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卫视中秋晚会的舞蹈《嫦娥奔月》节目,这个节目的主线是中国经典神话传说“月神”,又加入了中式美学,把月亮的阴晴圆缺与人间的悲欢离合相结合,绝对堪称国潮的极致浪漫!优美飞天身姿,飘曳的锦帛,足踏清水,蟾官独舞等画面都让人如痴如醉。这表明( )
①舞蹈作品是客观存在移入大脑的主观映象
②舞蹈作品发挥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摆脱事物固有形态和属性的束缚
②舞蹈作品给观众的感受受主观认知的影响
④舞蹈作品能表达人们共同的生活体验和情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的观测数据,研究确认旋转射电暂现源(RRAT)就是偶发脉冲星,并新发现了76颗RRAT。相关成果2023年10月2日在学术期刊《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由此可见( )
①认识工具延伸人的器官,促进人类认识发展
②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和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对象和手段都是客观的
④只有延伸人的认识器官才能推动人们的主观认识深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首钢,曾经的钢铁巨人,如今高炉矗立但不再烟尘滚滚,厂房依旧却不见机器轰鸣,现代风与工业风完美融合,首钢的厚重与冬奥的活力相得益彰,冰与火之歌在这里奏响。首钢园的改造升级说明( )
①人类可以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影响和改变环境
②把握联系客观性是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前提
③人为事物联系是可以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
④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确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到2023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市场经济在我国不断取得发展。这佐证了( )
①认识会随着实践的变化而自主变化
②认识在发展中需要不断地超越自身
③客观事物的多样性决定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活动具有无限性、上升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这一状况决定了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
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B.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同步富足
D.建立独立的资本主义民主社会
6、唐朝西域音乐对民族音乐的影响很大,宫廷专有高昌乐。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建筑、雕塑、绘画产生了影响。天主教传教士来华的同时带来了科技和宗教。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相互碰撞,外来文化作用于本地文化的过程既是文化入侵的过程,同时也是同化和改造的过程。无论外来文化形态如何,其对本土文化均会具有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对此,我们正确的态度是( )
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吸收外来文化不一定要保持民族特色
③要立足于本国国情,避免盲目照搬照套 ④要充分吸收外来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近年来,人们在享受快递服务带来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也浮出水面。面对这一问题,人大代表应( )
①密切联系群众,听取人民群众对个人信息保护建议
②通过行使质询权,对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提出质问
③积极行使立法权,促进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完善
④履行专政职能,依法打击侵害个人信息安全的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3年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柬埔寨首相洪森时强调,中方坚定支持柬埔寨人民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定支持柬埔寨平稳推进国内重大政治议程和经济社会发展。可见,中方( )
①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
②秉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支持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
③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增强
④积极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关于如何应对欧洲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德法两国就核电在欧洲能源政策中的地位争执激烈。德国反对将核能与可再生能源相提并论,西班牙和奥地利等国支持了德国的立场。而巴黎与10个欧盟成员国一起增加了对德国的压力。迄今欧盟内部两大阵营都没有表露出多少妥协意愿。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利益相同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差异是国家冲突的根源
②多极化格局世界力量中心间的相互制衡维持了秩序的稳定
③应对全球性问题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完善全球治理
④欧盟运作机制在国际能源危机的冲击下暴露出深层次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英国本土有四个构成国: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后三者在农业、教育、环境、卫生等移交事项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在主权、外交、国防等方面则是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各地方的权力是中央议会授予的,同样也有权收回。这说明( )
①英国的中央享有最高权力
②英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管理形式
③英国是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
④英国的组成单位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当前,我们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我们必须保持“一篙松劲退千寻”的战略清醒,做好“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的思想准备,增强“敢于大刀阔斧、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政治气魄和历史担当,坚定战略自信,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关于全面深化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②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
③要加大改革抓落实力度,把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④只需要坚持系统观念,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大问题谋划推进改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3年11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致辞强调,我们倡导文明互鉴,构建更加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加强网上交流对话,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生。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促进优质网络文化产品生产传播,充分展示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积极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共同建设网上精神家园。致辞所包含的理念( )
①立足于互联网发展加深各国文明相互依赖程度的实际
②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③超越不同社会制度,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
④弥合文明差异,为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文明新秩序指明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当地时间10月25日,英国保守党党首苏纳克接受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的正式任命,成为英国新任首相。在获得国王授权后,苏纳克将开启组建新内阁的进程。据此可以判断,英国( )
①首相对议会负责并受议会监督
②国王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拥有党政大权
③实行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④国家元首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等高级官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2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要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分析古代遗存,拓展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开展这一工程有助于( )
①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②夯实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基础,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
