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下列变化①碘的升华②烧碱熔化③氯化钠溶于水④氯化氢溶于水⑤氧气溶于水⑥氯化铵受热分解。
氯化铵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___;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___;既发生离子键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___。
3、在下列事实中,各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
(1)黄铁矿煅烧时要粉碎成细小颗粒______________;
(2)夏天的食品变霉,在冬天不易发生该现象_____________;
(3)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中放入同样大小的锌粒和镁块,产生气体快慢程度不同__;
(4)同样大小的石灰石分别在0.1 mol·L-1的盐酸和1 mol·L-1的盐酸中反应速度不同_____________;
(5)熔化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撒入MnO2少量很快产生气体__________;
(6)如下图,铁在海水中的腐蚀速度是②比①快______。
4、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含氮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涉及多种氧化物,下列氧化物中不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
A.NO B.N2O3 C. SO2 D. SO3
(2)图中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 (填化学式)。
(3)NH4NO3中所含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
(4)过程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工业上利用NH3为原料经过若干步骤可制备NH4NO3,其中氨的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5、甲烷、乙烯是常见的化工原料。
(1)甲烷的分子构型为___(填“平面正方形”或“正四面体形”)。
(2)写出甲烷和氯气按分子数之比为1∶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该反应的类型为___反应。
(3)乙烯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___。
(4)写出乙烯与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该反应的类型为___反应。
(5)下列试剂不能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是___(填字母)。
a.溴水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NaOH溶液
6、已知:A、B、C、D、E、F在常温下均为气体,它们有以下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点燃后伸入到装有E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2)C的浓溶液与黑色粉末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溶液Ⅱ滴入到碘化钾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4)与溶液Ⅰ比较,溶液Ⅱ中多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7、下列8种化学符号: 、
、
、
、
、
、
、
(1)表示核素的符号共________种。
(2)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3)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4)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的核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8、(1)R、M均为IA族元素,R、M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分别为n和m。若R的原子序数为x,当M在R的下一周期时,M的原子序数为______;当M在R的上一周期时,M的原子序数为______。
(2)R、M均为ⅦA族元素,R、M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分别为n和m。若R的原子序数为x,当M在R的下一周期时,M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当M在R的上一周期时,M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
9、某研究所在甲醇燃料电池技术方面获得新突破,组装出了自呼吸电池及主动式电堆。甲醇燃料电池的简易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b电极为__极,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2)工作一段时间后,当64g甲醇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_;
(3)若用此电池来电解NaCl溶液(惰性电极),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4)电解一段时间后,将电解产生的黄绿色气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通入50mL含有淀粉-KI溶液中,一段时间之后溶液变蓝,用0.5mol/L的Na2S2O3滴定I2(2Na2S2O3+I2=Na2S4O6+2NaI),共消耗15mL Na2S2O3溶液。如果将SO2和另一份气体同时通入水中来消耗另一份气体,需要标况下SO2的体积是多少___(写出计算过程)?
10、下列是部分短周期中第二、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原子半径(nm) | 0.186 | 0.160 | 0.152 | 0.143 | 0.110 | 0.099 | 0.075 | 0.074 |
主要化合价 | +1 | +2 | +1 | +3 | +5、-3 | +7、-1 | +5、-3 | -2 |
回答下列问题:
(1)⑧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周期、族)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个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①元素和⑥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写出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⑥的氢化物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③、④处于不同周期
B.②的阳离子与⑧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C.⑥在同主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
D.⑤元素与⑦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8
E.①与⑧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11、已知一定条件下,金刚石转化为石墨释放出能量,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性______(填“强”、“弱”),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充分燃烧均生成二氧化碳,____________放出热量多。
12、某同学为了验证碳和硅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步骤:
①打开弹簧夹1,关闭弹簧夹2,并打开活塞a,滴加盐酸。
②A中看到白色沉淀时,…,关闭活塞a。
请回答: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通过步骤①、②得知盐酸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挥发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 D.酸性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X是________(写化学式)。
(4)为了验证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步骤②中未写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
(5)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13、锌与100mL18.5mol·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甲33.6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的c(H+)=0.1mol·L-1。请计算:
(1)反应中共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__。
(2)反应中共消耗Zn的质量为__。
(3)气体的成分及物质的量之比为__。
14、Ⅰ: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NO2(红棕色)
和N2O4(无色)之间发生反应: N2O4(g)2NO2 (g),如图所示。
(1)曲线____ (填“X”或“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若升高温度,则v(正)____,v(逆)____(填“加快”或“减慢”)。
(3)上述反应在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同时进行,分别测得甲中v(NO2)=0.3 mol·L-1·min-1,乙中v (N2O4)=0.2 mol·L-1·min-1,则______中反应更快(填“甲”或“乙”)。
(4)在0到1 min(图中X与Y交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内用X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是____,该反应达最大限度时,Y的转化率_____,反应开始时与反应达平衡状态时的压强之比为___。
(5)下列描述能表示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容器中X与Y的物质的量相等
B.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容器的压强保持一定
D. v正(X)=2v逆(Y)
Ⅱ:利用H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乙烯:6H2+2CO2 CH2=CH2+4H2O。已知:4.4 g CO2与H2完全转化为CH2=CH2和H2O(g)共放出6.39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甲烷碱性燃料电池采用氢氧化钾溶液做电解质溶液,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
15、甲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I.工业上以CH4和H2O为原料,通过下列反应来制备甲醇:
①CH4(g)+H2O(g)=CO(g)+3H2(g) △H=+206.0kJ•mol-1
②CO(g)+2H2(g)=CH3OH(g) △H=-129.0kJ•mol-1
(1)CH4(g)与H2O(g)反应生成CH3OH(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1932年,美国理论化学家亨利·艾琳等人在统计力学和量子力学的基础上建立了过渡态理论,认为催化剂主要是通过改变过渡态物质而降低了活化能。对于反应②,在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使用了催化剂的曲线是___________(填“a”或“b”);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___________(填“>”、“<”或“=”)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
II.甲烷还可以制作燃料电池。如图2是甲烷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总反应为CH4+2O2+2NaOH=Na2CO3+3H2O
(3)该装置的能量转换形式是___________。
(4)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____(填“a”或“b”),该极的电极反应是 ___________。
(5)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碱性_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6)标准状况下,消耗3.36L甲烷,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