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1)X表示原子:
①AXn+共有x个电子,则该阳离子的中子数N=____。
②12C16O2分子中的中子数N=______。
③A2-原子核内有x个中子,其质量数为m,则n g A2-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
(2)某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5倍,其质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
(3)已知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试回答:①当x-y=10时,该粒子为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②写出y=3与y=7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3、在有机物①甲烷②乙烯③乙醇④乙酸中,食用醋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的是_______,可用作医用消毒剂的是________。
4、“84消毒液”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液,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广泛应用。
(1)“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________;
(2)“84消毒液”与适量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组成员欲用盐酸代替硫酸,是否可行_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
(3)Cl2是最早用于饮用水消毒的物质,ClO2是一种广谱消毒剂,等质量的Cl2和ClO2消毒效率高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酸化反应制得,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5、⑴根据分子中所含官能团可预测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①下列化合物中,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的是______(填字母)。
a.CH3Cl b.CH2=CH2 c.CH3CH2OH
②下列化合物中,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______(填字母)。
a.蔗糖 b.乙酸 c.乙醇
③下列有机物中易溶于水的是______(填字母)。
a.乙烯 b.乙酸乙酯 c.葡萄糖
⑵苯甲醇()是一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2+O2
2
+2H2O
①苯甲醇的分子式为______。
②苯甲醇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
③苯甲醇性质与乙醇相似,下列物质中不能与苯甲醇反应的是______(填字母)。
a.NaOH b.Na c.乙酸
④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填字母)。
a.加成反应 b.氧化反应 c.酯化反应
6、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使人们认识到日常杀菌消毒的重要性。其中含氯消毒剂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工业上将氯气溶于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得“84消毒液”,用电子式表示“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
(2)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也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工业上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入稀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
7、下列物质(均填序号)①CO2 ②MgCl2 ③N2 ④KOH ⑤NH4Cl ⑥H2S ⑦CCl4 ⑧O2 ⑨MgO ⑩Ar ⑪Na2O2
只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_;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_;只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只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_;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不含化学键的是_______;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8、现有下列物质:
①稀硫酸 ②小苏打 ③氨水 ④二氧化碳 ⑤FeCl3固体 ⑥稀NaOH溶液 ⑦硝酸亚铁溶液
(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物质序号为______ 。
(2)加入盐酸、NaOH溶液均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序号为______。
(3)写出小苏打与胃酸(主要成分为稀盐酸)作用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⑤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将1molFeCl3全部制成胶体,制得的胶体________(选填“带负电”“电中性”“带正电”),胶粒数目________NA(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9、如图所示是粗盐提纯实验操作步骤,其名称为_____________(填“溶解”、“过滤”或“蒸发”),该步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取精盐配制成0.05L含NaCl 0.05mol 的食盐水,其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钠中钠原子和氯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属于________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实验室常用AgNO3来检验Cl-的存在,写出其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氢键只能影响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如熔沸点、溶解度、密度等。(______)
A.正确 B.错误
11、某实验小组用MnO2与浓盐酸加热制取Cl2,并将得的氯气与潮湿的Ca(OH)2固体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实验装置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发生反应:6Cl2+6Ca(OH)2=5CaCl2+Ca(ClO3)2+6H2O,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若反应消耗0.3molCl2,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个。
12、以下装置可用来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溶液的作用:___,发生的离子反应为______。
(3)上图中收集氯气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如何检验氯气已收集满: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中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13、室温下,将200mL某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分。一份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得沉淀2.33g;另一份加入100mL1.0 mol·L-1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H+浓度为0.1 mol·L-1(溶液的体积为200mL)。试计算:
(1)每份溶液中所含H2SO4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mol。
(2)原混合溶液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1。
14、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下图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图。
(1)由海水提取的粗盐中常含有等,可以加入____________(填化学式)除去。
(2)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溴单质被SO2还原为Br-,硫元素被氧化为,从该反应原理中不能得出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4)步骤④为无水MgCl2电解制取金属镁的过程。若生成11.2L(标准状况下)Cl2,则消耗无水MgCl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15、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
(1)汽车尾气中NO生成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1。该条件下,1molN2和1molO2完全反应生成NO会____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____kJ能量。
(2)通过NO传感器可监测汽车尾气中N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①NiO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种新型催化剂能使NO和CO发生反应:2NO+2CO2CO2+N2。已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该反应速率,为了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条件已经填在下表中。
实验编号 | t(℃) | NO初始浓度 | CO初始浓度(mol/L) |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 |
Ⅰ | 280 | 1.2×10﹣3 | 5.80×10﹣3 | 82 |
Ⅱ | 280 | 1.2×10﹣3 | b | 124 |
Ⅲ | 350 | a | 5.80×10﹣3 | 82 |
①请表中数据补充完整: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②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规律的是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③实验Ⅰ和实验Ⅱ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c(NO)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其中表示实验Ⅱ的是曲线__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