③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感召力,筑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④弘扬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张载提出“一物两体”的命题,认为“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用之两息”。王夫之则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兼有阴阳的统一体,阴阳对立不是“破作两片”,而是可以相互统一。下列体现王夫之哲学观点的有( )
①祸兮福之所倚,福之祸之所伏 ②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先流
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④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打开手机扫一扫,滑动“我要建言”,就能输入对党的二十大的所思所盼。人民日报客户端等网络发起“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活动,为群众直接参与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便利渠道……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②中国共产党不断健全为人民执政的各项制度
③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汲取人民智慧
④中国共产党不断巩固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和如羹焉,水火醯醯盐梅以烹鱼肉。”“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左传》中的这种思想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应( )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不同文化应相互取长补短
②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③推动文化创新,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④面向世界,吸收借鉴西方优秀文明成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贵州茅台与瑞幸咖啡推出的联名咖啡“茅台瑞幸酱香拿铁”刷屏朋友圈。老字号的传统白酒品牌与中国年轻咖啡品牌的结合很快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此次“联名”成功启示我们( )
①新的具体联系的建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事物价值的实现
④任何事物都要经历否定、肯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下列与下图漫画(作者:林帝浣)蕴含的哲理最一致的是( )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②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了小颖大刍草亚种和墨西哥高原大刍草亚种,同为现代玉米的“祖先”。该研究证明了墨西哥高原大刍草亚种对现代玉米表型变异的重要贡献,修正了玉米单一起源于小颖大刍草亚种的假说。由此可见( )
A.认识具有无限性,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B.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
D.认识具有反复性,受到各种条件限制
21、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重回地球怀抱。航天员翟志刚落地时感言“感谢国家搭建这么好的平台”。他心怀梦想、扎实训练,两次问鼎太空,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创造了多个第一,在今年2月“典赞.2021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获得“科普中国最高荣誉”。这启示我们要( )
①培育家国情怀,提高自身素质
②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③树立价值导向,实现人生价值
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努力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2、当地时间2023年8月2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特别记者会。会议宣布,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成为金砖大家庭成员。这是继十多年前南非正式成为金砖合作机制第五个成员后,金砖大家庭的又一次扩员。这说明( )
①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发生了根本变革
②金砖国家已成为践行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
③金砖国家积极践行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④金砖国家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亚太经合组织自成立以来,成员国在政治安全、经济发展、人文交流等领域不断深化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2023年11月15日至17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亚太经合组织建立领导人定期会议机制以来,始终走在全球开放发展的前沿,有力促进了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经济技术发展、物资人员流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亚太奇迹”。关于亚太经合组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是中国进行多边外交,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合作平台
③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④是解决国际经济争端和贸易摩擦谈判的重要平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鸿蒙时代是中国传说中的一个时代,甚至可能产生在混沌时代之前。鸿蒙时代末期,世界破碎产生混沌之气,混沌之气聚集成为混沌时代。下列与“混沌之气聚集成为混沌时代”哲学派别一致的是( )
①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内在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增收越来越受到国民经济和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深刻影响,持续增收有机遇,但也有压力和挑战。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但是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的,现阶段农业发展又面临着库存增加、农产品增收缓慢的新问题,这一新问题与过去农产品短缺的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请问材料在分析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时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方法的?
26、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
27、返本方能开新。不读《楚辞》,怎知“浪漫想象”;不读《论语》,不知“雍容和顺”;不读《周易》,哪知“自强不息”。在悠久历史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在波澜壮阔地向前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既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文化创新开辟了广阔空间。但当前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日趋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引领风气,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多样中谋求共识、多变中把握方向。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提升文化自觉度,增强文化自信心,助推文化创造力,实现文化再创新,是当今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有着鲜明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肌体上就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
请谈谈你对中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认识。
28、材料:过年放鞭炮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它承载着亲人团聚的幸福。是“中国年”年年必不可缺少的元素。但2014年1月由于多地雾霾天气的出现,许多地方出台政策禁止或减少燃放烟花炮竹,这就使年味淡了一些,于是很多人在“要民俗要年味”还是“要蓝天要健康”上产生了纠结心理。
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人过年纠结心里的认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67年,在“523办公室”领导下,中国启动了抗疟项目。屠呦呦担任疟痍研究小组组长。她带领团队研究了超过21000种的中药,发现了其中的640种可能有抗疟效果,又用小鼠模型评估了从大约200种中药里获得的380种提取物,最后将研究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素。然而,过程并没有那么顺利,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在1971年10月,他们获得了中性无毒的提取物,这个结果标志着青蒿素发现上的突破。之后,屠呦呦和同事们勇敢地承担了青蒿素的第一批志愿受试者,确认了青蒿素提取物对人体是安全的。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篙素高十倍,但复发率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氲青蒿素。这一成果,成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获奖之后,屠呦呦表示,青篙素一旦产生耐药性,就需要再花十年时间研究新药。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分析青蒿素研发过程体现的哲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