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1954年毛泽东同志的“代表当选证书”。与该“代表证”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开国大典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是( )
A. 《马关条约》的签定 B. 戊戌变法
C. 强学会成立 D. “公车上书”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了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2001年,中国加入了( )
A. 亚太经合组织 B. 世界贸易组织 C. 二十国集团 D. 联合国
4、仔细阅读如图,请给下列图片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 )
A. 中国的外交历程 B. 中美关系
C.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洗刷民族耻辱
5、野菜和粗粮如今成为了餐桌上的健康食品,对于这种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B. 人们在忆苦思甜
C. 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D. 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6、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党在下列哪次会议上制定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7、某地院门上有一副墨字对联仍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多快好省”。这副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A. 1949年
B. 1956年
C. 1958年
D. 1978年
8、对外开放的十年实践,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此后,我国政府
A. 设立深圳为经济特区
B. 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 决定开发和开放浦东
D. 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9、“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开启这场伟大改革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粉碎“四人帮”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七千人大会”
10、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曾说:“在旧社会,一个农民怎么能见得到国家领袖,妇女连自己的主都作不了,又怎么能管得到国家的大事!”这体现了( )
A.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 B.土地改革结束后,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C.国家领袖与老百姓的密切关系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男女地位的平等
11、1976年10月,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是
①周恩来
②邓小平
③华国锋
④叶剑英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2、读下图
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GDP总量不断增长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西部大开发
C.改革开放
D.“一国两制”
13、下列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以国家统一、领士完整为前提 B.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
C.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D.享有高度自治
14、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蛟龙”下海,“神十”飞天,“嫦娥二号”探月工程等。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主要原因在于( )
A. 优秀科学家的努力 B. 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科技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C. 全国人民的支持 D. 借鉴了外国先进科技成果
15、“到1956年底,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被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商业的轨道。”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A.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D.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16、在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领导下,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以下不属于习主席领导的国防和军队改革措施的是
A.成立五大战区
B.组建五大军种
C.改革军队组织架构
D.百万大裁军
17、《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此前处于相对隔绝状态的各个地区也在这一时期走出闭塞,开始建立直接的联系,人类迈出了从分散发展到整体进步最为关键的一步。”材料中的“最为关键的一步”是指(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思想启蒙
D.十月革命
18、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由南到北,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层层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城市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大连一长江三角洲一上海一天津
B. 上海一北京一遵义一大连
C. 北京一上海一上海一大连
D. 厦门一大连一长江三角洲一武汉
19、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 社会主义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关于土地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B. 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
C. 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D. 为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21、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_______________(会议)上制定的。
22、1992年,_____(会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3、1924年,_____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孙中山又创办了_____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24、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
B. 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开始
C. 土地改革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
25、我国虽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有一些失误,但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涌现了许多模范人物,下图中的模范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____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用____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____,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4)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____”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____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5)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____,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6)1992年11月,两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____”。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27、第一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共同纲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_______________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29、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举措:
(1)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_____,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深入实施“_____ ”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
(3)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中国各方面政策的实施具备雄厚的_____和精神力量。
(4)事例:
①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建设(“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②筹建和成立_____银行。
③加快_____试验区建设。
④推进人民币_____进程。
30、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北海舰队。( )
31、根据提示信息列出相关会议
A.制定(共同纲领》:
B.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E.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为全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2、简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33、改革开放的五个经济特区: 。
34、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英文单词含义是什么?“少的一点”指什么地方?)
(2)图中“少的一点”的现状是怎样形成的?
(3)目前,我国解决“少的一点”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用这一方针已经成功解决了哪些地区?
(4)看到这幅图片,你有什么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