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被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
A.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2、如果为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A.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C. 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D.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3、乾隆皇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许多努力,自称有“十全武功”。下列不属于其“十全武功”的是
①收复台湾
②开始设立军机处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D.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全部完成了土地改革
5、小李在检索某历史人物时,输入了“千里跃进大别山”“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关键词,他要查找的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6、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强调:“立足新的实际,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善于以新的经验指导新的实践。”下列能够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
③“一国两制”构想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③④
7、“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③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8、2019年4月23日,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举行。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建立,它是
A.华东军区海军 B.西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北海舰队
9、“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在高,路不在漫长,各族女欢聚一堂。”这条被西藏人民亲切地称为“吉祥的天路”指的是
A. 青藏铁路
B. 川藏公路
C. 青藏公路
D. 新藏公路
10、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重大的失误,下列哪一项的失误探索教训最为深刻,危害巨大?(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中共八大
D.文化大革命
11、下面是小周同学总结的北宋时期有关党项族、契丹族、女真族的共同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曾建立自己的国家 B.都创建了自己的文字
C.都曾受到中原王朝的控制和压迫 D.都努力发展生产
12、“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在,几个旅行中的英国人却感觉到,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人们第一次发现,民意正在中国凝聚。”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1927年后的国内形势
B.九一八事变后的国内形势
C.七七事变后的国内形势
D.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13、1984年青岛海尔集团成立,它以创新为核心,努力建立灵活、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同年,上海电声总厂发起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在本公司职工中发行股票。在政策上能够为这些企业的改制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对外开放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因为那次会议,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因为它( )
A.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B.做出了工作中心的重大转移
C.结束了“左”倾错误思想束缚 D.开启了全面拨乱反正
15、“这一理论的历史地位,从与中共指导思想关系来看,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关系来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与中共与国家事业关系来看,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里提到的“理论”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6、美国《纽约时报》曾载文,称“蒋介石将军,虽已失去自由,但中国政局仍为彼所操持,全世界闻讯之余,皆为之震惊。足见全世界均认蒋氏,为中国最大领袖,而自动推崇之。”它评述的事件是
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重庆谈判
D.南京解放
17、经济特区的创办使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 )
A.珠海
B.厦门
C.深圳
D.汕头
18、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共同纲领》的制定 B.新中国的成立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9、以下对于“文化大革命”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文化大革命”的时间是从1956年至1966年,长达10年
B.“文化大革命”中出现了两个反革命集团
C.“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
D.“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
20、2018年3月28日上午,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庄严举行第五批在韩中国人民态感军烈土遗骸交接仪式。中韩双方代表现场签署交接书,确认交接20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这些烈士遗骸留在朝鲜半岛半个多世纪是因为下列哪场战争
A.解放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21、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判断历史事件。
(1)标志祖国大陆领土完成统一的是___________。
(2)提高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是___________。
(3)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的是___________。
22、新中国成立,我国的国防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1)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改名为________军。
(2)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_爆炸成功,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力量。
(3)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__”交接入列。
23、新时代强军之路格局:形成_____________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24、________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1990年,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建立了________开发区,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
25、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___________,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6、1952年底,_______ 的完成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7、经济特区的建立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________的步伐。
(2)开始:1980年,中央决定在________、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________4个经济特区。
(3)特点:实行________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典型:________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5)影响: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_________________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8、1976年10月,粉碎_______反革命集团,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29、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______。
30、到 _______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的___________ 变为____________ 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 __________ 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 _____________ 阶段。改造中的创举_________________
31、根据提示信息列出相关会议
A.制定(共同纲领》:
B.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E.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为全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2、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70周年。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践行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站起来】
(1)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的标志性事件。
【富起来】
(2)改革开放使中国“富起来”。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哪一城市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强起来】
(3)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哪一伟大构想?写出这一构想成功实践的范例。(一例即可)这些成功实践有什么重大意义?
(4)当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请写出一例外交成果。
(5)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的感悟。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提出许多新提法,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梦”,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基于世情党情国情凝聚而成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发挥着强有力的引领作用。
(1)材料中“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实现“中国梦”?
(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内容是什么?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国梦”两者有何关联?
(5)此后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总值增长表:
时间 | 1978年 | 1990年 | 2000年 | 2010年 | 2017年 |
生产总值(亿元) | 3678.7 | 18872.9 | 100280.1 | 413030.3 | 827121.7 |
(1)从材料一中你得到什么信息?
(2)材料一中出现这种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格反映的内容与中国梦的关系?
材料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重要一步,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材料三: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材料二中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是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是在那次会议上提出来的?
(5)这次会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6)中国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7)中国共产党诞生于那一年?到那一年满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