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歌曲《春天的故事》的这句歌词指的是( )
A. 邓小平南巡讲话 B. 江泽民南方视察 C. 胡锦涛深圳谈话 D. 朱镕基珠海考察
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
A.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新政协会议召开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A.阶级斗争
B.文化建设
C.政治建设
D.经济建设
4、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一五计划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5、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
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6、今年是我国开始兴办经济特区40周年。当年经济特区的特别之处在于
①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②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特殊的政治制度 ④允许外国企业进行投资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土地改革的推行
C.互助合作社的推广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8、1997年7月1日,我国恢复了对下列哪一地区行使主权
A.香港 B.澳门 C.新疆 D.西藏
9、在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马克思列宁主义
10、“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等词语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
1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相关的两个事件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十二大
B.一五计划的完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十三大
D.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中共十五大
12、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中国历史上,灿若群星的英雄辉映着祖国的天空。下列英雄人物按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岳飞②戚继光③文天祥④郑成功
A.③①②④
B.④②③①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13、下图是创作于1950年的漫画。它可以说明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的背景
C.土地改革的作用
D.“大跃进”的目标
14、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先进人物,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支撑共和国大厦的根基和砥柱。观察下列人物图,其中属于这一时期全国人民楷模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曲中的“老人”是指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习近平
16、1997—2016年,香港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2%,位居发达经济体前列。这充分体现
A.“一国两制”的伟大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
C.英国国力的衰退 D.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17、苏州雷允上诵芬堂药店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开业,至今已有300多年,是著名的中药名牌老店。20世纪50年代中期,雷允上诵芬堂顺应历史潮流,实行( )
A.公私合营
B.生产合作社
C.承包经营
D.国企改革
18、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年的艰苦斗争才最终取得革命胜利?( )
A.22年
B.27年
C.28年
D.30年
19、上海水泥厂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是一家资本主义企业,工厂设备陈旧,工人积极性不高,工厂最高生产量达不到设计能力90%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后,还是原来的设备,产量却超过设计能力40%。读后回答下面小题。
【1】国家对上海水泥厂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办法是
A.没收资本
B.生产互助
C.生产合作
D.公私合营
【2】对上海水泥厂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该厂生产能力不降反升原因是
A.国家一五计划影响
B.全行业互助
C.国家对生产资料实行赎买办法
D.全国人大召开
20、黄继光、邱少云有哪些我们值得学习的品质( )
A.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B. 为了朝鲜人民的安危不顾自己的生死
C. 英勇牺牲,至死不渝
D. 为了中国人民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21、(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____》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决定以《__________》为代国歌。
(2)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__,到__________,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的宪法;大会选举__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4)1992年,中共______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______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5)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__________,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22、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近年来,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________。
23、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所在地——
(2)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3)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
24、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分别是在________年和________年。
25、新中国成立之初,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____________》,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____》。
26、(1)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
(2)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4)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5)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27、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________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28、中共_____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29、_______ 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________”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 ________ 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一一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一一
(3)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一一
(4)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一一
31、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3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十一届三中全会何时召开的?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写出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
(3)谁被誉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是什么?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
(1)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
(2)谁掳去了“MACAU”?她又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母亲”是按什么方针接她回来的?这一方针是由谁提出来的?
(4)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哪一个孩子也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5)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一方针,她能回到母亲的怀抱吗?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三次巨变:
第一次巨变:社会形态的变化——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开创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
第二次巨变:政治形态的变化——各族人民在事实上获得政治上的平等。
第三次巨变:经济形态上的改变——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40年的努力,各族人民在经济上普获实惠。
(1)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第一次巨变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第二次巨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实行有何重大作用?
(3)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第三次巨变,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