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黄南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1题,共 5分)
  • 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A

    B

    C

    D

    a

    Na

    Al

    Fe

    Cu

    b

    NaOH

    Al2O3

    FeCl3

    CuO

    c

    NaCl

    Al(OH)3

    FeCl2

    CuCl2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聚四氟乙烯在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上都超过了其他塑料,号称塑料之王,可用于制造飞机、导弹的无油轴承,密封填料,人造血管,滑雪板,不粘锅等。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____B→C___

  • 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周期  

    A

    A

    A

    A

    A

    A

    A

    0

    2

     

     

     

     

     

     

    3

     

    4

     

     

     

     

     

     

    (1)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或化学式,下同),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

    (2)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碱性最的是________,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_______

    (4)在③和④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________,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答:________

  • 4、(1)在反应A(g)3B(g)2C(g)中,若以物质A表示的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 mol·L‒1·min‒1,则以物质B表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 mol·L‒1·min‒1

    (2)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2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s后测得N21.9 mol,则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

    (3)①将10 mol A5 mol B放入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反应:3A(g)B(g)2C(g),在最初2 s内,消耗A的平均速率为0.06 mol·L‒1·s‒1,则在2s时,容器中有_______ mol A,此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②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v(A)=2v(B)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3v(A)=v(B)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③在密闭容器里,通入a mol A(g)b mol B(g)c mol C(g),发生上述反应,当改变下列条件时,反应速率会减小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   ②加入催化剂  ③增大容器体积

  • 5、1)把一块纯净的锌片插入装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可观察到锌片上有气泡,再平行插入一块铜片(锌片和铜片不接触),可观察到铜片上________(没有”)气泡产生。再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见图A),组成一个原电池,负极为_______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烧杯中最初装入的是2 mol/L 500 mL的稀硫酸溶液,构成铜锌原电池(见图B,假设产生的气体没有损失),当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11.2 L的氢气时,则此时烧杯内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利用原电池原理生产了各种各样的电池,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已被提到议事日程,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A.回收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水源的污染

    C.防止电池中渗漏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 6、1)第ⅢB族有__种元素,第117号元素属于__元素(金属非金属”)

    2)第5周期第ⅤA族元素的元素名称为__,原子序数为__

    3)第4周期元素硒的某一核素含有46个中子,该元素的原子符号为__

  • 7、(1)某实验小组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以检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发现,反应后①中的温度升高,②中的温度降低。由此判断铝条与盐酸的反应是______热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______热反应。反应_____(填①或②)的能量变化可用图(b)表示。

    (2)一定量的氢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并放出热量。若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1,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2,那么Q1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Q2

    (3)已知:4HCl+O2=2Cl2+2H2O,该反应中,4 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 kJ的热量,则断开1 mol H—O键与断开1 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_____ kJ。

  • 8、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36号元素),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推出图中标记的11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⑤元素形成的简单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④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

    3)在11种元素中,单质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4)⑧⑨两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5)③的单质可以和⑧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6)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 9、已知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1 mol 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放出 1.9 kJ 的热量。

    1)石墨和金刚石中,_____能量高,_____更稳定。

    2)推测石墨与金刚石各 1 mol 在相同条件下燃烧,_____放出的热量多。

    3)反应符合图示的是______________

    A.铝片与盐酸的反应

    B.消石灰与 NH4Cl 晶体的反应

    C.酸碱中和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 10、钢含碳量为:________ ;玻璃、陶瓷、水泥一定含 ________ 元素;造成赤潮的元素是:________ .油脂在体内水解后的产物是:________ 

  • 11、如图所示,组成一种原电池。试回答下列问题(灯泡功率合适)

    (1)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灯泡亮, Mg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Al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溶液中________移动(填“Mg电极”或“Al电极”)

    (2)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时,灯泡________(填“亮”或“不亮”,填“亮”做a题,填“不亮”做b)_______________

    a.若灯泡亮,Al电极为____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b.若灯泡不亮,其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12、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验证干燥的CO2不能与Na2O2反应“CO2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Na2O2反应,且生成氧气,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X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开K1,关闭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稀硫酸,产生气泡,1分钟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此步操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观察到铜丝未变化,则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3)打开K2,关闭K1,出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证明有水时CO2Na2O2反应产生了O2

    (4)设计实验证明干燥管中的Na2O2转化为碳酸盐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CO2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共1题,共 5分)
  • 13、0.4 LNaClMgCl2CaCl2组成的混合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含溶质MgCl2的质量为________g 

    (2)该混合液中CaCl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将该混合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1L,稀释后溶液中C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1 

    (3)向该稀释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__________mol

五、解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14、地球的海水总量约有1.4×1018t,是人类最大的资源库。

    1)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淡化海水,该过程是___________(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2)浓海水中主要含有的离子有Na+Mg2+Cl。从浓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①物质Y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操作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从海水中提取溴的主要步骤是向浓缩的海水中通入Cl2置换出Br2,再用空气吹出溴并用SO2吸收,转化为Br,反复多次,以达到富集溴的目的。由海水提溴过程中的反应可得出ClSO2Br还原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 15、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其中海洋的面积为3.67亿平方公里,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0.8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下面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图,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淡化海水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合理方法即可)。由海水提取的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离子,为了除去这些离子,需要依次加入稍过量的NaOHBaCl2________(填化学式),之后________(填操作名称),再加入适量________(填试剂名称)。将所得溶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精盐。

    2)反应由无水MgCl2制取金属镁的常用工业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向苦卤中通入Cl2置换出Br2,再用空气吹出溴并用SO2吸收,转化为Br,反复多次,以达到富集溴的目的。由海水提溴过程中的反应可得出ClSO2Br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也可以用Na2CO3溶液吸收吹出的Br2,生成溴化钠和溴酸钠,同时放出CO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再用H2SO4处理所得溶液重新得到Br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计算题
五、解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