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定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中国”和“山东省”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运用欧拉图表示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下列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 2、2023年7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讲话中指出,要加紧完善本组织执法安全合作机制,拓展数据安全、生物安全、外空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要继续深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媒体等领域合作。由此可见(     

    ①中国加强与新兴国际组织的合作与发展

    ②中国在上合组织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③中国通过区域合作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全球的共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近年来,江西兴国县组建了一支50余人的山歌宣讲队,开展山歌宣讲,用山歌形式传唱党的创新理论;甘肃六峰镇新时代文明大讲堂举办的理论政策宣讲课形式丰富多样,既有“讲”,也有“演、诵、唱、谈”,让群众在春风化雨中感受理论的温度、思想的魅力;黑龙江逊克县邀请奇克镇边疆村村民通过网络直播展示村子的大变化,宣传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这些做法表明(     

    ①作为精神现象的文化寓于多种多样的载体之中

    ②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是我们倡导的先进文化

    ③文化活动的核心是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素养

    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并能给予政治重要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数学家拉格朗日在教堂聆听音乐时萌发了求积分极值的变分法念头;物理学家海森堡由于音乐理论中泛音振动的频率是音基振动的整倍数的启发,做了原子跃迁的基频与次频的实验;化学家纽兰兹受音阶的启示,发现了元素按原子量递增的排列规律,从而创造了元素周期的“八音律”表。由此可见,科学家们(     

    A.能够归纳概括规律、推动艺术发展

    B.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发现因果关系

    C.善于把握多样联系,激发创新灵感

    D.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偶然变为必然

  • 5、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下列属于社会保险的是(     

    A.李某为其上高一的儿子购买人身意外险

    B.某企业退休人员每月领取基本养老金812元

    C.车主必须购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D.某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月820元

  • 6、2023年2月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2年对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通报显示,2022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对纪检监察干部立案2200余件,处分2300余人。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的大背景下,纪检监察机关主动健全自身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体系,坚决防止和纠治“灯下黑”,刀刃向内“正家风”的零容忍态度,将为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发挥重要作用。材料表明(     

    ①任何事物都要经历否定、肯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②要敢于否定一切,肯定一切

    ③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坚持问题导向

    ④要善于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巴以冲突升级后,双方伤亡惨重。为了保障在以色列的中国公民的生命安全和权益,中国决定启动撤侨行动。这一行动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在维护国民安全方面的能力与担当。从这一行动中可以看出(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③我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④我国作为主权国家行使管辖权和自卫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材料说明(     

    A.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

    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

    C.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D.文化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9、百米高空之上,崇山峻岭之中,一艘满载货物的船只正通过一座高架桥,呈现一幅“水往高处走,船在天上行”的壮丽景观。古人“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的想象如今在贵州成为现实。“船在天上行”的中国奇迹体现了(     

    A.人类依托科技的发展可以在想象中创造现实世界

    B.自在联系向人为联系的转换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

    C.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原有联系并建立新的联系

    D.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和梦想精神的人民

  • 10、据新华社4月14日报道,来自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近200个科研机构的76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团队,使用19台望远镜阵同步观测,成功捕获到人类首次“看见”的那个黑洞的多波段“指纹”,观测数据于14日在全球公布。材料说明(     

    ①实践具有历史性,会受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②实践具有社会性,不存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

    ③真理是有条件的,有自身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④望远镜延伸了人类认识器官,促进认识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1、20235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石家庄,在听取中国电科工作人员介绍产品研发、加强军民融合发展、提升自主保障能力建设等情况时,总书记指示,必须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系统布局关键创新资源,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新突破。习总书记的指示说明(     

    ①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③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④在面对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打造“行走的党史课”,一幕幕经典时刻通过表演、讲解等形式在展厅内呈现;李大钊故居推出沉浸式演出《播火者》,真实的历史场景把人们带回激情澎湃的革命岁月……近年来,北京全面系统挖掘、保护利用“红色宝藏”,推动“红色+”创新发展,着力打造红色文化精神高地。上述举措有利于(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科学素养

    ③推动红色资源在创新发展中“活起来”

    ④增强革命文化和爱国主义的教育成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2023年11月,2023年文物保护技术装备交流研讨会在西安举行。大会期间,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国内外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技术等相关内容,交流学术思想、碰撞思维火花,共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之路。这一活动(     

    A.见证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汇总

    B.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推动文化发展

    C.加深对外来文化的认同,丰富中华文化

    D.始终坚持了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 14、2023年12月21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勘探装备“海经”系统,首次完成3000米超深水三维地震勘探作业,精准描绘出深水深层以及复杂地质结构的“3D立体图”,大幅提升我国在超深水领域油气勘探能力。材料说明(     

    ①海洋勘探活动是历史条件的产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深海资源的开发取决于人们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深化

    ③勘探装备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认识的发展

    ④研发“海经”系统是为了获得对超深水领域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2023年暑期档电影区《长安三万里》在全国热映。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从水草丰美的江夏到美轮美奂的长安,从歌舞翩跹的江南到金戈铁马的边塞,当穿越千年的诗句透过银幕与观众相遇,长安的繁华气派、塞北的苍凉辽阔,与回响在历史深处的吟诵一起“唤醒”了观众骨子里的文化基因。该作品的成功在于(     

