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双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拼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漠不关心  B.yín  根问底  恍 

    C.dàn 不经  怂 精  假 D. 人忧天  气 人听闻

  • 2、下面选项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工匠精神”。

    B.钟南山院士入选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评估专家组,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C.他们一个说东,一个说西,如此大相径庭,怎么能达成协议呢?

    D.班主任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作贡献。

  • 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注释】①业师:法名为业的僧人。山房:指佛舍。丁大:当时为作者友人。②烟鸟:晚雾中的归鸟。③之子:此人,指丁大。④萝径:有藤萝缠绕悬垂的小路。

    下列对本诗情感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色彩不断变幻,山中景色勾勒得极具特色,盛富美感,本是寻常景物,但一经作者妙笔点染便构成一幅优美画卷。

    B.这首诗所描绘的自然景象,不仅仅表现出山中从薄暮到深夜的时态特征,而且将诗人期盼知音的心情寄寓其中。

    C.“群壑倏已暝”为诗人幻想之虚景,“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为诗人所见之实景,这样虚实结合,表明诗人候友已久。

    D.末句中以“孤”修饰琴,以“候”字暗扣“不至”,彰显诗人不焦虑、不抱怨的儒雅风度,也从侧面表露出对友人的信任。

  • 4、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提高节目的文化水平,《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B.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C.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D.一个人能不能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在于要有远大的理想,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获得的。

  • 5、下列《西游记》中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醉酒戏嫦娥——猪八戒   B. 大战二郎神——孙悟空

    C. 大闹五庄观——沙和尚   D. 招安孙悟空——太白金星

  •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流(zhú) 咀(jiáo) 忍俊不(jīn) 悲天人(mǐn)

    B.霹(lì) 问(jié) 海市楼(shèn) 人寻味(nài)

    C.古(gèn) 呜(yiè) 语无次(lún) 忧心忡(chōng)

    D.午(shǎng) 陡(qiào) 人不倦(huì) 深痛绝(wù)

  • 7、选出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难(kān)          (liǎn)        开(dìng)        栏(zhà)

    B.然(wáng)       忽(shū)          (béi)          (zhí)

    C.屋(yán)        (yùn)          (jì)             志(dǔ)

    D.搓(niǎn)        塌(dān)          (kǎi)          斜(jī)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孔融被收:孔融被逮捕。建安十三年,融因触怒曹操,坐弃市(被判死刑)。②中外:指朝廷内外。③琢钉:古时一种儿童游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融使者曰   _______       (2)二儿可得     _______

    (3)罪止于身   _______        (4)亦收至        _______

    【2】请你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3】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说明它的比喻义。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按原文或提示默写。

    (1)________,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2)独坐幽篁里,_______  (王维《竹里馆》)

    (3)《山中杂诗》中写鸟飞云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丢失的电影票

    辛茜

    ①今年的秋天与往年不同。院子里的大丽花还没有完全枯萎,就来了一场大雪。好大的雪啊,像一朵又一朵的花,像一片又一片的树叶,飘下来,落在身上,赶也赶不走。很快就湿了衣服,混了头发,满身都是雪的味道。

    ②想起来下雪的时候,我曾被我的奶奶派去买电影票。过去,电影票很难买,看电影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

    ③奶奶派我去买,是有原因的。有一次,我排了长长的队,好不容易到了窗口,已经是满头大汗。我伸出捏得湿漉漉的一元钱,可卖票的老爷爷说,闺女,票已经卖完了,明天再来吧。说完了,还伸出手来,摸摸我的脑袋,我糊里糊涂地离开了窗口、委屈地哭了。

    ④奶奶让我又一次去买票,也许是希望老爷爷能认出我。

    ⑤我去得很早,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我的脸上,我的脸冻得红红的。等我走到能看见那个卖票的小窗口时,我的心跳加快,快要飞出来了。

    ⑥一定是清晨的白雪帮助了我,窗口前排队的人少。我奔了过去,很快就买到了当晚的八张票。票是黄颜色的,小小的窟窿眼把它们一张接一张地连在一起。卖票的老爷爷把它们递出来的时候,又摸摸我的头,我冲老爷爷笑了一下就跑了。

