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某有机物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此有机物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______(判断对错)
3、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等方面,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填写空格。
(1)铅蓄电池在放电时发生的电池反应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充电,充电过程中H2SO4的浓度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某学习小组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Cu=Cu2++2Ag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当反应进行到一段时间后取出电极材料,测得某一电极增重了5.4 g,则该原电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_______。
(3)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供电装置。电解质为稀硫酸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其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4、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3N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键形成的。
(2)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生成两种盐,其电子式分别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3)比较Na3N中两种微粒的半径:r(Na+)__________r(N3-)(填“>”“=”或“<”)。
5、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A. B.
C.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B中作正极的金属是____________,该电极上看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3)C中作负极的金属是____________,该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现有未知金属A,将A与Fe用导线相连后放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到A上有气泡,在A上发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A与Fe的金属活动性大小顺序为A_____Fe(填“>”或“<”或“=”)。
6、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A气体和3mol B气体,发生下列反应:2A(g)+B(g)C(g)+xD(g),5s达到平衡。达到平衡时,生成了1mol C,测定D的浓度为1mol/L。
(1)求x =____。
(2)求这段时间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 mol·L-1·s-1。
(3)平衡时B的浓度为______ mol·L-1。
(4)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
(5)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
A.单位时间内每消耗2mol A,同时生成1mol C
B.单位时间内每生成1mol B,同时生成1mol C
C.D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E.B、C的浓度之比为1∶1
7、一定条件下铁可以和 CO2 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 CO2 气体,反应过程中 CO2 气体和 CO 气体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t1 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 v 正_____v 逆(填“>”“<”或“=”)。
(2)4 min 内,CO 的平均反应速率 v(CO)=_____。
(3)下列条件的改变能减慢其反应速率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①降低温度
②减少铁粉的质量
③保持压强不变,充入 He 使容器的体积增大
④保持容积不变,充入 He 使体系压强增大
(4)下列描述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
①v(CO2)=v(CO)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CO2 的同时生成 n mol CO
③容器中气体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④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8、Li、
Li、
Na、
Mg、
C、
N中,
(1)___和___互为同位素;
(2)___和___的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3)___和___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9、有机化合物在我们的生产生活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探究有机物结构有助于对物质的性质进行研究。
(1)a. b.
c.
①上述三种物质中b,c中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分别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同温同压下消耗氢气量关系为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欲区分乙醛和乙酸,应选用 ____(填字母)。
a.NaOH溶液 b.HCl溶液 c.银氨溶液 d.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3)工业上或实验室提纯以下物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括号内为杂质)______。
A. 溴苯(溴):加NaOH溶液,分液 B. 乙烷(乙烯):通入溴水,洗气
C. 乙酸(水):加新制生石灰,蒸馏 D. 乙酸乙酯(乙酸):氢氧化钠溶液,分液
(4)苹果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以KOH为电解质的甲醇燃料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OH-向_______(填“正”或“负”)极移动,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
10、科学家预言,燃料电池将是21世纪获得电能的重要途径。近几年开发的甲烷燃料电池采用铂作电极催化剂,用KOH作为电池中的电解液,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Pt(a)电极是电池的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Pt(b)电极发生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3)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该电池工作时电路中通过4 mol电子,则消耗的CH4有________mol。
11、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是杂质)分别可以用什么试剂和方法除去。
物质 | 试剂 | 方法 |
①乙醇(水) | ___ | ___ |
②乙酸乙酯(乙酸) | ___ | ___ |
③甲烷(乙烯) | ___ | ___ |
12、已知:钴是一种中等活泼金属,常见化合价为+2价和+3价,CoC12 易溶于水。
巴蜀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制取(CH3COO)2Co(乙酸钴)并验证其分解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Co2O3与盐酸反应制备CoCl2,其实验装置如下:
①盛装盐酸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由实验事实可得出结论,氧化性Co2O3_______MnO2 (填“大于”、“小于”或“无法判断”)。
(2)利用甲同学制得的CoCl2可进一步制得(CH3COO)2Co的结晶水合物。乙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检验(CH3COO)2Co结晶水合物在氮气气氛中的分解产物。其中E、F、G中的试剂均足量。已知PdC12溶液能被CO还原为Pd。
①装置E、F是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的CO和CO2,则E中所盛的溶液是_______。
②经分析知分解产物还有C2H6,已知C2H6在较高温度下具有还原性,则上述实验中可确定有C2H6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时,先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_________。
④下图为乙酸钴结晶水合物[(CH3COO)2Co·xH2O]热分解时的失重率曲线(失重率等于某阶段分解后固体损失的质量占最初固体样品质量的百分比)。已知第二阶段分解所得固体产物为钴的一种氧化物,且无H2O生成,请通过计算并写出第二阶段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3、取1.43g Na2CO3·10H2O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求:
(1)Na2CO3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
(2)Na+ 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是人类从海水资源获取溴和镁的流程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 ________ (填一种)。
(2)下列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 (填序号)。
A.液溴 B.食盐 C.氢气 D.淡水
(3)操作A是_______ 和过滤(填实验基本操作名称)。
(4)操作B需加入下列试剂中的一种,最合适的是 _______ (选填编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石灰乳 c.澄清石灰水 d.碳酸钠溶液
(5)向苦卤中通入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 ,用SO2水溶液吸收Br,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
(6)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Cl2和Mg,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15、含氯的盐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NaClO2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ClO2的沸点为283 K,纯ClO2易分解爆炸,常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防止爆炸性分解
(1)NaClO2 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2)ClO2发生器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 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c.将NaClO3氧化成ClO2
(3)吸收过程中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原因是_________,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Na2O2 B.Na2S C.FeCl2 D.KMnO4
(4)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蒸馏 B.蒸发 C.灼烧 D.过滤 E.冷却结晶
(5)将所得的NaClO2·3H2O晶体用冰水洗涤烘干,如何确定该晶体洗涤干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