    ①传统文化能否传承,取决于是否对其创造性转化

    ②用现代科技重塑传统表达,打造文化传承新思路

    ③融通古今资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④激活传统文化跨时空的价值,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6、2023年11月30日,外交部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从人道主义救援、停火止战、加大外交斡旋、寻求政治解决等5个方面全面阐述了中方原则立场。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     

    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基本准则

    ②勇于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

    ③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契合各国心声

    ④积极推动地区冲突走向政治解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某大学推出的“宿舍匹配系统”能将作息时间、卫生习惯、学习特点、社交偏好等方面相似度高的学生安排在同一间宿舍,这种人性化的管理系统获得了大学生的广泛好评。该管理系统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个性是矛盾斗争的根源,共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②具体分析事物的个性是把握事物间共性的前提和基础

    ③挖掘共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把握个性和共性的联结,有利于正确认识事物间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18、2022年7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香港表示,“一国两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下列对“一国两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一国两制”是主权归中央,治权归养地       

    ②“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③“一国两制”中央对香港拥有全面管治权       

    ④“一国两制”未改变我国单一制的政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2023年10月25日,亚投行第八届理事会年会在埃及召开,会议宣布启动《气候行动计划》,兑现了其新投资项目与联合国《巴黎协定》相关目标保持一致的承诺。会议同时批准了萨尔瓦多、所罗门群岛、坦桑尼亚加入亚投行的申请,亚投行宣布其成员数量已增至100个。由此可见,亚投行(     

    ①逐步发展成为国际性多边金融合作机构

    ②运行与扩员机制兼具透明度和包容性

    ③助力实现联合国确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④是我国开展大国多边外交的重要舞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0、2024年是中国与新西兰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国连续多年保持新西兰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地位。新西兰虽然是“五眼联盟”(包括美国在内五个英语国家组成的情报共享联盟)成员,但在美西方反华舞台上的频繁缺席让“五眼联盟”陷入了“四缺一”的尴尬境地。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①合作共赢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②中新两国在经济、政治等领域建立联盟关系

    ③中新关系取得重大成就是基于存在共同利益

    ④中新关系行稳致远将促进亚太地区和平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1、我国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发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向众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物资援助、医疗支持、疫苗援助和合作,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这表明中国(     

    ①坚持共建共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坚持多边主义,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③坚持对话协商,维护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的权利

    ④坚持合作共赢,立足于各国共同利益处理国际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2、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点火升空,8月2日首次实施了地火转移轨道中途修正。在奔火过程中,“天问一号的运行轨道将经历数次中途修正。材料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运动是有条件的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3、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A.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唯物史观

    B.在批判旧世界中创造新世界

    C.坚持实践第一,不断解决新问题

    D.更强调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性

  • 24、《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在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并对公职人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村居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分别作出相应规定。该法(       

    ①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②旨在以法治方式丰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③有助于引导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④有助于强基固本,为国家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探究题 (共1题,共 5分)
  • 25、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一份礼物。中医药研究所于1969年开始抗疟研究,屠呦呦和团队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后,1971年起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经过多次失败后,1971年9月,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法,改用低温提取,用乙醚回流或冷浸,发现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鼠疟、猴疟药效评价显示抑制率达到100%;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抗疟药效的突破,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当青蒿素片剂临床使用效果不理想时,屠呦呦带领团队深入探究原因,改用青蒿素单体胶囊,及时证实了青蒿素的抗疟疗效。日前屠呦呦表示,这个工作还有继续发展的可能性,青蒿素一旦产生耐药性,就需要再花十年的时间研究新药。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青蒿素研发过程体现的哲学道理。

     

三、辨析题 (共1题,共 5分)
  • 26、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

四、综合题 (共3题,共 15分)
  • 27、从2010年新学期开始,民族团结教育将列入我省中小学地方.课程。2011起,将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考、高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同时,各中小学还将把学生参加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录册或学生成长记录册。

    (1)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民族团结知识分析对中学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

    (2)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我们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

  •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文化“走出去”成果丰硕:我国出版物版权和实物贸易的逆差已从7.2:1缩小到1.6:1。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总数达到30个,全面客观地向世界展示我国的悠久历史和民族文化,为对外文化交流搭建了新的窗口和平台……

    中国文化在“走出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海外受众心理和外国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导致出现“文化折扣”现象,使外国观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不高。如何让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如何学习和借鉴国际上的有益经验,让中国文化接上当地的“地气儿”,能够“走进”当地,成为“文化海推者”们反复思索和实践的方向。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应怎样推动中国文化既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 29、2017年春节,一家人团圆守岁、放鞭炮、拜年等习俗和往年一样,没有大的变化,但随着互联网越来越走进人们生活,2017春节“互联网”的味道更浓了,年夜饭做好,一家人上桌,但是晚辈不能先动筷子,因为现在长辈也流行晒朋友圈了,得等他们拍完照片后,才能动筷子;然后还要时时注意朋友圈,看到长辈晒了图片,要及时点赞。

      在网络时代,不少大家庭都建起了微信朋友圈,这样即使家庭成员分布在各地,也能在网络空间实现家庭大团圆。通过微信语音、视频拜年,帮助人们实时分享快乐,让浓厚的情感更加轻松地表达。

    中华民族的春节既要保留传统,也应适时变化。请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有关知识对此进行分析说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5
题数 2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探究题
三、辨析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