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3年底,工厂要和港商合资成立股份公司,这一事件是( )
A.资本主义公私合营 B.国有企业的破坏
C.国有企业的改革 D.外资独资商业的改革
2、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施行。《国歌法》明确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等。《国歌法》所保护的对象是
A.《英雄交响曲》
B.《游击队之歌》
C.《黄河大合唱》
D.《义勇军进行曲》
3、20世纪50年代中期,被称为“红色资本家”的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确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的这番话有直接关系的事件是
A. 抗美援朝
B.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土地改革
D.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正确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观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A.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B.焦裕禄是党的好干部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D.深圳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5、2003年10月,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的航天员是( )
A.杨利伟 B.翟志刚 C.刘伯明 D.景海鹏
6、从“尼克松访华”到“习近平访美”,中美关系不断发展.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正常化的转折点是(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基辛格访华
C.《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D.中美建交
7、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的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实现民族复兴
C.建成现代化强国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8、下面是高唐县某实验中学李铭志同学制作的探究学习卡片。从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海峡两岸交往交流日益密切 B.“一国两制”构想逐步形成
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确立 D.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
9、在学习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之后,八年级3班的同学们,开展了一次“对联浓缩历史”的主题活动;历史谢老师先写下了“有规有矩平安有序;无法无天火海无边”这副对联,然后请同学们答出最合适的横批。你觉得应该是( )
A.依法治国
B.科教兴国
C.改革开放
D.精神文明
10、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论文主题可能是
A.西方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C.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D.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11、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下列选项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
B |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我国土地归农民所有 |
C |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 我国实现了完全的统一 |
D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中国完全融入了全球经济体系之中并展开竞争 |
A. A
B. B
C. C
D. D
12、以1978年为起点,古老的中华民族开启了走向复兴的壮阔征程,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迈向追赶时代的现代化道路。“以1978年为起点”的主要原因是
A.中共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战略部署
B.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中共十八大指出要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13、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是
A.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1980年刘少奇冤案得到平反
C.1981年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的彻底废除
14、下列口号与下图所示宣传画的主旨一致的是( )
A.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
D.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
15、邓小平南方谈话发生在( )
A. 1978年 B. 1980年 C. 1990年 D. 1992年
16、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土地改革的意义是
①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④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17、郭沫若《咏邱少云烈士》中写道“援朝抗美弟兄多,烈士少云事可歌。高地名传三九一,寇军徒念阿弥陀。戳穿纸虎功长在,缚住苍龙志不磨。邻国金星留纪念,英雄肝胆照山河。”邱少云的事迹留给我们的深刻体会与感悟是
A.见义勇为
B.遵守纪律
C.助人为乐
D.拾金不昧
18、十年动乱——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C.刘少奇冤案被平反
D.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19、1978年的一篇社论文章说:“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这个“中心工作”是( )
A.经济建设
B.平反冤假错案
C.阶级斗争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0、流行语是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下海、打工、跳槽、经济社会、出国留学等语言迅速流行起来,这反映了我国( )
A.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
B.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化
C.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D.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21、成就: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________
22、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_______。
2.中心议题:讨论_________的问题。
3.内容:
(1)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_________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_________。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__________的作用。
(3)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4)会议决定改北平为_________,作为新中国的__________,以________为国旗,以_________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5)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____________纪念碑。
4.作用: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制度。
24、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_______________(会议)上制定的。
25、______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6、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_______隆重举行,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起_______的作用。
27、(1)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
(2)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4)中共十六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5)中共十八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6)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28、我国第一个实行包产到户的农村是________,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 。
29、公私合营
(1)时间、方式:从1954年开始,国家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________。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_______,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三大改造的完成: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三大改造的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___的转变,__________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三大改造的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______、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30、科学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_______ (会议)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依据国情创新制度。请回答: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确立的新中国的什么制度?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制度创新的源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哪一年在哪次会议颁布的?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实施这一制度的前提是什么?
(4)20世纪末,吞港、澳门回归祖国,得益于哪一制度的创新?
3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强军梦)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武器装备向现代化迈进。试举两例进行说明。
(民族复兴梦)
(2)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请阐述这一奋斗目标。
(3)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什么?
33、改革开放40年来,先后形成了四届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这四届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都是谁?
34、中共十八大,党和国家继续关注“三农”问题。回眸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先后作出过重大调整,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读图回答:
(1)根据图片信息回答: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农村开展了哪些重要运动?
(2)图三运动发生的历史时期,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造成什么危害?
(3)图四中,我国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出现“包产到户”的典型,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了什么制度?
(4)党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农村政策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