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中:
(1)_______(填“铜”或“锌”)作负极。
(2)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3)若铜电极上产生了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则Zn电极会减轻_______g。
3、(1)1807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在研究中发现:电解条件下可把水分解成H2和O2。他设想用电解的方法从KOH、NaOH中分离出K和Na。最初,戴维用饱和KOH溶液进行电解,不料还是得到H2和O2。这时,他考虑在无水条件下继续这项实验,但是,实验中产生的金属液珠一接触空气就立即燃烧起来;这时,他又考虑在________条件下电解熔融的KOH继续实验,最后他终于成功地得到了银白色的金属钾。
(2)最近,德国科学家实现了铷原子气体超流体态与绝缘态的可逆转换,该成果将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带来重大突破。已知铷是37号元素,质量数是85。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Ⅰ.铷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Ⅱ.关于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与水反应比钠更剧烈 ②Rb2O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③Rb2O2与水能剧烈反应并释放出O2④它是极强的还原剂 ⑤RbOH的碱性比同浓度的NaOH弱
Ⅲ.现有铷和另一种碱金属形成的合金5g,与足量水反应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 L,则另一碱金属可能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燃料电池具有能量利用率高、可连续使用和污染轻等优点,已成为一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化学电源。氢氧燃料电池是目前最成熟的燃料电池,它可以使用不同的电解质,如酸式、碱式、熔融碳酸盐、固体电解质等。回答以下问题。
(1)通人氧气的一极为___________极,若电解质溶液为硫酸溶液,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若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2)若将氢气改为CH4,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此时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OH-的浓度将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肼(N2H4)-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已知N2H4燃烧产物之一为空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气体。肼-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 ”或“<”填空:
(1)酸性:H2CO3 __________H2SiO3, H2SiO3__________ H3PO4
(2)碱性:Ca(OH)2 __________Mg(OH)2
(3)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O__________H2S,
6、聚四氟乙烯在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上都超过了其他塑料,号称“塑料之王”,可用于制造飞机、导弹的无油轴承,密封填料,人造血管,滑雪板,不粘锅等。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____;B→C:___。
7、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Cu=Cu2++2Ag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
(2)X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银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外电路中的电子________(填“流出”或“流向”)Ag电极。
(4)当有3.2 g铜溶解时,银电极增重________g。
8、(1)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C(s)+O2(g)===CO2(g) ΔH= - 393.5 kJ·mol-1
②H2(g)+O2(g)===H2O(l) ΔH= - 285.8 kJ·mol-1
③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 - 870.3 kJ·mol-1
可以计算出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_____________
(2)已知在101 kPa时,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1。相同条件下,若2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1 mol CO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6.30倍,CH4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在25 ℃、101 kPa时,1.00 g C6H6(l)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41.8 kJ的热量,C6H6的燃烧热ΔH=________kJ·mol,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9、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下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36号元素),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并回答下列问题:
(1) D代表的元素处于常见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 _____ 周期________ 族。
(2)元素F、G、I、K、M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B、F、G三种元素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碱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10、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D依次增大,已知A和B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A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C在空气中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C的单质在高温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D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请写出元素A的名称______,B的简单离子示意图______;D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式_____;
(2)D元素位于周期表中____周期_______族,C2B2的电子式:____,所含化学键____。
(3)电子式表示化合物C2D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
11、(1)小苏打的化学式:_______。
(2)写出乙醛的结构简式:_______。
(3)甲硅烷(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已知室温下1g甲硅烷自燃生成SiO2固体和液态水放出热量44.6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2、某学生实验小组用50mL 1.0mol·L-1的盐酸与50mL 1.1mol·L-1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图中装置缺少的一种仪器,该仪器名称为_________。
(2)如果改用60mL 1.Omol·L-1盐酸跟50mL 1.1mol·L—1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则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____________(填“增加” “减少”或“不变”),所求中和热数值 ________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13、将一定质量的镁铝混合物投入200mL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5mol/L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bc段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2)镁和铝的总质量为___g;
(3)b点溶液中的溶质为___,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mol/L;
(4)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L;
(5)c点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
14、一定条件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可逆反应,A、B、C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反应从开始至4min末,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
(3)t2的值___8(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原因是___。
(4)某同学经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___(填选项序号)。
①该反应在t1时刻达到了反应限度
②保持条件不变,延续足够长的时间,容器中将可能不存在A物质
③该反应达到了反应限度后物质B的质量将保持不变
④改变反应条件将可能改变反应的限度
15、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是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并且需要合适的催化剂.
(1)已知1molN2完全反应生成NH3可放出92kJ热量.如果将1molN2和3molH2混合,使其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总小于上述数值,其原因是_____.
(2)实验室模拟工业合成氨时,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反应经过10min后,生成10molNH3,则用N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
(3)一定条件下,当合成氨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0
c.该条件下,N2的转化率达到最大值
d.N2和H2的浓度相等
e.N2、H2和NH3的体积分数相等
f.恒容时体系密度保持不变
(4)在四个不同容器中,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该反应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用编号填写).
A.v(NH3)=0.45mol•L-1•min-1 B.v(H2)=0.5mol•L-1•min-1
C.v(N2)=0.25mol•L-1•min-1 D.v(H2)=0.01mol•L-1•s-1
(5)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正确的是_____.
A、B、
C、
D、