    ⑦晚上吃过饭,奶奶便用蓖子细细地梳了头,又拿出一件只有坐席时才穿的毛料衣服,穿在身上。我和我的堂兄堂妹早都等得不耐烦了,出了大门,在院子里打闹着。

    ⑧清苦的日子里,欢乐不是很多,但有时又来得那么迅猛。能在一个落雪的日子里,不让奶奶早早地把我们按进被窝,听老鼠在屋子里窜进窜出,而是要在忽而光明忽而黑暗的电影院里享受光与影的愉悦,这让我们兴奋得像小疯子一样来回地奔跑、尖叫着。

    ⑨_______。奶奶和姑姑以及伯母,突然集体不知道把电影票放在哪里了。就在奶奶打扮好了,郑重其事地领着一大家子人,在邻居艳羡的目光和询问声中走出院门时,电影票就忽然找不着了。

    ⑩炕柜里的被褥、衣服已经由姑姑全部扒拉出来,桌子里的票据、头绳、针线等等翻了个底朝天。

    奶奶沮丧地站在一旁,嘴里自言自语,我记得我把票压在炕柜里,怎么会不见了呢。

    突然,奶奶把眼光投向了我们。因为电影票不见踪影造成的极度失望,已经让我们失魂落魄,现在,眼看着奶奶又要把这么重大的失误引向我们。我们害怕极了,抢着告诉奶奶,没人动那些票,谁也没动。通常家里最重要的东西都由奶奶保管,我们是那样地信任她。

    奶奶终于没再追问我们。

    电影开演的时间一分分逼近,票仍然没有出现。失望的泪水在我们的眼眶里打着转转。我提出去电影院试试,让卖票的老爷爷给我们做证明,那么长一排空位子没人坐,总可以证明。但是,祖母不答应,她说,咱们不能干那丢人的事。

    于是,我们一家人就在无端的痛苦中,苦熬着时间。一直等姑姑回了自己的家,等到看电影的事被我们完全放弃,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大家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只有奶奶一夜翻动着身子,没有睡好。

    第二天中午,放学回来。奶奶一扫平日的威严,激动地告诉我们,票找着了。她说,她先是把票压在炕柜里,后又觉得不妥,便又塞在了褥子底下,结果昨天晚上,只记得炕柜,却忘了后面电影票已经被转移的事。

    奶奶很得意,好像找到了票,就安了心。

    连在一起的、黄色的电影票举在她的手上,她俨然一位胜利者。而我只是默默地看着。

    我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当时要看的电影是《艳阳天》,一直忘不了那些丢失的、连在一起的、黄色的电影票。

    (选自《散文2019精选集》,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请完成表格。

    事件

    我的心情

    忐忑不安

    等待看电影

    痛苦

    被奶奶怀疑

    害怕

    电影票失而复得

    (2)结合语境,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能在一个落雪的日子里,不让奶奶早早地把我们按进被窝……(品析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②清苦的日子里,欢乐不是很多,但有时又来得那么迅猛。(理解加点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3)请你为第⑨段的开头补写一句简洁的话,使上下文衔接自然。

    (4)电影票最终失而复得,然而标题和文章的结尾作者都提到了“丢失的电影票”,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的大雪唯美、轻盈,引出下文“我”在雪天买电影票的回忆。

    B.第③段主要运用了插叙的记叙顺序,与前文“电影票很难买”相照应。

    C.文中的奶奶在家中地位很高,强势又有威严,同时很注重形象与面子。

    D.第段中奶奶“俨然一位胜利者”,强烈表达出“我”对奶奶的反感。

  • 11、记叙文阅读

    背上的太阳

    邓迎雪

    ①书店的店员帮他把六十本教材辅导书包装好,又忍不住劝他:“再等几天好么?最近雨水多,山路不好走,等天气好了,我们下乡时顺便把书捎到学校。”

    ②他摇摇头,坚定地说:“不能再等了。开学一星期了,孩子们还没有书,再等下去,太耽误学习了。”

    ③“可今天预报有大雨。”店员继续劝说。

    ④他得意地笑着说:“我准备得齐全。”说着,拿起身旁的大背篓,里面装有雨衣、塑料布、油布。

    ⑤他把书搬进背篓,背起来,跛着脚走出书店大门。店灵看着他佝偻的背影,深深地叹了 口气。

    ⑥沉甸甸的背篓压在身上,像一座小小的山峰,让他气喘吁吁。

    ⑦县城到学校有二十里山路,并不算远,对他却是挑战。不论怎样,他也要趁周末把书背回去,星期一让学生用 上。想到学生,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作为山村学校的校长,也是最年长的任课老师,他已任教22年。教过的学生中,已有29名考上了大学,这是他最引以为豪的事。

