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将下列化学反应与对应的反应类型用线连起来。__________
A.乙烯转化为聚乙烯的反应 a.加聚反应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b.取代反应
C.乙烷与氯气光照下反应 c.加成反应
D.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 d.氧化反应
3、某实验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以检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实验中发现,反应后①中的温度升高;②中的温度降低。由此判断铝条与盐酸的反应是__热反应,Ba(OH)2•8H2O与NH4Cl反应时,需要将固体研细其目的是__,反应过程__(填“①”或“②”)的能量变化可用图表示。
(2)为了验证Fe3+与Cu2+氧化性强弱,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填序号)。
4、①~⑤五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⑤五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2)②③④元素原子中,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元素①和③可以形成众成多的化合物,其中最简单的是_____(化学式)。该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_(选填“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或“离子键”);
(4)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与其最低价的气态氢化物发生反应,产物是________(化学式);
(5)元素⑤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气体体积已折合成标准状况),实验记录如表(累计值):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6 |
氢气体积 /mL | 50 | 120 | 224 | 392 | 472 | 502 |
(1)哪一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大________(填“0~1 min”“1~2 min”“2~3 min”“3~4 min”“4~5 min”或“5~6 min”,下同)。
(2)第3~4 min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表示的该反应速率(设溶液体积不变)是__________。
6、下如图所示,是原电池的装置图。请回答:
(1)若C为稀H2SO4溶液,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电极材料为Fe,A极材料为铜,A为______极,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C的c(H+)将___________(填“变大”“减小”或“基本不变”)。
(2)若C为CuSO4溶液,B电极材料为Zn,A极材料为铜。则B为_________极,B极发生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
7、有以下8种物质:①Ne ②HCl ③P4 ④H2O2 ⑤Na2S ⑥NaOH ⑦Na2O2 ⑧NH4Cl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
(1)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_______。
(2)只存在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_。
(3)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_。
(4)既存在非极性共价键又存在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
(5)只存在离子键的是________。
(6)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____。
(7)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
(8)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
8、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还原产物为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以表示为:_____KClO3+________HCl(浓)→_________KCl+_______ClO2↑+______Cl2↑+__________H2O
(1)请配平该化学方程式(未知系数填入横线内)。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填编号)。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3)5 ℃ 下将产物氯气0.1 mol溶于水配成1 L溶液,请写出氯气溶于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改变温度至70 ℃,发现KClO3和浓盐酸反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均为二氧化氯气体,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kJ的热量。
⑴写出过氧化氢的电子式________。
⑵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⑶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优点是_________。
10、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D>A>B>C,且A、B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B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四分之一,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据此填空:
(1)A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___,A、B、C、D四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填元素符号)
(2)A的最高价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A,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_______,C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沸点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
11、为纪念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元素①~⑩按要求作答。
(1)⑩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和②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3)④和⑤的简单离子半径较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③的简单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得到的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5)某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两倍,则该元素是_________(填序号)。
(6)把⑥投入烧碱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一个能证明⑧的非金属性小于⑨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2、乙酸乙酯是无色具有水果香味的液体,沸点为 77.2 ℃,实验室某次制取乙酸乙酯用冰醋酸、乙醇、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以及极易与乙醇结合的氯化钙溶液。主要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向 A 中的蒸馏烧瓶中注入少量乙醇和浓硫酸后摇匀,再将剩下的所有乙醇和冰醋酸注入分液漏斗里待用。
②加热油浴保温。
③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缓缓滴入蒸馏烧瓶里,
调节加入速率,使蒸出酯的速率与进料速率大体相等,直到加料完成。
④保持油浴温度一段时间,至不再有液体馏出后,停止加热。
⑤取下 B 中的锥形瓶,将一定量饱和 Na2CO3 溶液分批少量多次地加到馏出液里,边加边振荡,至无气泡产生为止。
⑥将⑤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漏斗分液,弃去水层。
⑦将饱和 CaCl2 溶液(适量)加入分液漏斗中,振荡一段时间后静置,放出水层(废液)。
⑧分液漏斗里得到的是初步提纯的乙酸乙酯粗品。
(1)实验中浓硫酸的主要作用是_____。
(2)用饱和 Na2CO3 溶液洗涤粗酯的目的是_____。用饱和 CaCl2溶液洗涤粗酯的目的是_____。
(3)在步骤⑧所得的粗酯里还含有的杂质是_____。
(4)写出本实验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若用 46g 乙醇与 30g 醋酸反应,如果实际产率是理论产率的 65%,试计算可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为______。
13、一定量的Na2CO3和NaHCO3的均匀混合物分成质量不等的三份,分别与50mL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得到气体的质量与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组 别 | 1 | 2 | 3 |
固体质量/g | 3.80 | 6.20 | 7.20 |
气体质量/g | 1.76 | 2.64 | 2.64 |
(1)上表中_______组数据表明盐酸参加反应后有剩余,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上表中第2组数据中盐酸____________(填“过量”、“适量”、“不足量”)。
(3)通过计算求Na2CO3和NaHCO3的质量分数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4、Ⅰ.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
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时常有气泡冒出,其原因是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将碱洗槽液中的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_____。
A.NH3 B.CO2 C.NaOH D.HNO3
Ⅱ.某混合物甲中含有明矾[KAl(SO4)2·12H2O]、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由甲可实现下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转化:
(1)试剂a最好选用________(选填A、B、C、D)。
A.NaOH溶液 B.稀盐酸 C.二氧化碳 D.氨水
(2)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反应①结束后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固体E可以作为复合性的化学肥料,E中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5、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二氧化硅、氧化铝等杂质。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FeO•Cr2O3+NaOH+O2Na2CrO4+Fe2O3+H2O 。
上述反应配平后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系数比为__________。
若在实验室中进行步骤①,应该在_______中进行(填序号)
A.石英坩埚 B.铁制坩埚 C.氧化铝坩埚 D.陶瓷坩埚
(2)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及含硅杂质;步骤③调滤液1的pH使之变_________(填“大”或“小”)
(3)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经结晶过滤得到K2Cr2O7固体。步骤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反应。
(4)某工厂用380 kg 铬铁矿粉(含Cr2O3 40%)制备K2Cr2O7,最终得到产品250 kg,产率为________×100%(保留2位有效数字,M(Cr2O3)=152g/mol;M(K2Cr2O7)=294g/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