不知道。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相符合的是( )
①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②休谟:“感觉是我们唯一知道的东西。”
③荀子:“凡以知,物之理也;可以知,人之性也。”
④费尔巴哈:“大自然是一本书,读它,就可以认识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3年11月11日,国家气候中心宣布,根据最新监测,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并将持续到明年春季。结合已发生的天气实况和气候预测,预计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或将打破2016年最暖年纪录。材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人类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③规律支配着事物的发展
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有人曾经生动的这样描述英国的政体:“如果议会把判处女王绞刑的文件送到女王手中,女王也要签字”。这表明( )
A.英国女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任何意义
B.英国女王是世袭的,不需要经过选举产生
C.英国实行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政体
D.英国女王作为国家元首只拥有“虚位”
10、烧烤,古代称之为炙,上半部分为肉,下半部分为火,是肉放在火上烤制的象形字。早在数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已开始使用天然火烤制食物。《诗经》中也有主人烤制兔肉招待贵宾的故事。时至今日,烧烤技术不断改进,烧烤食材包罗万象,丰富的调味品更增鲜香,几把椅子围在桌旁,一架烤炉便是国人的深夜食堂。这表明( )
A.被现代人所接受的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B.烧烤东西为人类所特有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汉字在烧烤文化千百年的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
D.我国烧烤文化源远流长且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11、2023年10月10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表示,伊拉克的和平离不开稳定的地区环境。伊拉克近期多次就外国在其境内开展单边军事行动提出抗议,中方敦促有关国家切实尊重伊拉克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中方这一观点是基于( )
①我国和伊拉克建立起了睦邻友好关系
②领土是一个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
③领土完整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④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不容践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在学习了《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之后,同学们打开视野观察不同国家的制度,不同国际组织的作用,更深刻地理解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意,更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①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决定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②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③国家经济利益是国家安全的核心,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础
④主场外交彰显中国魅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某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煤矿村,因煤而富也因煤积弊出现环境问题。“靠山吃煤”终将山穷水尽,该村毅然调头转型发展,开发“旅游+农业+文化+民俗风情”的新业态产品,努力让更多村民吃上“旅游饭”。该村随着环境整治常态化,打开了更大的发展新天地。这表明( )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实践的变化
②正确的意识可以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
③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更大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十三届全国政协期间,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紧扣“国之大者”、民之关切提出提案。五年来,共收到提案 29323 件,提案中的许多意见建议已体现到相关规划政策和举措中。材料表明( )
A.人大代表享有提案权
B.政协委员享有质询权
C.人民政协依法行使监督权
D.人民政协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15、超级蓝血月全食,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天文奇观,是月亮、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完美几何关系所带来的奇妙现象。根据天文学家的预测,下一次超级蓝血月全食将在2037年出现,届时人们可以在天空中看到红褐色的月亮在深蓝色的背景下缓缓穿过地球的阴影。天文学家对超级蓝血月全食的认识是基于( )
①物质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其客观规律
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③意识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决议指出,中央财政将在四季度增发国债10000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本次增发国债( )
①有利于增加社会总供给
②有利于增加社会总需求
③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④属于积极的货币政策,将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近年来,美国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不断打压和遏制中国发展。习近平指出,中美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中美利益深度交融,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从哲学角度看( )
①中美之间的“斗争”是暂时的,“同一”是相对的
②“竞争”注重斗争性,而“合作”更加强调同一性
③中美应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斗争”向“同一”转化
④中美双方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习近平文化思想( )
①立足新时代,有利于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②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物质力量
③为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具体路径
④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现代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下列关于代议制表述正确的是( )
①代议制属于现代民主制度
②代议制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③代议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制度
④代议制保障了民主的全民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领导干部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可以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乐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
①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提升人们的文明素养
②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书籍实现的
③阅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可以涵养领导干部的道德情操
④文化塑造着人,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发挥着积极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张载提出“一物两体”的命题,认为“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用之两息”。王夫之则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兼有阴阳的统一体,阴阳对立不是“破作两片”,而是可以相互统一。下列体现王夫之哲学观点的有( )
①祸兮福之所倚,福之祸之所伏 ②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先流
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④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经过实践探索,某公司形成了一套“1+X+N”三级薪酬分配激励体系:“1”是指公司顶层设计1套一次分配的制度框架,解决宏观层面“分配什么、怎么分配”的问题;“X”是指各业务部门结合实际自主建立个性化的二次分配机制,解决微观层面“怎么分配好”的问题;“N”是指建立若干个补充调节的配套制度,从第三个维度解决“怎么分配得更好”的问题。该公司形成的这套分配激励体系( )
A.构建了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
B.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创造出丰厚的社会财富
C.能最大程度地体现企业员工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D.意在通过利益分配机制的创新,提高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23、2023年夏季,暴雨侵袭,京津冀等地遭受严重水害。灾害面前,到处都是平凡人挺身而出的身影。逆流而上用铲斗营救一家三口的房山师傅、抢险救灾行动中落水牺牲的蓝天救援队队员……这一切传递的是守望相助的暖意。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于中华儿女的抢险救灾实践中
②人民是价值的享用者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和社会历史性
④守望相助体现了正确价值观对人的导向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贵州茅台与瑞幸咖啡推出的联名咖啡“茅台瑞幸酱香拿铁”刷屏朋友圈。老字号的传统白酒品牌与中国年轻咖啡品牌的结合很快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此次“联名”成功启示我们( )
①新的具体联系的建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事物价值的实现
④任何事物都要经历否定、肯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临近春节,“抢红包”是最热门的话题,但事实上,社会各界对此存在一些争议。
●反方冲淡年味
“抢红包”让商业活动冲淡了年味。“抢红包”让很多人耗费了大量时间在网上,而忽略了过年的团圆氛围。对于老年人而言,当晚辈们无论吃饭还是聊天时,都低着头看手机,难免会让他们失落。
●正方回归本质
“抢红包”恰恰让过年的红包回归了本质。现在过年发传统的红包,往往几十块拿不出手,至少百元以上,这已成为一个不小的负担。网络红包这种形式很好,几块钱、几毛钱都可以,互不攀比,大家就是图个吉利,既增添了过年的氛围,也增进了亲友间的友谊,是好事。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抢红包”现象引发争议的原因。
(2)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根本观点中的相关原理,谈谈你对“抢红包”现象的认识。
26、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实现“两个一个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胜阶段。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坚强保证。
材料二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前面开放“二孩”。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修订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决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并对奖励保障等配套制度作了调整完善。
(1)结合材料一,分析党的领导是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坚强保证。
(2)结合材料二,说明《建议》提出的“全面二孩”政策为什么必须依法启动实施。
27、随着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等设备的顺利应用,我国航空航天技术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盖距,技术落后已成为翻的我国航天活动的最大瓶颈,习近平指出,“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航天将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航天事业定展的突破口,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同时立足于本国经济发展和对太空的需求,科学部署各类航天活动;坚持开放发展,不断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加速迈向航天强国。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知识,说明我国实施航天强国战略的合理性。
28、材料: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家财政要确保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要增加教育投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等各类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要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全面改革资源税制度,研究推进环境保护税改革,要调整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加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财政政策要注重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加大对“三农”、 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企业技术改造等的资金扶持,稳定经济增长。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财政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
29、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家风是无言的教育,良好家风的涵养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是累寸土之功,积细流之举的过程;是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过程;是用社会主义精神进行改造和熔铸,使之升华为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并凝聚激发为强大的正能量的过程。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良好家风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
(2)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请你为你的家庭设计两条新家风。(要求:主题鲜明,积极向上,体现时代性,具有民族性,朗朗上口,每条不超过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