    ⑧边走边想,终于走上了通往山村的盘山公路。

    ⑨起风了,山路两边的树叶呼啦啦直响。他把背篓卸下来,看看天,已是乌云密布,好似随时都会下一场大雨。 他赶快用塑料布把书又精心地包裹了几层,然后用油布搭上背篓,把毛巾垫在酸痛的肩膀上。顾不得歇息,急匆匆地向前赶去。

    ⑩不一会儿,豆大的冰凉雨点砸下来了。他穿上雨衣,疾步前行。

    此时,群山笼罩在白茫茫的雨雾中,耳边只有雨声和水流的喧哗声,仿佛世界上只剩他一人了。雨越下越大, 打在他脸上,鞋子和裤腿也湿透了。雨中的山路湿滑难行,背篓也越来越沉。他折了一根树枝当拐棍,踩着泥泞, 一步一滑地走着。

    又走了几里,该抄近路上山了,没想到向上的青石板路已变成一条顺流而下的瀑布。

    只能绕远路了。

    虽然行走小心,他还是被石块绊了 一下。眼看就要摔倒,幸好他眼疾手快,牢牢抓住近旁的一棵树,闪了一个趔趄,坐在了地上。膝盖擦破了,殷红的血流了出来。幸好山道边随处可见一种能止血消痛的野草。他扯了几片叶子,嚼碎,覆在伤处,用毛巾缠好,顿觉好多了。

    天慢慢黑下来。雨还在下,只是势头小了许多。深夜中的大山如庞然大物,深不可测。他沮丧地想,今晚到不了家了。

    走到一处开阔地带,他坐下来,背倚大树,拿出黄面饼子,香甜地吃起来。吃完,他抱着背篓,勾着头,听风声雨声在耳边肆虐,昏昏沉沉进入了梦乡。梦中,他给学生发放新书,大家都开心极了,迫不及待地翻看。发到最后一名学生时,却发现少了一本。他着急地四下寻找,却找不到。心里一急,就惊醒了。

    这时,雨停了,满天繁星,山风呼啸,寒冷刺骨。他站起来,活动一会筋骨,感觉身上有了些热量,又坐下来打盹,迷迷糊糊地睡去。

    再次醒来,天已麻麻亮了。收拾好,他背起背篓急忙上路。

    太阳出来的时候,他终于赶回了学校。初秋的天空碧蓝如洗,校舍一片安宁,金色的阳光在树叶上跳舞。透过树叶缝隙洒下来的光芒,照在他背上,暖融融的。好像他背的不是书,而是一轮温暖的太阳。

    想到这里,他禁不住咧开嘴笑了。因为,他背的是孩子们求知的愿望,这愿望就像太阳一样美好,明亮。

    【1】初读全文,请从“他”的角度梳理文章,填写下表。

    经历

    准备了雨具

    想到了学生

    (2)

    梦到少了书

    (4)

    心情

    得意

    (1)

    沮丧

    (3)

    愉快(咧开嘴笑)

    【2】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他赶快用塑料布把书又精心地包裹了几层,然后用油布搭上背篓,把毛巾垫在酸痛的肩膀上。顾不得歇息,急匆匆地向前赶去。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通过校长冒着大雨抢时间赶路,一定要让孩子们用上新书这件事,赞扬了为了学生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表达了作者对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的敬仰。

    B.文中店员好心地劝告他天气不好,最好不要自己带书走,他拒绝了,可以看出他性格中乐观自负的一面。

    C.文中的情节有起伏之美,从冒雨走山路到他摔跤,再到他不小心睡着了,最后安全带着书回到学校,曲折生动,读者被文中情节深深吸引。

    D.从“最年长的任课老师”,“任教32年”有“29人考上了大学”可以看出文中的“他”是一位爱岗敬业、教学水平高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E.文中多处出现环境描写,如“天慢慢黑下来。雨还在下,只是势头小了许多。深夜中的大山如庞然大物,深不可测。”描写了雨中山景,巧妙地烘托了人物内心的满足感。

    【4】文章标题是“背上的太阳”,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岁月匆匆,十二三岁的我们已经走进花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拼搏,少了一份幻想;多了一份感恩,少了一份淡漠;多了一份关爱,少了一份自私;多了一份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以“今天,我多了一份 ”为题,先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求:①有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